一种浓相输送煤粉的气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316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21689.4

    申请日:2011-10-20

    Abstract: 一种浓相输送煤粉的气化方法,属于煤炭转化和煤化工技术。本发明采用的气化装置由气流床气化炉、浓相煤粉输送管、煤粉发料罐和高温载气输入管组成。在本气化方法中,高温载气通过浓相煤粉输送管将煤粉输送至气流床气化炉内,空分装置向气流床气化炉内提供纯氧。纯氧、高温载气和被加热的煤粉在气流床气化炉内形成高速射流气化火焰,并完成气化过程。本发明采用高温载气输送煤粉,大大提高了气化炉入口的煤粉温度,当采用吸热型氧化剂作为热载气时,又可大大降低气化过程的耗氧量。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8894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9794.8

    申请日:2010-04-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热力设备技术领域。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由裤衩腿型炉膛,对称分布在炉膛两侧的分离器、尾部烟道,以及水冷壁、中间膜式壁、肋板膜式壁、U形墙和各处联箱组成。中间膜式壁将炉膛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阻止了翻床现象的发生。中间膜式壁中上部开通风孔维持炉膛压力平衡,U形墙内热气流交错流动减少炉膛内热偏差。本发明避免了裤衩腿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翻床现象,具有炉内温度分布均匀,安全性好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尤其适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一种使用氧燃料燃烧和深度氧气分级的液态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6276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244060.7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使用氧燃料燃烧和深度氧气分级的液态燃烧方法,属于燃烧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氧气分为两级分别通过风管送入燃烧室内,形成深度分级,使用氧气而非空气在燃烧室内与燃料燃烧形成液态熔渣;在第一级中通入完全燃烧需要的60%~80%的氧气质量,形成强还原性气氛;在第二级中再送入部分氧气,使第一、第二级共通入完全燃烧所需氧气质量的85%~100%,形成弱还原性气氛或者弱氧化性气氛;另外有部分氧气从炉膛送入,使得总送入燃烧器和炉膛的氧气质量比完全燃烧所需氧气质量高5%~15%。由于使用氧气而非空气,彻底避免了在高温下形成热力型NOx,而且使燃料型NOx的生成也得到有效抑制。而且燃烧强度可以更高,便于形成液态渣,有利燃用高灰熔点燃料和难燃燃料。

    一种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盖式风帽

    公开(公告)号:CN1583236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42795.9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盖式风帽,涉及布风装置中一种风帽的结构设计。该风帽由主风管、帽盖和底盆共同构成,在主风管上至少设有两个喷口。所述的帽盖套在主风管外部,与主风管顶部连接或支撑在底盆上,帽盖内壁与主风管外壁形成出风通道;在主风管和帽盖的下部设有底盆,底盆内沿斜面与主风管中心线的夹角β在0°~60°之间,所述的喷口中心线与主风管中心线的夹角α为30°~75°之间。底盆用以安装布风板上的耐火材料,同时形成合理形状的出风口。采用该风帽能使流化介质与固体颗粒更好的混合,从而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该风帽能有效防止磨损,克服床料下漏和排渣困难等问题,而且制造简单,具有较大的阻力设计范围。

    一种流化床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和返送至流化床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0329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1144585.8

    申请日:2001-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流化床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和返送至流化床的工艺,涉及一种流化床飞灰再燃及回送技术。本发明是将流化床点火启动并正常燃烧后,收集从除尘器分离出来的飞灰颗粒;将收集的飞灰放入装有水的灰浆池中,按一定的比例将水与飞灰进行混合,使其水化,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直接送入流化床燃烧室中使其进行快速团聚并参与反应。本发明可实现飞灰回送和造粒的一体化,同时具备飞灰水化和飞灰造粒工艺的优点,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能提高飞灰在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流化床飞灰钙的利用率,降低飞灰碳含量;飞灰钙的利用率可提高10%左右,飞灰碳含量亦可明显降低,并可实现流化床锅炉的连续运行。

    一种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2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810623758.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风机、总风管、子风管和喷管组等。风机设置在总风管上,总风管起始端与除尘器出口相连;总风管末端位于锅炉炉膛下部外侧,子风管连接在总风管末端;喷管组连接在子风管末端;喷管组包括上喷管和下喷管,上喷管开口设置在锅炉炉膛的上部OFA给风口;下喷管开口设置在锅炉炉膛的一次风口。再循环烟气通过总风阀调节流量,使其再循环率为10~30%,再循环烟气通过上风阀和/或调节分配通过上喷管和通过下喷管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比例2:8~8:2。本发明通过烟气再循环率的调节及炉膛上下烟气流量比例调节,有效调节炉膛火焰温度和炉膛出口温度,操作灵活、简单;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改善燃用高碱金属燃料的沾污。

    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8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498733.9

    申请日:2021-12-09

    Inventor: 周托 刘青 李怡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电除尘器、半干法脱硫塔和布袋除尘器,以及自动控制单元,其中,自动控制单元适于根据炉内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烟气成分检测装置、塔内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烟气成分检测装置的实际检测数据,并结合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煤质燃料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负荷、预设的净化烟气品质和预设的半干法脱硫塔工作温度在内的理论数据,实时调节炉内脱硫剂的给料量、炉外脱硫剂的给料量和喷淋水的供给量。采用该系统可以快速适应入炉煤质燃料的变化、大幅降低脱硫剂的整体消耗、提升脱硫效率及效果,实现系统脱硫的经济运行和超低硫排放。

    一种固介储热系统和热电厂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92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0435703.5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介储热系统,包括热固介罐、冷固介罐以及至少一个热固介换热器和一个冷固介换热器;换热器以固体储热介质作为换热工质。热固介罐进口和出口分别与冷固介换热器和热固介换热器相连。冷固介罐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热固介换热器和冷固介换热器相连。热固介罐出口与热固介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调节阀。冷固介罐出口与冷固介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固介给料泵。一种热电厂换热系统,包括锅炉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受热面、过热器、汽包、汽轮发电机组、给水泵和固介储热系统。汽包与尾部烟道受热面、过热器相连,过热器分别与汽轮发电机组和冷固介换热器相连。汽轮发电机组与热固介换热器相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能源综合利用度高等优点。

    中间仓储式煤粉锅炉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0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43039.5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中间仓储式煤粉锅炉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方法。该燃烧系统包括浓淡分离器,浓淡分离器包括三次风入口、浓股三次风出口和淡股三次风出口;炉膛,炉膛内包括主燃烧区,主燃烧区设有上二次风喷口、淡股三次风喷口、中二次风喷口和浓股三次风喷口,上二次风喷口和淡股三次风喷口设在主燃烧区的上部,淡股三次风喷口邻近上二次风喷口布置且位于上二次风喷口的向火侧;中二次风喷口和浓股三次风喷口设在主燃烧区的中部,浓股三次风喷口邻近中二次风喷口布置且位于中二次风喷口的向火侧;燃烧器,燃烧器与炉膛相连。该燃烧系统有利于增强锅炉炉内燃烧的稳定性,且可以实现低NOx的燃烧效果,同时实现煤粉的高效燃烧,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