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燃料预处理和富氧燃烧的高碱煤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9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88608.9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燃料预处理和富氧燃烧的高碱煤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与热解气化炉半焦出口连接的锅炉本体,其高温烟气出口与热解气化炉烟气入口连接,热解气化炉合成气出口与换热器高温合成气入口连接,换热器低温合成气出口与旋流分离器入口连接,旋流分离器液固混合物出口与离心分离器进口连接,旋流分离器气体出口与电除尘器入口连接,电除尘器合成气出口与合成气储存设备进口连接;设在锅炉本体内的空预器的烟气进口与锅炉本体连通,其氧气进口与空分设备氧气出口连接,其烟气出口流出的烟气经锅炉本体烟气出口分别进入烟气处理设备和换热器,其氧气出口流出的氧气与高温烟气混合并进入锅炉本体,实现了高碱煤的高效和安全利用。

    一种四角切圆煤粉炉横向分级燃烧深度降氮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53267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07510.3

    申请日:2024-06-21

    Inventor: 孙成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四角切圆煤粉炉横向分级燃烧深度降氮工艺,通过燃烧炉体配合主燃烧器进行煤粉的燃烧作业,并通过燃尽风喷流装置进行对燃尽风送入高度以及送入风量的调整。该四角切圆煤粉炉横向分级燃烧深度降氮工艺,启动烟气入口调节装置中的驱动电机,即可调整烟气进入烟气流动筒内部的方向,而控制转动部整体的转动方向,进而改变丝杆的转动方向,移动块整体随即能在边角凸板内部改变固定高度,从而让整体装置可以根据炉内燃烧情况,利用烟气流动产生的动力,改变燃尽风送入的高度,节省能源的同时,减少过多设备的投入。

    超细颗粒物排放和飞灰沉积协同控制的煤粉锅炉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4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15595.X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颗粒物排放和飞灰沉积协同控制的煤粉锅炉,包括炉膛、设置在炉膛周向的若干台切向撞击流除尘器以及与所有切向撞击流除尘器总出气口连通的尾部烟道,每台切向撞击流除尘器的进气口均与炉膛连通,每个切向撞击流除尘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互连接的圆筒、锥形筒、落灰管和积灰斗,圆筒、锥形筒形成的倒锥形筒体作为切向撞击流反应器主体,圆筒顶部设有便于净化后气体排出的排气管作为出气口,圆筒的外侧切向连通有相互平行的左侧进气口和右侧进气口;解决现有煤粉锅炉中超细颗粒物脱除装置脱除效率低下,且仅仅考虑了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情况,并没有考虑飞灰沉积的协同控制,导致其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富氧富碳煤粉燃烧装置及其供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5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774118.4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富碳煤粉燃烧装置及其供风方法,由燃烧器、煤粉炉和供风系统组成;燃烧器内由内至外依次形成中心油枪通道、内一次风通道、煤粉通道和外一次风通道,内一次风通道和煤粉通道在燃烧器头部形成风煤预混通道;内一次风通道和煤粉通道之间设有风煤预混调节环,使风煤预混通道长度可调节;煤粉炉的旋流室为蜗壳式结构;供风方法采用煤粉通过低温循环烟气喂入煤粉通道;工业氧气分两股,内一次风通道的工业氧气旋流进入,外一次风通道内的工业氧气旋流喷出;中温循环烟气切向旋流进入煤粉炉。本发明实现了全氧燃烧介质下,煤粉火焰稳定、炉壁不烧蚀、低NOX排放以及煤粉充分燃尽,同时将低温、中温循环烟气加热至900℃以上。

    燃烧装置、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2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80068794.8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一种燃烧装置(100),该燃烧装置包括壳体(110)和喷射构件(120)。该壳体包括底壁和多个侧壁(112),该底壁和该多个侧壁合围形成顶部具有开口(1131)的燃烧室(113)。喷射构件布置在两个彼此相反的侧壁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射器和至少一个第二喷射器。第一喷射器向燃烧室供应包括第一部分氧化剂和可燃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可燃气体的体积百分比大于该可燃气体的燃烧上限。第二喷射器向燃烧室供应第二部分氧化剂。供应到燃烧室的第一部分氧化剂和第二部分氧化剂的总量与供应到燃烧室的可燃气体的量达到化学计量平衡。该燃烧装置可以产生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短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