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2542.7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14 , H02J3/3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对应的预设能耗约束条件和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下,求解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根据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以及预设基准负荷,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若干建筑集群与集中储能设施联合运行时对应的负荷调节区间。本发明属于输电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单独的对小规模或独栋的建筑的电力负荷进行调节,本发明针对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进行统一模拟并调节,能够充分挖掘更大规模建筑系统的协同调节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25303.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解铝负荷可调节特性约束方法,属于负荷调节技术领域,用于电解铝的负荷调节,包括六种约束,分别为可调节功率上下限约束、负荷最小可调节时间约束、负荷最大可调节时间约束、负荷的可调节次数约束、状态约束和切负荷与切负荷后负荷恢复速率约束。本发明利用电解铝负荷的可调节特性参与需求侧响应,进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电解铝企业为典型的高载能负荷,可调节范围大,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意愿强烈。提高了电解铝负荷可调节性;在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25299.0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30/0201 , H02J3/00 , G06Q30/06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电力系统参与电能量市场的全过程仿真模拟方法、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模拟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绘制模块、计算模块、构建模块、确定模块、形成模块、模拟模块;方法包括:绘制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多时间尺度的输出功率曲线、计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多时间尺度的预测精度、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计算模型、确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电能量市场中的参与方式、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能量市场的报量报价策略、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进行仿真模拟,获得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仿真模拟结果。本发明有助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的监管方案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14966.5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新能源发电量预测的新能源外送规模预测方法,属于新能源外送规模预测技术领域,包括:预测新能源发电量,新能源发电量包括风电发电量和光伏发电量;根据用氢需求、电力需求和预测出的新能源发电量,得到新能源的外送规模。氢负荷需求预测模块综合考虑工业领域、电力领域、市政热力和交通领域的用氢特性,实现对氢负荷需求的预测;电力负荷需求预测模块,按照用电结构将用电量分解为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对电力需求的预测;新能源外送规模预测模块,综合以上预测出的新能源发电量、氢负荷需求和电力负荷需求,实现对新能源外送规模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17439.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10/04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仿真模拟方法,属于电力市场交易技术领域,包括:绘制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多时间尺度的输出功率曲线并计算预测精度;基于输出功率曲线,构建平准化度电成本计算模型;基于预测精度,确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电能量市场中的参与方式;基于平准化度电成本计算模型和电能量市场中的参与方式,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能量市场的报量报价策略;基于报量报价策略,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进行仿真模拟,获得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仿真模拟结果。本申请实现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能量市场的适应性和市场影响分析,有助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的监管方案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2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715935.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灾害情况下电气双向耦合系统韧性的优化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三层防御‑攻击‑防御鲁棒优化规划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将模型问题分解为上层主问题和下层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而得到最优系统拓扑加固方案,然后,利用该最优系统拓扑加固方案,在灾害事件发生之前加强电气耦合系统的拓扑结构,从而提高系统韧性,进而促进IES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4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75073.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新能源外送规模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双碳”目标等政策因素和技术成熟度影响下的装机成本等经济因素,构建新能源发展潜力子系统,实现了对新能源发电量的预测;综合考虑工业领域、电力领域、市政热力和交通领域的用氢特性,构建氢能需求子系统,实现了对氢负荷需求的预测;按照用电结构将用电量分解为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构建电力需求子系统,实现了对电力需求的预测。根据预测出的新能源发电量、用氢需求和电力需求,得到新能源的外送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48475.5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漠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模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电力系统设计参数构建包括光伏电站模型和输配电线路模型的电力系统响应模拟模型,再利用风场仿真软件基于Reynold‑average 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沙尘暴风场模型,将输配电线路模型置于沙尘暴风场模型中模拟得到输配电线路的损失率后,再构建REST辐照模型,将光伏电站模型置于REST辐照模型中模拟得到光伏电站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值,综合输配电线路的损失率以及光伏电站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值,得到沙漠环境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响应,用于预测沙漠环境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沙尘暴强风场和灰尘对输配电线路和光伏电站运行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沙漠环境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48470.2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场景重构的电力系统响应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响应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电力系统模型和故障场景数据库中的故障场景模型相结合构建电力系统响应模拟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利用故障场景模型模拟得到不同故障场景下的电力系统响应,分析环境因素对电力系统响应的影响,并基于电力系统的熵值评价其运行稳定性后,再根据实际环境中电力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实际环境重构电力系统响应模拟模型,利用电力系统响应模拟模型模拟得到实际电力系统的响应和熵值,预测实际环境中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响应的预测精度,解决了难以预测特定环境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有利于避免环境因素对电力系统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12356.1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nventor: 胡安龙 , 薛国斌 , 朱瑞 , 俱永升 , 魏勇 , 袁斌霞 , 李惠庸 , 尚志鹏 , 万小花 , 李敏 , 李麟鹤 , 平常 , 李万伟 , 张建辉 , 张伟 , 陈庆胜 , 靳攀润 , 孙亚璐 , 梁魁 , 王小文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杆塔风速关联分析的杆塔状态监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输电杆塔监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发明通过输电杆塔与参考杆塔之间的历史风速值之比来表示同一自然风下受地理信息差异影响而形成的输电杆塔、参考杆塔处风速关联情况,在依据实时气象数据对一个目标区域内多个输电杆塔进行风速预测时,只需要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参考杆塔的风速值进行精确分析,即可结合每个输电杆塔所对应的风速转换系数完成所有输电杆塔的风速同步关联预测,在保证了每个输电杆塔的风速预测准确度的情况下,极大的提高了所有输电杆塔风速预测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