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探针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8415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93065.4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探针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将4-溴-1,8-萘二甲酸酐与乙醇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4-溴-N-2-氨基乙醇-1,8-萘酰亚胺,再与水合肼反应得到4-肼基-N-2-氨基乙醇-1,8-萘酰亚胺,通过吡咯-2-甲醛与4-肼基-N-2-氨基乙醇-1,8-萘酰亚胺的伯胺发生缩合反应得到4位以席夫碱形式修饰的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探针分子,它以吡咯杂环作为受体,萘酰亚胺作为荧光生色团,通过吸光度、荧光以及颜色的变化实现对Cu2+的专一性识别和浓度响应。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可用于复杂样品的实时和快速检测。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861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663468.4

    申请日:2013-12-10

    Inventor: 戴礼兴 陈红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改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与一定量的聚乙烯醇混溶,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经后处理除去残余的聚乙烯醇和铝离子,得到聚乙烯醇接枝改性的碳纳米管;将所得接枝产物溶于溶剂中,与适量聚乙烯醇配制成纺丝原液,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碳纳米管改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平行阵列,经加捻处理得到纤维纱。本发明通过傅克烷基反应使聚乙烯醇与碳纳米管之间以化学键结合,碳纳米管的接枝效率明显,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及碳纳米管与聚乙烯醇基体之间的应力转移效率,制备得到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优良的纳米纤维纱。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5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64874.2

    申请日:2013-12-10

    Inventor: 戴礼兴 张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它为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将碳纳米管与一定量的聚乙烯醇混溶,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经后处理除去残余的聚乙烯醇和铝离子,得到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本发明通过傅克烷基反应使聚乙烯醇与碳纳米管之间以化学键结合,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及碳纳米管与聚乙烯醇基体之间的应力转移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对碳纳米管表面的破坏,提高了碳纳米管的改性效率,具有低耗易控、高效等特点;它能大幅度提高碳纳米管复合产品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碳纳米管的接枝效率提高明显。

    一种聚乙烯醇磁性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2528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214539.9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磁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先将分散剂卵蛋白粉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纳米级的Fe3O4粉体,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后得到纳米Fe3O4水溶液体系;按质量比,卵蛋白粉∶Fe3O4为2∶1;再将该体系加入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制得聚乙烯醇浓度为6~9wt%,Fe3O4的浓度为(0.2~4)×10-3g/mL的纺丝原液;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得到一种纳米纤维状的聚乙烯醇磁性薄膜。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的表面分散剂,且分散效果良好,磁性薄膜制备过程简单,得到的磁性薄膜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磁性能。

    抗凝胶丝素蛋白水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28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35222.6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凝胶丝素蛋白水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属天然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水为溶剂,以生物相容性物质维生素C为抗凝剂,它们均具有无毒、无害的优点,满足了新一代生物材料发展和应用的需要。该方法利用维生素C分子上的羟基与丝素蛋白分子上羟基发生的相互键合,削弱了水溶液中丝素蛋白分子内或几个丝素蛋白大分子间氢键的作用,明显提高了丝素蛋白水溶液的稳定性,解决了高浓度的再生丝素水溶液室温存放过程中快速凝胶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满足了新一代生物材料发展和应用的需要。

    一种微量熔融纺丝机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02772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455206.4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戴礼兴 王一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熔融纺丝机,它包括加压系统、纺丝系统、加料系统、冷却系统、拉伸系统和组合支架;纺丝系统的料筒直径为5~6mm,喷丝头放置于料筒的底部;熔融纺丝实验前,先将铸铝均热块与加热筒分别调至预设温度,自料斗中加入纺丝树脂,并用加料柱塞压入到料筒中,待树脂熔融后,通过纺丝柱塞将树脂熔体自喷丝头中挤出;挤出的熔体细流经风冷凝固后,手动牵引至导丝辊与卷绕辊上进行纺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熔融纺丝机结构紧凑,便于拆装,占地面积小,操作便捷,单人即可完成整个流程。完成单次纺丝实验所需的树脂仅为3~5g,适合于新型合成树脂的纺丝试验。纺丝设备也适合作为课堂演示装置,满足教学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