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538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664874.2

    申请日:2013-12-10

    Inventor: 戴礼兴 张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它为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将碳纳米管与一定量的聚乙烯醇混溶,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经后处理除去残余的聚乙烯醇和铝离子,得到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本发明通过傅克烷基反应使聚乙烯醇与碳纳米管之间以化学键结合,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及碳纳米管与聚乙烯醇基体之间的应力转移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对碳纳米管表面的破坏,提高了碳纳米管的改性效率,具有低耗易控、高效等特点;它能大幅度提高碳纳米管复合产品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碳纳米管的接枝效率提高明显。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861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63468.4

    申请日:2013-12-10

    Inventor: 戴礼兴 陈红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改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纱及其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与一定量的聚乙烯醇混溶,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进行傅克烷基化反应,经后处理除去残余的聚乙烯醇和铝离子,得到聚乙烯醇接枝改性的碳纳米管;将所得接枝产物溶于溶剂中,与适量聚乙烯醇配制成纺丝原液,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碳纳米管改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平行阵列,经加捻处理得到纤维纱。本发明通过傅克烷基反应使聚乙烯醇与碳纳米管之间以化学键结合,碳纳米管的接枝效率明显,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及碳纳米管与聚乙烯醇基体之间的应力转移效率,制备得到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优良的纳米纤维纱。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568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68891.7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增强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将分散剂茶多酚溶解在二甲亚砜和去离子水的溶剂中,按一定的比例再加入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后得到多壁碳纳米管/茶多酚体系;将该体系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制得碳纳米管分散良好的纺丝原液;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得到一种碳纳米管增强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聚乙烯醇为基体,对碳纳米管不作任何化学处理,用茶多酚作为添加剂分散碳纳米管,此方法可以使碳纳米管均匀的分散在聚乙烯醇基体中,显著提高聚乙烯醇/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附加值高。

    多羟基聚合物静电纺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5291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24105.5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羟基聚合物静电纺丝的方法,将多羟基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制得质量分数为5~10%的多羟基聚合物溶液;再在其中加入包括皂草苷类、黄酮苷类、生物碱类、甾醇类、倍半萜或倍半烯化合物,以及熊果苷、槐糖脂或维生素等水溶性多羟基化合物,其质量分数为多羟基聚合物总量的5~40%,均匀搅拌后进行脱泡处理,制得静电纺丝原液。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纺丝原液,在相同纺丝工艺条件下,速度可提高3~6倍,且所得的纤维直径为纳米级至亚微米级,表面光滑,直径分布均匀,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该方法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制造设备,因此,易于推广应用。

    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抗菌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708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0413.0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戴礼兴 顾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为丝素蛋白、Ag单质粒子和聚乙烯醇;其制备方法是:a.天然蚕丝经脱胶、溶解、提纯、晾干后得到再生丝素蛋白;b.再将丝素蛋白溶于酸液中得到再生丝素酸溶液;c.聚乙烯醇经溶解后得到聚乙烯醇溶液;d.两种溶液共混;e.加入银系无机盐;f.再以银质电极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共混纳米纤维毡;g.将共混纳米纤维毡在100~150℃的温度条件下热处理2~5分钟,再经紫外光照射处理3~5小时,获得丝素蛋白和聚乙烯醇共混抗菌纳米纤维。该纤维力学性能优于纯丝素纤维,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抗菌性能,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一种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8163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38741.4

    申请日:2006-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它以天然蚕丝为主要原料,将丝素溶解于溶解性较好且挥发度极高的甲酸溶液中后,与聚乙烯醇溶液共混,通过加入多元醇的方法,改善丝素与聚乙烯醇组分的相容性,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得到丝素蛋白含量49~95%,直径30~500纳米,断裂强度为0.3~0.5cN/dtex的纳米纤维材料。该纤维力学性能优于纯丝素纳米纤维,且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一种链端修饰的聚酰胺6、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30404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10353083.2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戴礼兴 张石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端修饰的聚酰胺6、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熔融聚合后,加入末端修饰剂,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饱和氯化钙/甲醇溶液中反应,得到链端刚性基团修饰的聚酰胺6溶液;再经甲醇水溶液沉析处理,得到链端刚性基团修饰的聚酰胺6;将链端修饰的聚酰胺6通过螺杆挤出机熔融,经计量泵、纺丝组件后从喷丝板挤出,再经冷却成型、拉伸、卷绕,得到一种链端修饰的聚酰胺6纤维,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690~750MPa,杨氏模量达到了4.1~4.8MPa。本发明以聚酰胺6为基础,合成末端引入刚性基团的聚酰胺6,形成便于对柔性分子链牵引并强化拉伸效果的刚性链端结构,最终得到强度提高的聚酰胺6纤维。

    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5689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168803.3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将石墨烯进行羧基化﹑酰氯化处理后,再经二元胺处理得到表面带有活性氨基的氧化石墨烯;利用氨基化的石墨烯与己内酰胺通过引发剂6-氨基己酸进行聚合反应,制备石墨烯改性的尼龙6熔体,采用熔融纺丝工艺,经纺丝、拉伸,得到石墨烯改性的尼龙6纤维。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氨基化的石墨烯增强尼龙6,提高其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粘结强度,有利于提高石墨烯改性尼龙6纤维的整体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纤维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交通运输﹑机械电子等技术领域。

    一种双二茂铁醚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27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188076.2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二茂铁醚及其制备方法。以二茂铁甲醇为原料,在脱水剂/催化剂的存在下,经缩合脱水、纯化及干燥处理,得到含两个二茂铁甲基的醚化合物。在缩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二茂铁甲醇的取代基化学结构,得到不同铁含量的双二茂铁醚。该化合物中醚键赋予化合物良好的加工塑性,烯或炔功能基团赋予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参与聚合的能力,可作为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和制备新颖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单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