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3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551934.4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基于损伤理论的型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残余强度确定了新型损伤模型,同时基于滑移等效假说得到粘结滑移过程中损伤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有损微元生成的损伤演化模型,建立了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统一描述粘结滑移曲线峰前及峰后全部特性及其损伤演化规律,且损伤方程形式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经验证,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5854.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隧道急上高原人员必需疏散时间计算方法和系统,其包括获取急上高原人员的疏散运动速度;基于隧道火灾工况下烟气浓度影响,对疏散运动速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疏散运动速度;计算隧道火灾工况下的急上高原人员报警探测时间;计算隧道火灾工况下的急上高原人员疏散预动时间;计算隧道火灾工况下的急上高原人员疏散行动时间;将报警探测时间、疏散预动时间和疏散行动时间相加得到高海拔隧道急上高原人员必需疏散时间。本发明能够为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防灾救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运营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4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396815.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沙地层真空负压降水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步骤:将一次降水的真空降水范围设定为半圆柱体型,降水完成的过程即是将半圆柱体中含水量降低到开挖时砂体含水率,并以此计算真空降水范围的半圆柱体半径;依据真空降水范围的半圆柱体半径,确定单根降水管的降水半径,并确定同时使用的多根降水管之间的降水范围影响参数;依据降水范围影响参数确定降水管布置间距及降水轮廓线长度,并依据降水体积、掌子面涌水量、降水管布置间距及降水轮廓线长度确定沿降水轮廓线上应布置的降水管数量。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掌子面涌砂及底板砂沸现象,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697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73806.5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智能识别方法及确定装置,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该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智能识别方法基于视频拆分技术,提取视频中各帧图像,并按时间顺序对提取的图像进行编号;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提取的各帧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基于视频处理方法,将灰度图像转换运动区域和静止区域的二值图像;提取运动像素点的位置信息;基于图像映射原理和运动区域像素点位置信息,隧道掌子面涌水形态三维重构;基于隧道掌子面涌水形态三维重构结果和孔壁小孔出流模型确定隧道掌子面涌水水头高度计算。该方法较少的引入主观因素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识别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且克服了传统人工判断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69368.8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回填缓冲层材料强化的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0:通过Hertz接触理论建立弹性模型;S20:通过摩尔-库伦屈服准则限定步骤S10中建立的弹性模型;S30:通过步骤S10和步骤S20来建立土体的弹塑性强化模型;S40:通过反演法得出步骤S30中土体的弹塑性强化模型中的k值;S50:将步骤S40中得到的k值放入步骤S30土体的弹塑性强化模型中得到落石冲击力。该考虑回填缓冲层材料强化的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中采用根据本方法得到的系统进行计算能够更好的得出落石冲击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设计艰险山区防落石棚洞或拱形明洞,使艰险山区交通线上防落石灾害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靠,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64133.1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调温圈的原位测试装置及其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围岩进行钻进以形成预设深度和预设孔径的钻孔;清除钻孔内的破碎岩块,并疏导钻孔内高岩温水;将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探测杆,且将探测杆伸入钻孔内;向钻孔内安装注浆管和排气管后密封钻孔孔口;向注浆管内注浆,待浆液填满钻孔、注浆管以及排气管停止注浆;获取温度传感器的初始读数,待爆破完成后采集温度传感器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围岩温度,能够准确地获取围岩调温圈的范围及其变化规律,对于通风设计中热量的计算以及衬砌结构安全性研究中荷载的计算能提供较好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1985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71644.5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9B25/04
Abstract: 一种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模拟装置,其包括主体试验箱、护盾式TBM掘进模拟装置、管片结构模拟装置、围岩结构模拟装置、豆砾石吹填模拟装置、试验架、金属底板和检测装置,主体试验箱和豆砾石吹填模拟装置固定于试验架上,管片结构模拟装置、围岩结构模拟装置固定于主体试验箱上,管片结构模拟装置、围岩结构模拟装置之间的空隙吹填灌注豆砾石模拟材料,在管片结构模拟装置上进行划线,并开设吹填孔,吹填孔采用短柱进行封堵。本发明能够全面系统地模拟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过程,完善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设计理论体系、优化护盾式TBM隧道施工工艺,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安全性提供更加可靠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8887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87877.2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F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利用自然风的通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隧道内自然风的规律;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得到的自然风规律进行控制通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过程:建立气象观测站,获得隧道的长期气象数据,结合隧道通风路径计算出隧道内的自然风风速v随时间分布的变化情况,然后综合考虑各因素得到隧道运营通风的设计风速V0。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利用自然风的通风控制方法可以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风能,在满足保证隧道内环境控制标准的前提下,将自然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57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648349.6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气象资料获取特长无斜井隧道内自然风强度的方法,以具体的特长隧道为分析对象,根据气象站或现场测试所取得的气象资料及勘察资料,建立三维计算模型以及通过推导得到的理论公式,定性分析特长隧道内自然风压的各个影响因素,计算斜井及隧道内各区段在自然风压作用下产生的洞内自然风风速,确定利用气象资料计算自然风的计算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方法,采用自然风节能后效果非常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11223.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旅客列车端部车厢起火后车内疏散分区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列车运行参数;步骤2:确定列车端部起火后列车内的可用人员疏散长度和可用疏散长度内的可用疏散分区数量;步骤3:确定各疏散分区长度;步骤4:对可用疏散长度进行连续疏散分区划分;步骤5:确定理论承载人员数量;步骤6:确定第m个疏散分区向下一个疏散分区疏散的人员数量Pm;步骤7:若Pm为正则进行正向调动,若Pm为负则进行逆向调动;步骤8:根据末端分区是否拥堵进行调动,得到疏散分区划分结果。本发明可以用于协助制定铁路列车端部起火场景下的应急疏散预案,有效提升铁路列车旅客安全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