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万向轴动不平衡特征谱线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51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92516.0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万向轴动不平衡特征谱线提取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双树复小波包、奇异值差分谱和包络谱,其中,由于对万向轴振动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不仅能够保证信号平移不变性,还不会造成频率混叠、掺入虚假频率信号。而且根据差分谱,确定奇异值的重构个数,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和、消除无用信号和凸显特征谱线,因此,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干扰,提高谱线清晰度。

    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4424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677017.6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振动位移的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该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地测量机械结构系统的振动位移,并通过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对振动位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嵌入式控制模块能够识别的信号,然后通过嵌入式控制模块的算法处理得到最佳阻尼值,将最佳阻尼值信号传给可控阻尼器模块,可控阻尼模块对机械结构系统的阻尼参数进行调节来改变系统的阻尼,从而使振动位移越来越小,无论系统运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机床等机械结构系统的效率和精准性。另外,该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能够很好地实现可控自动调节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会增加系统的结构复杂性。适合在阻尼器领域推广运用。

    一种融合车速信息和前后轴箱加速度信息的轨道局部缺陷车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0143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399432.5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车速信息和前后轴箱加速度信息的轨道局部缺陷车载检测方法,属于交通信息安全技术,本发明首先通过采集器采集一个位置处至少一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车速信息和前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信息,再将采集到的车速信息和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信息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振动加速度的时频能量分布函数,然后寻找到时频能量分布函数峰值对应的位移坐标位置,最后重复上述对相邻一个轴距车轮旋转周位置处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检测轨道局部缺陷下的冲击特性,不需要修改线路,检测系统简单,相比现有技术来讲,本发明可靠性高、成本低、通道数量少、系统简单、抗干扰性高,具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更高的应用价值。

    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442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2573.2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能够抑制振动加速度也能够抑制速度同时还能够抑制位移的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该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机械结构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并通过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嵌入式控制模块能够识别的信号,然后通过嵌入式控制模块的算法处理得到最佳阻尼值,并将最佳阻尼值信号传给可控阻尼器模块,可控阻尼模块对机械结构系统的阻尼参数进行调节来改变系统的阻尼,从而使振动越来越小,无论系统运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机床等机械结构系统的效率、精准性以及平稳性和舒适性。另外,该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能够很好地实现可控自动调节的效果。适合在阻尼器领域推广运用。

    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4424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82573.2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能够抑制振动加速度也能够抑制抑制速度同时还能够抑制位移的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该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机械结构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并通过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嵌入式控制模块能够识别的信号,然后通过嵌入式控制模块的算法处理得到最佳阻尼值,并将最佳阻尼值信号传给可控阻尼器模块,可控阻尼模块对机械结构系统的阻尼参数进行调节来改变系统的阻尼,从而使振动越来越小,无论系统运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机床等机械结构系统的效率、精准性以及平稳性和舒适性。另外,该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能够很好地实现可控自动调节的效果。适合在阻尼器领域推广运用。

    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44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77017.6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振动位移的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该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地测量机械结构系统的振动位移,并通过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对振动位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嵌入式控制模块能够识别的信号,然后通过嵌入式控制模块的算法处理得到最佳阻尼值,将最佳阻尼值信号传给可控阻尼器模块,可控阻尼模块对机械结构系统的阻尼参数进行调节来改变系统的阻尼,从而使振动位移越来越小,无论系统运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机床等机械结构系统的效率和精准性。另外,该虚拟弹性可控阻尼器能够很好地实现可控自动调节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会增加系统的结构复杂性。适合在阻尼器领域推广运用。

    一种因轮轨冲击作用导致轮轨瞬间失去接触的动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4364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399620.8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因轮轨冲击作用导致轮轨瞬间失去接触的动态识别方法,属于交通信息安全技术,本发明中首先将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轮轴箱上方,并通过后台的采集器采集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轴箱振动加速度信息,再对轴箱振动加速度进行时频特征提取,得到时频分布特征,最后绘制时频分布特征的等高线图,判断轮轨是否瞬间失去接触。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即时检测到因轮轨冲击导致轮轨瞬间失去接触的这种特大隐患的目的,避免了车辆发生脱轨的可能性出现,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通道数量少,系统简单,抗干扰性高,其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一种融合车速信息和前后轴箱加速度信息的轨道局部缺陷车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0143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99432.5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车速信息和前后轴箱加速度信息的轨道局部缺陷车载检测方法,属于交通信息安全技术,本发明首先通过采集器采集一个位置处至少一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车速信息和前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信息,再将采集到的车速信息和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信息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振动加速度的时频能量分布函数,然后寻找到时频能量分布函数峰值对应的位移坐标位置,最后重复上述对相邻一个轴距车轮旋转周位置处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检测轨道局部缺陷下的冲击特性,不需要修改线路,检测系统简单,相比现有技术来讲,本发明可靠性高、成本低、通道数量少、系统简单、抗干扰性高,具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更高的应用价值。

    轨道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0057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9185.1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防撞预警系统,由速度采集模块、惯导模块、GPS模块、参数选择开关模块、显示模块、声音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无线网络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模块等组成。速度采集模块采集车辆速度的频率信号;惯导模块获取轨道车辆进入隧道后速度及方位的变化情况;GPS模块获取车辆位置、速度、方向、标准时间;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本车和其它车的速度、方向、线路、距离及碰撞剩余时间信息;声音模块用于安全报警;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存储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全程数据,方便后续的分析与处理;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模块用于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事故,并给出相应预警处理。

    便携式广义舒适度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8900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40778.6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列车乘坐广义舒适度进行测试的测试设备,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广义舒适度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和便携式分析仪,检测系统包括人体模型和安装在人体模型上的传感器、采集传感器数据的数据采集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依次连接,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数据后通过无线传输单元无线传输给便携式分析仪。本发明以影响广义舒适度的主要物理因素为测试对象,模拟乘客在列车的具体位置对各个参数的综合感应,并实时计算列车广义舒适度,针对高速动车组全封闭特点,检测系统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案,减少车体改造费用和布线工作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