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处理中质子变化速率的在线滴定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09061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104312.6

    申请日:2009-07-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生物处理中质子变化速率的在线滴定测量方法,采用两根pH电极分别测量反应室进、出口的pH值,用pH1和pH2作为控制滴定的依据,得到生物处理过程中的HVR。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废水处理过程HVR的连续高精度测量,还可实现实际污水处理系统HVR的现场在线测量,无需采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废水生物处理中质子变化速率的在线滴定测量装置。

    银纳米线网络结构用于纳塑料的SERS-优化算法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37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75355.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线网络结构用于纳塑料的SERS‑优化算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得到分离纯化的银纳米线,并将分离纯化的银纳米线溶于等体积的无水乙醇中生成银纳米线溶液;步骤S2、得到带有银纳米线网络结构的微孔膜;步骤S3、将相同浓度不同种类的微纳米塑料分子悬浮液依次用玻璃微管滴在带有银纳米线网络结构的微孔膜上,然后对微孔膜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采集;步骤S4、通过非负最小二乘法求解每种样品的贡献系数,最后使用python画图进行可视化三维图结果输出,本发明具有对多种纳塑料目标的分离和分析、设备搭设成本低、操作简单、应用潜力巨大、数据准确直观等优点。

    大惯量负载下交流励磁电机最大转矩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9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98352.8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惯量负载下交流励磁电机最大转矩启动控制方法,属于大惯量负载驱动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启动接线时采用定子绕组短接的异步电机启动方式,在该种启动方式下,采用电机转子电压、电流的稳态值计算定子电压,得出定子电压简化方程、定子磁链简化方程以及电机电磁转矩,根据得出的简化方程通过控制电机转差频率与转子q轴电流得到最大转矩输出,其中,在电机升速过程中,根据最大转矩输出下的电压电流极限,将升速过程分为恒转矩区、弱磁Ⅰ区和弱磁Ⅱ区三个阶段,并根据每个阶段最大转矩输出确定当前阶段的电压电流极限。本发明可以使得交流励磁电机启动过程获得最大加速度。

    内碳源定向调控于反硝化的方法及其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6397.0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碳源定向调控于反硝化的方法及其反应器,该方法利用膜组件渗氧促使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沿氧浓度递减方向依次附着于膜组件上形成生物膜组件,进水中的内碳源依次进入厌氧微生物所在区和好氧微生物所在区,并在厌氧微生物所在区进行反硝化过程。本发明减少内碳源在扩散过程中的消耗,利于让更多的内碳源进入到厌氧微生物所在区进行反硝化过程,实现内碳源定向用于反硝化过程,实现内碳源的充分利用,进而促进污水脱氮,减少污泥的排放。

    一种人脸图像去油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2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37764.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脸图像去油光的方法,S1获取人脸原图像S并进行肤质分类确定油光等级;S2计算S中每个像素点处的σmax并将S存储为灰度图像Ⅰ;S3计算S每个像素点处的λmax并将其存储为灰度图像Ⅱ;S4用灰度图像Ⅱ作为引导图像,对图像灰度图像Ⅰ应用进行滤波得到预处理图像;S5预处理图像中每个像素选和σmax中大的一个;S6重复步骤S4和S5,直到每个像素点的则执行下一步;S7对预处理图像处理得到预处理后图像;S7当预处理后图像的油光等级低于S的且不大于预设油光等级阈值时,将预处理后图像作为图像D输出,否则返回S2并更新S。经实验本方法具有去油光效果明显。

    基于加性lee滤波磨皮的人脸图像的美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7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37786.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加性lee滤波磨皮的人脸图像的美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人脸原图像,采用加性lee滤波磨皮算子对人脸原图像进行磨皮处理,得到图像B;S2:将图像B输入去油光算子中去油光得到图像C;S3:将图像C输入美白算子得到进行美白处理得到最终美肤后的图像D,并输出图像D。本发明方法是针对人体皮肤进行精确修调,通过这种自动修调的方式,可以大大减轻修图师的工作量,而且修调后的照片品质效果较好。

    基于三维微纳结构增强拉曼光谱的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687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277026.3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微纳结构增强拉曼光谱的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采用稀硫酸溶液将铜颗粒浸泡5‑15min,将浸泡好的铜颗粒通入PDMS微流管道中,且以10μL/min的速率注入硝酸银溶液,反应时间为5‑15min,最后采用乙醇冲洗铜颗粒,直到铜颗表面的液体冲洗干净,即获得三维微纳结构SERS基底;(2)将待测样品配制成溶液,并以10μL/min的速率通入PDMS微流管道中;(3)将微流系统置于共聚焦拉曼检测平台的载物台上,调整显微物镜与样品的距离,将激光焦点聚焦在样品上,采集待测样品的拉曼光谱信号。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便携式小型化,且制备的SERS基底对癌细胞具有过滤性和识别性。

    一种用于陶瓷材料升/降温热冲击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835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099374.1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材料高效升/降温热冲击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高温陶瓷材料的试验设备。它包括两个从上至下重叠的第一环境模块(2)和第二环境模块(8),第一环境模块(2)顶部装有试件框导向架(10),侧面装有气动拉杆(12),批量试件(9)固定在试件框(11)中,试件框(11)插入试件框导向架(10)中,试件框(11)底部与伸出的气动拉杆(12)接触,第二环境模块(8)底部装有缓冲装置(14)。本发明的优点是:在陶瓷材料的升/降温抗热冲击性能测试中,热冲击初始温度及目标温度跨度大(室温到3000℃)且都能精确控制,一次试验可对批量试件同时进行热冲击测试,试验环境稳定且试验效率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高、精度高。

    一种不同环境模块间的超高温陶瓷往复热冲击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3219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089904.4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环境模块间的超高温陶瓷往复热冲击试验装置,属于超高温陶瓷材料的试验设备,它包括上下两个环境模块,第一环境模块(1)与第二环境模块(2)之间由的密封隔热舱门隔离(16),第一环境模块(1)内设有电机(3)、加热腔(4),第二环境模块(2)内设有加热腔(15)或液态介质腔(20)。电机(3)与电动控制装置(17)和速度反馈采集装置(18)连接,内部设有抱闸(19),外部设有隔热层(13),电机(3)通过承重绳(11)连接曳引轮(12)与导向轮(10),并连接缓速装置(5)和装有批量试件的支架(6)。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批量试件以可控的速度和姿势在不同环境模块间的往复热冲击过程,能消除抗热冲击性能测试时机械冲击的影响;能保证批量试件抗热冲击试验环境一致性、提高试验结果可靠性。

    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制备有机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88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37041.4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制备有机肥方法,第一步,将秸秆或木屑及已腐熟的沼渣堆肥与新的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渣混合,搅拌均匀并进行初次好氧发酵;第二步,将初次发酵后的沼渣混合堆料进行二次好氧发酵,好氧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0°~50°,并确保足够的通风量,在好氧发酵过程中,每隔3—5小时进行沼渣混合堆料的搅拌,直至好氧发酵完成;第一步中采用了城市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好氧堆肥搅拌系统进行搅拌和初次好氧发酵;第二步中采用的城市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好氧堆肥通风系统进行二次好氧发酵。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实现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