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189964.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棒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镶嵌金属氧化物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两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通过煅烧衍生出玉米棒状金属氧化物碳材料。Fe基MOF因含有Fe金属节点,在惰性气体下煅烧,无需额外添加磁性颗粒或碳前驱体即可在腔体中将Fe3+生成为Fe2O3磁性纳米粒子,因此可以赋予材料较好的磁响应性。通过在Fe基MOF表面引入ZIF‑8壳层,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通过表层嵌入ZIF‑8壳层提供更为丰富的吸附位点。此外相较于核壳结构,镶嵌结构将核心材料暴露更有利于目标物的快速传质。基于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特殊的形貌结构及良好的空隙,且具有优良的磁性能等特性,可作为吸附剂材料用于磁固相萃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569863.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COF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和固相萃取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氨基功能化的MOFs;其次将氨基化的MOFs加入到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的合成体系中,利用二者组分间的席夫碱反应,原位构建共价连接的MOF@COF核壳复合材料;最后将MOF@COF核壳复合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填料用于食品基质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萃取富集,并结合HPLC技术对富集到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本发明制备的MOF@COF核壳复合材料结合了原始组分的优点,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丰富的多孔结构等优点,同时作为吸附剂具有大的吸附容量和多重吸附作用力,适用于复杂体系中痕量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0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946549.X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3/143 , B82Y40/00 , C22B7/04 , C22B15/00 , C22B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淬镍渣制备纳米硅溶胶的方法,属于湿法冶金的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有机磺酸与甲酸、乙二酸、硫酸、水调配组成镍、钴、铜、铁萃取分离剂,实现水淬镍渣中金属离子与硅元素的分离;将得到的硅胶溶解在氢氧化钠中制备成硅酸钠溶液,在分散剂存在下通入含有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调节溶液的制备成纳米硅溶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硅溶胶在油田三次采油和混凝土增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89964.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棒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镶嵌金属氧化物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两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通过煅烧衍生出玉米棒状金属氧化物碳材料。Fe基MOF因含有Fe金属节点,在惰性气体下煅烧,无需额外添加磁性颗粒或碳前驱体即可在腔体中将Fe3+生成为Fe2O3磁性纳米粒子,因此可以赋予材料较好的磁响应性。通过在Fe基MOF表面引入ZIF‑8壳层,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通过表层嵌入ZIF‑8壳层提供更为丰富的吸附位点。此外相较于核壳结构,镶嵌结构将核心材料暴露更有利于目标物的快速传质。基于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特殊的形貌结构及良好的空隙,且具有优良的磁性能等特性,可作为吸附剂材料用于磁固相萃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25031.9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芳烃原油组分的分离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以疏水型C4或C8键合硅胶为分离材料,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对原油样品进行分离;前5min单独收集,以后每隔10min收集一个组分,共收集7个组分,将溶剂去除得到原油不同组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原油第二个组分富含芳烃,其余组分芳烃含量较低或几乎不含芳烃。富含芳烃的原油组分与甜菜碱的油水界面张力可达超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25072.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双金属氧化物磁性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基于双金属有机框架MOF‑919(Fe)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碳化形成双金属氧化物磁性碳材料,并应用于复杂体系样品中目标物的富集分离。以Fe、Cu为金属节点,以4‑吡唑甲酸为配体合成双金属有机框架MOF‑919(Fe)材料,将该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煅烧,直接碳化成双金属氧化物磁性碳材料Fe2O3/CuO@C。该制备过程无需添加磁性颗粒以及碳基前驱体,且制备得到的磁性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隙度、优良的磁性能、丰富的吸附位点,可以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磁固相萃取中,对苯甲酰脲类杀虫剂进行高效富集和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2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4188.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0/291 , B01J20/30 , B01D15/20 , G01N3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凝胶@二氧化硅液相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涂覆一层由N,N‑二甲基丙烯酰胺形成的水凝胶,然后再在粘性涂层表面涂覆一层由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正十八烯形成的水凝胶层而得。本发明在硅胶小球表面通过物理涂覆和化学涂覆相结合的制备技术和溶剂蒸发法的后处理技术制备而得,合成路径简单易操作,由于水凝胶中的酰胺键和十八烷基的存在,使得该色谱填料具有很好的色谱分离性能,尤其是在亲水相互作用模式下,对极性分析物核苷碱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磺胺类药物、氨基酸、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942798.7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复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配表面活性剂由以下组分复配而成:0.1~0.3%的轻烷基苯磺酸盐、0.1~0.3%的重烷基苯磺酸盐、0.1~0.2%的甜菜碱,余量为盐水。本发明各组分在特定配比下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使得复配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界面活性,油水界面张力可降至超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18805.9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G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气体还原制备高纯七氧化二铼的方法,是在还原气体氛围及高温条件下,将粗铼酸铵还原为低价态铼化合物,再在氧气氛围下将低价态铼化合物氧化,得到易升华的高价态铼氧化物七氧化二铼。本发明制备高纯七氧化二铼的方法流程短,反应收率高、产物纯度高。经检测,本发明方法制备高纯七氧化二铼产品纯度大于99.999%,铼回收率大于98.5%。
-
公开(公告)号:CN110918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97653.X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13/14 , C08F220/20 , C08F22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胶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石墨化碳球制备核-壳型复合材料的方法,是先通过原位聚合技术将目标聚合物在硅胶表面原位聚合得到单分散的聚合物包裹硅胶核-壳型微球,再通过加盐碳化技术,将聚合物包裹硅胶核-壳型微球掺入金属盐中,并在一定温度下使硅胶表面聚合物碳化成纳米石墨化碳球,最终得到纳米石墨化碳球包裹硅胶的核-壳型复合材料,该材料兼具石墨烯和硅胶材料的特性,在催化、电化学、吸附萃取、色谱固定相填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