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70C
公开(公告)日:2000-03-08
申请号:CN94102165.3
申请日:1994-03-01
Applicant: 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
Inventor: 斯蒂芬·J·托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F23C10/24
Abstract: 一种具有炉汽提-空气系统的流化床反应器以及减少炉排出固体热含量并提高其燃烧效率的方法。该反应器中颗粒材料的床层支承在炉区中。一部分的床层得到较大量的流化气体,提高了该部分床层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汽提了该部分床层的颗粒材料中较细的颗粒,增加了向烟道气转移的热量。位于炉区附近的冷却器从该床层部分接受颗粒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0361A
公开(公告)日:1997-09-24
申请号:CN95195591.8
申请日:1995-09-28
Applicant: 福赫特韦勒能源股份公司
Inventor: T·海潘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10 , F22B31/0084 , F23C10/005 , F23C2206/101 , F23C2206/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其具有其内包含冷却元件的基本竖直的壁,所述的竖直壁限定了反应器反应室(14)的内部。用于将粒状原料与废气分离的分离器与所述反应器反应室的上部相连。一个回收孔(26)与分离器相连。一个沸涌式流化床(28′)与反应器相邻并提供有热交换的装置。在所述沸涌式流化床反应室与反应器反应室之间提供一个对固体有密封作用的排放通道(38)。该排放通道的上部有一个开口用于保证粒状原料被从上部排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一个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方法,该循环式流化床反应器在沸涌式流化床与反应器反应室之间有一个排放通道。冷却的粒状原料被从所述沸涌式流化床的下部排进排放通道的下部。粒状原料在排放通道内被流化且被从上部引入反应器反应室。
-
公开(公告)号:CN1093947A
公开(公告)日:1994-10-26
申请号:CN94102165.3
申请日:1994-03-01
Applicant: 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
Inventor: 斯蒂芬·J·托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F23C10/24
Abstract: 一种具有炉汽提-空气系统的流化床反应器以及减少炉排出固体热含量并提高其燃烧效率的方法。该反应器中颗粒材料的床层支承在炉区中。一部分的床层得到较大量的流化气体,提高了该部分床层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汽提了该部分床层的颗粒材料中较细的颗粒,增加了向烟道气转移的热量。位于炉区附近的冷却器从该床层部分接受颗粒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6302A
公开(公告)日:1994-05-04
申请号:CN93118880.6
申请日:1993-10-08
Applicant: 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
Inventor: 伊奎鲍·F·阿布德乌拉莱
IPC: F23C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F23C10/26
Abstract: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其中一包括燃料的粒料床形成在一加热炉段内。在此加热炉段的邻近设有一分离器-冷却器,用来接收来自此加热炉段内的粒料。此种粒料有选择地通过此分离器-冷却器,并在从该分离器-冷却器排出之前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16889B
公开(公告)日:1992-06-03
申请号:CN89102503.0
申请日:1989-03-04
Applicant: 阿尔堡奇塞夫国际有限公司
Inventor: 尼尔斯·于尔根·希尔加德
IPC: F23C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3/00 , F22B31/0084 , F23C10/005 , F23C10/08 , F23C2206/103 , F23J2217/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反应器(51),该反应器由垂直燃烧室,废气排放管28和流化冷却床42组成。燃烧室有位于其底部52的引入液体和/或固体颗粒的第一入口9和位于第一入口下面引入流化气体的第二入口,废气管道位于燃烧室顶用以排放烟气,冷却床为由底壁和侧墙形成的向上开口的槽,以便接收一部分颗粒64,65,所述冷却床有象管子这样的热交换设备和流动的颗粒,管内有换热介质,冷却床至少有一根管道56,该管用于将冷却床内颗粒返回燃烧室内,其返回流量是可控制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2989B
公开(公告)日:1991-06-26
申请号:CN87103862
申请日:1987-05-29
Applicant: 唐力技术公司
Inventor: 雅各布·科伦搏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084 , F22B31/0038 , F23C6/04 , F23C10/005 , F23C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和操作该反应器运行的方法,这种流化床反应器具有两级,即一个循环流化床燃烧器和一个位于流化床下游的旋流燃烧容器。在该发明中流化床反应室和旋流反应容器的尺寸被显著地减小了。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71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43209.3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F23C10/18 , F23C2206/10
Abstract: 双床同步生物质气化-煤燃烧复合式锅炉,是将两种流化床组合的锅炉。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循环流化床燃用燃料单一、余热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所述复合式流化床锅炉的床体分为循环流化床和鼓泡流化床,可以实现生物质气化过程和煤燃烧过程同步分床进行;两床之间的倾斜挡板起到了一定的阻隔和引流作用,两床之间外侧通过连通装置连接,连通装置中设有活动隔板,用重力装置控制其开合,实现两床间物质和能量的定向传递且阻隔了两种产物的混合;生物质在气化的条件下不会析出氮氧化合物,有效地减小了环境污染,本发明能够同时获得气化产物与燃烧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3669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14184.8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F23C10/18 , F23C2900/01001
Abstract: 生物质气化-煤燃烧双床联合流化床锅炉,它是含有两种流化床的锅炉。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单一燃料时余热不能充分利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所述流化床锅炉的流化床将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与鼓泡流化床结合,可以实现煤粒燃烧、生物质气化的过程同时分床进行;两个床之间的隔板在设计时有一定倾斜度,起到了一定的引流作用的同时阻隔了产物的掺混,两床之间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连通管道中间有重力控制装置控制开合的隔板,保证了两床之间能量的定向传递,使每一步反应所产生的热量都能充分地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可以收集利用,生物质在气化的条件下不会析出氮氧化合物,有效地减小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2023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545816.6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 F23C10/20 , F23C10/28 , F23C2202/50 , F23C2206/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流化床锅炉系统及其产生循环烟气的方法。本发明的差速流化床锅炉系统包括锅炉主体,锅炉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连接有烟囱,烟气出口与烟囱之间设置有脱硫除尘装置,脱硫除尘装置与烟囱之间设置有引风机,锅炉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主床风室和副床风室,主床风室的上方为主床燃烧区,副床风室的上方为副床燃烧区,主床风室的进风口连接有一次风机,副床风室的进风口连接有二次风机,锅炉主体的前后墙设置有第一二次风喷口组,引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之间设置有烟气再循环系统。本发明的差速流化床锅炉系统,通过烟气再循环系统,实现源头上的深度降氮,燃烧效率高,降低了NOx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75583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52721.0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阿美科福斯特惠勒电力集团芬兰有限公司
Inventor: O.斯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3/00 , B01J8/1836 , B01J2208/00141 , B01J2208/00194 , F22B31/0092 , F23C10/005 , F23C10/18 , F23C2206/103 , F23C2900/10008
Abstract: 一种流化床锅炉(12)的流化床换热器(10),该换热器包括:前壁(16),其与流化床锅炉相邻;后壁(18),其与前壁对置;以及两个侧壁(60、60'),该壁形成为水管面板;入口开口(24),其布置在换热器的上部部分的第一区段中,以用于从流化床锅炉向换热器引入热颗粒;换热表面其布置在换热器的上部部分的第二区段中,以用于将冷却的颗粒作为溢流从换热器返还回流化床锅炉,其中,换热器包括在换热器的上部部分的第一区段(38)和第二区段(40)之间的间隔壁(26),其中,间隔壁从前壁延伸至换热器的中心区段,并且间隔壁通过从换热器的至少一个侧壁(60、60')弯曲水管形成。(34),其用于从颗粒回收热;以及出口开口(3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