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治具
    65.
    发明公开
    一种对位治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990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337.5

    申请日:2021-10-28

    Inventor: 杨奇 武帅 王吉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对位治具,包括环形外圈;第一至第六凸点,其布置在所述环形外圈的内侧等分所述环形外圈,所述第一至第三凸点的连线构成第一三角形,第四至第六凸点的连线构成第二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形的外接圆与所述第二三角形的外接圆同心,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凸点上具有定位针;其中通过所述定位针定位载片,并且通过所述第四至第六凸点的外切点定位晶圆并且使得所述晶圆与所述载片对准。

    一种堆叠结构及堆叠方法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172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84789.4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结构及堆叠方法,堆叠结构包括依次垂直层叠且电学连接的第一封装模块至第N封装模块,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第n封装模块包括第n半导体单元,n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第j封装模块还包括:覆盖第j半导体单元的第一表面的第一介质层,j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1的整数;贯穿第一介质层的第一焊料件;第j+1封装模块还包括:覆盖第j+1半导体单元的第二表面的第二介质层;贯穿第二介质层的第二焊料件;其中,第j封装模块的第一介质层与第j+1封装模块的第二介质层相互键合;第j封装模块的第一焊料件与第j+1半导体模块的第二焊料件焊接在一起。堆叠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堆叠结构的正常工作。

    一种转接板制造方法和转接板

    公开(公告)号:CN113299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74088.8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戴风伟 曹立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接板制造方法和转接板。转接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制作基底,制作基底为硅基底;形成第一重布线层,在制作基底一侧形成第一重布线层;形成多个金属柱,在第一重布线层背向制作基底一侧形成多个金属柱,多个金属柱分别与第一重布线层中的第一金属互联结构电性接触;形成塑封层,在第一重布线层背向制作基底一侧形成塑封层,塑封层包覆多个金属柱,并暴露多个金属柱背向第一重布线层一侧的端面;形成第二重布线层,在塑封层背向第一重布线层一侧形成第二重布线层,多个金属柱分别与第二重布线层中的第二金属互联结构电性接触;去除制作基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具有高互联密度的重布线层的转接板。

    具有微流道的半导体结构、芯片堆叠结构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1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69071.6

    申请日:2021-04-28

    Inventor: 曹立强 陈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流道的半导体结构、芯片堆叠结构以及制备方法,通过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阻挡层并对阻挡层进行刻蚀以得到填充槽,通过对部分厚度的半导体基板的进行刻蚀以得到初始微流道本体,之后通过对初始微流道本体侧部的半导体基板进行横向刻蚀以得到微流道本体,随后形成微流道进出口使微流道进出口与微流道本体连通,从而得到微流道,由于填充槽的宽度较小,因此容易在填充槽中形成密封层,且密封层并不会填充微流道本体。仅需一个半导体基板即可得到微流道,无需使用硅‑硅直接键合技术,降低了对半导体基板的表面清洁度要求和平整度要求,进而降低了制备难度和复杂度,制备方法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