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1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8330.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滁州学院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GNSS复杂条件下观测数据的定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伪距定位观测值和多普勒速度观测值的残差检验阈值;步骤2、基于伪距定位观测值的残差检验阈值,伪距定位观测值异常的卫星,根据剩余卫星计算得到伪距定位观测的最优估计值和对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步骤3、基于多普勒速度观测值的残差检验阈值,以及步骤2中检测结果,剔除多普勒速度观测值异常的卫星,根据剩余卫星计算得到多普勒速度观测的最优估计值和对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步骤4、基于步骤2、步骤3的结果对GNSS的卡尔曼滤波状态向量进行更新。本发明可提高位置和速度初值估计精度,进而提高GNSS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7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135775.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速率的高速激光通信装置,包括GTX上行接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GTX下行发送模块、激光器控制模块、光机模块以及激光通信载荷控制模块。GTX上行接收模块接收两路并行数据;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路、组帧、编码、加扰以及合路处理;GTX下行发送模块将通信数据发出;激光器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器驱动芯片工作参数,并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光机模块光信号进行转发;激光通信载荷控制模块控制其他模块工作参数,并接收其他模块传来的遥测数据。本发明设计两路并行GTX数据检测与合路功能,保证两路数据稳定性与准确性,数字信号采用分路组帧,合路传输,减少了对FPGA的资源占用,该装置传输速率快、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441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2215.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信号调制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抗性防御方法,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识别的信号调制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输入样本数据;将所述输入样本输入至防御识别模型中,得到识别结果;所述防御识别模型的构建过程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第一防御识别子模型;根据传输方程理论对所述第一防御识别子模型的残差网络进行改进得到第二防御识别子模型;对所述第二防御识别子模型注入高斯噪声得到第三防御识别子模型;根据所述第三防御识别子模型和径向基函数得到防御识别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御对抗性攻击的方法存在防御效果不稳定和防御测量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4801.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F16/29 , G06N3/08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耦合意图预测和环境约束的城市机动目标轨迹仿真方法,涉及多目标规划和轨迹模拟生成的交叉领域。本发明首先提取应用情景下的城市移动目标兴趣区域集合,之后提取路口节点、道路的地理环境要素以及自有属性,之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得到路口节点的奖励值,之后基于兴趣区域集合、各个机动目标的位置以及各个路口节点的奖励值,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计算机动目标轨迹仿真集合,完成耦合意图预测和环境约束的城市机动目标轨迹仿真。本发明克服了目前轨迹模拟方法真实性不强、情景泛化能力弱、对训练数据要求高和可解释性较低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特殊应用场景下多移动目标轨迹真实轨迹较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70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014566.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nventor: 吴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无源相控阵天线,属于微波毫米波天线技术领域。该相控阵天线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辐射模块、移相模块和馈电网络组成。在移相模块中,提出一种介质加载移相器:即通过在矩形波导宽面轴线上开非辐射槽,然后经过该非辐射槽加载介质薄板,通过相位调节装置的微电机/微马达控制介质薄板的探入深度,从而改变矩形波导的传输相位。进一步将该介质加载移相器用于相控阵天线的设计:在集成辐射模块和馈电网络后,通过实时调节不同通道内介质板的加载深入,完成波束扫描。本发明适合扫描角度要求不太高,但对功率容量和成本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05203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8915.4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信号实时数字预失真方法、终端及系统,属于信息传输和处理领域。本发明在地面端采用组帧、编码、成型滤波、DA变换、AD编码、匹配滤波、时钟恢复、载波恢复、译码、数据提取、时域均衡和抽头更新等处理,在卫星端采用组帧、编码、成型滤波、DA变换、AD编码、匹配滤波、时钟恢复、载波恢复、译码和数据提取等处理,能够匹配信道的失真,实现对信道失真的补偿。本发明的星载平台可以省去资源占用量较大的数字均衡器,对星载平台的重量、体积和功耗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且可以对信道的失真在短时间内做出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8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40419.6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20/4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移动目标航行行为语义建模方法,通过依次建立海上移动目标的航行行为语义表达结构及逐级抽象的层次化海上移动目标航行行为语义表达模型,最终实现从语义层面对海上移动目标运动行为的抽象表达与建模。本发明实现了以逐层抽象的层次化结构形式对船舶、军事舰船等海上移动目标从简单低层次到复杂高阶行为进行有效组织与表达,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在海上移动目标运动行为建模与表达中存在的语义丰富不全面及深层次认知不足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为分析和追踪海上移动目标行为的时空动态演变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1597211.4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稳定性散射通信天线,属于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其包括包括反射面、馈源组件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俯仰支腿、馈源撑杆和两个固定支腿,两个固定支腿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俯仰支腿顶部一端与反射面的背部中心铰接,且俯仰支腿与两个固定支腿所在平面具有夹角;馈源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的固定支腿上,两馈源撑杆相交于支撑点,支撑点位于反射面的正前方;馈源组件通过两馈源支撑杆固定于支撑点位置。本发明组装拆卸方便,方位、俯仰调节操作简便,结构轻便且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3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58192.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W72/0446 , H04B7/185 , H04W16/22 , H04W8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卫星跳波束时隙分配方法,属于跳波束时隙分配领域。其包括:接收通信业务申请并缓存,估算业务速率,向卫星提交用户终端业务需求;卫星接收用户终端业务需求并汇总,得到卫星业务需求;将卫星业务需求分解成多个业务集合的时隙分配问题,并进行动态规划算法的建模和求解,计算得到时隙资源计划;将时隙资源计划广播给所有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时隙资源计划确定发送速率;用户终端按发送速率发送业务数据,重新估算业务速率并队列缓存量,计算发送需求并发送至卫星。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卫星相控阵跳波束上行链路中各用户终端的缓存队列长度,从而减少通信时延,并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879282.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VSAT星状网络的频谱共享传输方法,旨在解决卫星透明转发器频率资源匮乏带来的同时服务小站数量受限问题。该方法将主站和多个小站分配在同一频带内,小站之间占用该频带内不同频率资源,星载转发器将收到的主站和小站信号混叠后下行发射。小站直接解调主站信号,主站先对主站信号进行解调,再将其重调制后在混叠信号中消除,然后按照各小站信号频率进行滤波,解调各路小站信号。该方法允许主站和小站信号共享转发器带宽,不需要单独为小站划分频率资源,提高了同时入网的小站数量,实现频谱效率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