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634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16866.9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自适应燃料电池装配结构,包括由壳体(1),盖板(2),可调端板(3)和缓冲端板(4)组成的箱体式装配壳体,待装配双极板和膜电极组(6)置于所述箱体式装配壳体内,其中,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限位条(5),通过限位条(5)与壳体(1)和盖板(2)的配合对双极板和膜电极组(6)进行定位,通过可调端板(3)对电池总体厚度进行微调,通过缓冲端板(4)提供装配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装配过程中电堆装配力的均匀,可以实时进行泄露检测,该装置操作简单,装配效率高,集成化程度高,可满足燃料电池的快速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2206.0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8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大面积燃料电池的多功能在线测试系统,包括多功能测量板、第一数据采集模块、激励发生器、负载电路和计算机,多功能测量板作为阴极板或阳极板安装在燃料电池上,负载电路分别连接多功能测量板和与多功能测量板对应的燃料电池的另一单极板,激励发生器接于多功能测量板与单极板之间多功能测量板包括多个独立测试分区,每一个独立测试分区设有若干个传感器测量孔,传感器与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独立测试分区的极板与激励发生器、负载电路分别连接,计算机与第一数据采集模块、激励发生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使用一套即可实现同时在线测量分区阻抗、温湿度、氧浓度和内部图像,且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0377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12159.1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8/0213 , H01M8/0228 , H01M8/0206 , C23C14/35 , C23C14/06 , C23C1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3 , C23C14/022 , C23C14/025 , C23C14/0605 , C23C14/35 , H01M8/0206 , H01M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石墨微晶碳涂层及应用,该涂层涂覆在金属双极板表面,所述的石墨微晶碳涂层为类石墨涂层,该涂层中包含石墨微晶5‑50wt%,同时具备较好的致密性。该涂层在常规的磁控溅射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靶材溅射电源、溅射磁场强度、涂层沉积温度等方法改变沉积粒子能量,进而改变碳涂层结构,从而制备高导电、耐腐蚀、稳定的碳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增加涂层制备成本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与气体扩散层间接触电阻,同时提高碳涂层在燃料电池酸性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及长时间测试后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对推动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058729.4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25 , C23C14/0021 , C23C14/0605 , C23C14/06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纳米涂层及其镀制方法,该复合纳米涂层为镶嵌有金属碳化物的非晶碳涂层,通过燃料电池金属极板表面预处理、沉积复合纳米涂层等步骤镀制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提高离化率从而提高碳化物的形成的几率,同时高的离化率提高粒子对基体材料的轰击,从而提增强膜基结合力以及致密性,避免裂纹、穿孔等缺陷,同时仍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满足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654929.X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4/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4/8803 , H01M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点状导电复合涂层,该点状导电复合涂层首先在金属极板上表面预先沉积金属层、金属氧化层或导电非金属层,然后在预先沉积好的涂层上再沉积点状金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尤其是耐高电位腐蚀性能,显著增强金属极板在燃料电池酸性环境下耐久性。同时本发明制备的点状导电涂层可显著减少贵金属使用,降低涂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043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60443.7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高效环形真空镀膜装置,包括真空腔室,离子源,靶材,工件架,工件架传输系统,真空系统,隔离系统以及电控系统。上述高效环形磁控溅射装置相比原来的圆形腔体去掉了腔室中心与镀膜无关的区域,增大了镀膜有效利用体积比例,缩短了抽气时间,提高了镀膜效率。其次,采用对靶溅射的方式,基片不自转,保持了靶基距的恒定,有利于镀膜的均匀性。同时缩短了两靶距离,较圆形大腔室可以更好地形成闭合磁场,有利于增强膜基结合力。同时环形腔室可以分成多个分腔室,分腔室内安装一对同种类的靶材,可以在基片表面沉积多层复合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镀膜效率高,膜层质量好,良率高,对燃料电池双极板涂层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99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113861.6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9/022 , B29C33/72 , B29C35/16 , B29C59/04 , B29C59/14 , B29C2033/725 , B29C2059/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辅助的聚合物表面微结构热压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聚合物材料及模板表面进行处理;加热聚合物材料至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施加压力使其充填模板上的微细模腔;卸载压力;冷却,使材料和模板降温至Tg以下,固化已成形的聚合物微结构;施加脱模力完成脱模,获得表面加工有微结构的聚合物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增强粘附减小热压印工艺中聚合物的回弹,降低了实现高精度复制所需的压印温度,有效缩短了保压时间,甚至无需保压阶段,可显著缩短热压印工艺周期、提高加工效率,此外,本发明允许完全卸载后再施加冷却,为热压印工艺过程的优化提供更多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870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224903.2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一种摩擦力测量装置,主要包括驱动电机支撑架、外部支撑平台、驱动电机、十字旋转架、转矩测量仪、外部环形电磁铁、密封腔固定架、密封腔、内部支撑平台支柱、内部支撑平台、盘状摩擦材料试样、内部环形电磁铁、电磁加热器、空心定位螺杆、温度传感器、压强测量仪、入口限压安全阀和出口限压安全阀。本发明将摩擦副放置于密封腔体内部,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的反馈调节电磁加热的温控系统,从而获得不同介质条件、不同温度和压力的环境,能够测量常温常压、常温高压、高温常压和高温高压等各种工况下的摩擦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07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1091387.1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5/001 , B21D37/08 ,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深宽比金属薄板微细结构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基于辊压—冲压复合成形工艺,通过辊压弯曲成形和冲压变薄拉深成形相结合,实现高深宽比金属薄板微细结构的制备。本发明涉及的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开卷机、送料辊、定位孔冲裁工具、成形辊模具、整平机构和冲压切边组合,其中,成形辊模具用于对金属薄板辊压成形,得到具有初期微细结构的初期微细特征薄板;冲压切边组合包括冲压模具和切边模具,用于对初期微细特征薄板进行冲压成形和切边冲裁,最终获得目标形式的高深宽比金属薄板微细结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加工出具有高深宽比微细结构的金属薄板微细结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6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81780.X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 , H01M4/88 , H01M4/88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柱状晶的燃料电池金属极板多相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多相涂层镀在金属极板上,包括自金属极板上表面依次向外设置的至少一组由金属两相层、金属化合物三相层及抗腐蚀致密单相层构成的涂层单元,通过金属极板基底表面预处理、沉积金属两相层、沉积金属化合物三相层、沉积单相层等步骤制备得到。根据Gibbs吸附方程,界面相中第二种元素可以使界面张力变化,改善薄膜成核时对衬底的润湿性,显著降低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两相金属在生长沉积过程中相互影响,综合地,有利于避免单相涂层容易生成柱状晶的结构,更利于形成致密性等性能更加优异的等轴晶结构,最终延长了燃料电池金属极板在燃料电池工作条件下的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