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单壁或双壁碳纳米管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4130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086543.0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单壁或双壁碳纳米管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管的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将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进一步高温煅烧或水热处理,得到金属在载体上均匀分散的负载型催化剂,煅烧温度范围为800℃~1100℃,时间长度为2h~24h,煅烧环境为惰性气体环境或空气环境。水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70℃~600℃。本发明能够制备得到金属组分在载体上均匀分散的催化剂,进一步制备得到的单壁/双壁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种利用外力破碎液洗纯化细长碳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74250A

    公开(公告)日:2002-10-16

    申请号:CN02117419.9

    申请日:2002-04-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垚 魏飞 吴珺

    Abstract: 一种利用外力破碎液洗纯化细长碳纳米管的方法,涉及一种纯化细长碳纳米管的物理方法及技术。该方法包括:外力破碎、液相分散、沉降、过滤洗涤。利用细长碳纳米管柔韧耐磨、在液相中易絮凝沉降的特点,可高效去除混杂于细长碳纳米管样品中的粗大碳纤维和粗大碳纳米管,同时还可除去纳米碳颗粒、细小无定形碳等易悬浮杂质。该方法对细长碳纳米管无损伤,操作简便,纯化效率高。

    内构件和多级流化床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394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1095519.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构件和多级流化床反应器,该内构件应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腔室内,包括:外侧壁为第一圆锥形结构的壳体以及固定连接结构,其中,壳体的锥端封闭;与锥端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圆锥形结构的底端设置有开口,在腔室内,开口向下;固定连接结构,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壁,并与流化床反应器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圆锥形结构的壳体将腔室划分成上下结构的至少两个反应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构件既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长径比流化床节涌的形成,又可在反应器内建立多级结构抑制返混。

    一种气态碳源的制备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604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95061.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态碳源的制备系统和方法,该气态碳源的制备系统包括:预热装置和反应器,其中,预热装置,用于将外部输送的反应原料预热到设定温度,并将预热后的反应原料输送给所述反应器;其中,反应原料包括:碳原子数为1到5的醇或者碳原子数为5到12的烷烃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反应器,用于接收预热后的所述反应原料,以使预热后的反应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预热后的反应原料转化为包含有低碳烯烃的气态碳源,并输出包含有低碳烯烃的所述气态碳源。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开工简单,无需分离,能够有效地降低了碳材料的制备成本,提高碳材料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性和可控性。

    醇醚类化合物联产烯烃与芳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72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70034.X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垚 魏飞 骞伟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醇醚类化合物联产烯烃与芳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醇或/和醚类化合物为原料,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生成烯烃的化学反应;(2)第一流化床反应器出口混合气分离出目的烯烃产物后;部分副产物进入第二反应器,进行生成混合芳烃的化学反应;(3)第二反应器出口的混合气经分离出混合芳烃及目的烯烃产物,部分副产物循环至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生成混合芳烃的化学反应。本发明包括两个反应器,两个反应器分别在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醇醚制烯烃反应及低碳烃芳构化反应,通过催化剂、反应器形式及操作条件的具体选择,使得醇醚原料高选择性地转化为烯烃和芳烃产品。

    一种低温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4895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10175598.8

    申请日:2007-10-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学工程和冶金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氯代烃低温氯化含钛原料生产四氯化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移动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在氧化性气体的协同作用下,使氯代烃与含钛原料在低于钙镁氯化物熔点的温度条件下发生碳氯化反应,将含钛原料氯化为四氯化钛及其它低沸点的副产物混合气体,经反应器顶部的分离器分离冷凝后获得四氯化钛,并回收氯代烃循环使用。本发明消除了现有沸腾氯化工业技术对含钛原料中钙镁杂质含量的苛刻限制和由钙镁氯化物引起的粘结问题,适用原料广泛、具有设备腐蚀小及能耗低的优点,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四氯化钛,也可用于处理工业副产物中的氯代烃。

    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624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64110.4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化工制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流化床;气体分布器;气液双流喷嘴,催化剂密相区;换热装置和构件系统;催化剂外溢流管或内溢流管;还包括汽化进料系统和液相进料系统以及催化剂在线再生装置等。将各装置连接成完整的进料、反应及催化剂再生反应装置。将催化剂装入流化床;通入少量的氮气或空气;通入氢气进行催化剂还原;通入硝基苯与氢气的混合气,反应,硝基苯或其他硝基苯类杂质经过催化剂密相区后,几乎被完全转化苯胺类物质;催化剂通过再生装置再生返回流化床,保证过程连续运行。本发明操作安全性高,反应器生产强度高,投资少,操作弹性大,温度控制方便,移热方便,催化剂寿命长,过程连续,能耗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