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139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1406794.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采用热管的一体化固体堆芯,该一体化固体堆芯包括堆芯基体结构、热管、燃料芯块、螺旋弹簧和端塞,堆芯基体结构内开有燃料芯块安装孔和热管安装孔,燃料芯块安装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燃料芯块、螺旋弹簧、端塞,热管安装孔内设有热管。本发明的一体化固体堆芯简单,传热导热效率高、固有安全性非常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6035.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垣明 , 黄永忠 , 李权 , 唐昌兵 , 邱玺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路怀玉 , 高士鑫 , 辛勇 , 赵波 , 何晓强 , 张宏亮 , 曾畅 , 刘振海 , 马超 , 齐飞鹏 , 王严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堆芯结构,包括约束容器、包壳和燃料元件,所述燃料元件采用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所述弥散微封装燃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石墨基,基体内弥散燃料颗粒,基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冷却剂孔;所述包壳的轴向两端分别与约束容器的底部和顶部连接,包壳和约束容器连接作为堆芯结构的骨架;包壳内部用于插入热管或流通冷却剂;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容纳在约束容器内,且包壳贯穿一个或几个拼接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冷却剂孔。本发明利于简化堆芯结构,降低装配难度,降低燃料运行温度、提高燃料结构稳定性,且能够同时满足多种反应堆需求的多用途核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1407679.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柴晓明 , 马誉高 , 余红星 , 杨洪润 , 何晓强 , 邓坚 , 苏东川 , 张卓华 , 丁书华 , 冉旭 , 邱志方 , 刘余 , 李松蔚 , 王金雨 , 曾畅 , 张宏亮 , 李文杰
IPC: G21C1/32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方式,包括:反应堆基体111、热管组3、保温层4、电磁泵5、换热器108、回热器110、压缩机111、系统空气入口端113、透平109和系统能量输出端112;所述反应堆基体110内设置有热管组3,所述热管组3上设置有保温层4、电磁泵5和换热器108,所述换热器108上部还设置有换热器出口106和换热器入口107,所述换热器出口106通过透平109与系统能量输出端112连接;所述换热器入口107与回热器110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110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11与系统空气入口端113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3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414582.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06 , G21C13/032 , G21C15/06 , G21C15/14 , G21C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六棱柱包壳的热管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堆芯结构,包括:燃料元件1、热管2、限位基体3、筒体容器4及堆芯上栅板5;其中所述燃料元件1和热管2呈蜂窝型排布设置于筒体容器4内部,所述燃料元件1和热管2的排列组合与筒体容器4内壁之间设有限位基体3,所述堆芯上栅板5设于筒体容器4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1407716.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热辐射散热的核反应堆隔热装置。本发明包括步进式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组、旋转架、隔热屏蔽弧形板、固定架以及辅助紧固件,驱动电机是整个系统结构的执行单元,与传动齿轮组连接,通过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动作,驱动传动齿轮组进行转动,驱动传动齿轮组与旋转架连接,旋转架与隔热屏蔽弧形板连接;固定架安装在反应堆容器的底部。本发明布置在堆芯外围,通过运动机构即可实现反应堆保温隔热和辐射散热,集反应堆隔热和屏蔽功能为一体,有效简化反应堆结构并实现本发明的多用途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0588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413199.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257 , G21C15/253 , G21C15/28 , F01K7/32 , F01K11/02 , F01K13/00 , F01K13/02 , F01K2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为热电转换工质的热管反应堆系统,热管反应堆位于一体化安全壳中心,超临界二氧化碳热电转换系统对称布置在热管反应堆两侧、并与回路压力维持系统连接;启动控制系统、停堆控制系统均与热管反应堆连接,回路压力维持系统、安全壳内温度控制系统均位于在一体化安全壳壳壁上,应急冷却系统位于热管反应堆和一体化安全壳形成的环腔内部;乏气冷却系统、非能动余热排系统分别一体化安全壳底部、顶部壳壁上,并均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热电转换系统连接。本发明的系统显著降低了二回路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噪声小、发电效率高、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方便固有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45955.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娄聚伟 , 易经纬 , 柴晓明 , 李磊 , 曾畅 , 方华伟 , 王昌朔 , 李洋 , 张晓玉 , 严思伟 , 梁铁波 , 廖先伟 , 黄捷 , 吴舸 , 颉利东 , 何迅 , 王艺 , 叶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移动式核电源的紧凑式开式空气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压气机、透平、备用压气机、启发一体电机、备用电机和蓄电池;启发一体电机、压气机和透平依次同轴连接;启发一体电机和备用电机均由蓄电池供电;启发一体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时,通过压气机和透平带走核反应堆换热器热量,进行透平排气;启发一体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对外供电或为蓄电池进行充电;启发一体电机停止运行,备用电机运行时,备用电机带动备用压气机直接带走核反应堆换热器中停堆后热量,通过核反应堆换热器的排气口进行排气。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移动式核电源的紧凑式开式空气布雷顿循环系统,采用开式循环系统设置可有效避免工质泄漏影响循环系统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06951.3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组件共振模拟的子群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共振能群,统一为合并能群;获取合并能群的等效宏观截面和源项信息;构建中子输运方程;子群吸收截面对应的子群通量;获取合并能群的子群逃脱截面;获取各个共振能群对应的子群逃脱截面,并获取各个共振能群对应的等效微观本底截面;获取等效吸收截面和等效生成截面;进行反应堆组件共振模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组件共振模拟的子群优化系统。本发明一种用于反应堆组件共振模拟的子群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引入等效逃脱截面的概念,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对整个共振能区统一求解子群通量,减少了特征线方法计算时间,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5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3201.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2 , G21C5/02 , G21C5/06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反应堆固态堆芯结构,包括设置有安装通孔的堆芯本体,以及插入且贯穿安装通孔的柱体,柱体外壁面周向设置有外螺纹,安装通孔内壁面周向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将柱体可拆卸的固定于安装通孔内,柱体为燃料棒或热管,柱体外壁面与安装通孔内壁面之间填充有石墨烯粉。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连接结构,传热导热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小型热管反应堆固态堆芯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82799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49878.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铍慢化金属冷却反应堆小型化设计方法及反应堆,所述反应堆的堆芯由标准燃料组件、混合燃料组件、异形氧化铍组件构成,所述混合燃料组件和异形铍组件布置在堆芯最外圈,构成堆芯内反射层,所述标准燃料组件布置在堆芯内部,构成堆芯高功率密度区;所述标准燃料组件和混合燃料组件的燃料元件芯块为环形燃料芯块和氧化铍陶瓷小芯块构成的复合芯块,所述混合燃料组件和氧化铍组件的氧化铍棒元件芯块为氧化铍陶瓷大芯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液态金属冷却小型反应堆设计中面临的燃料富集度高、临界质量大、堆芯几何尺寸无法有效减小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