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29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70515.0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CO2乳液在渗流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布的装置,包括填砂岩心模型;填砂岩心模型的进口端连接有相并联的乳液发生器和原油活塞式中间容器,乳液发生器的进口端连接有相并联的CO2气体活塞式中间容器和表面活性剂活塞式中间容器;填砂岩心模型的出口端通过回压阀连接有相并联的气源瓶和盛液瓶,填砂岩心模型顶面上均布有若干等间距的取样口,取样口与填砂岩心模型内的岩心相连通,每个取样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各自连接有取样器。在模型不同部位取样,将水相和CO2相分离,CO2相样品溶解在水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的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85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4844.6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 C09K8/584 , C09K2208/10 ,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流体开采致密油油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致密油油藏中注入纳米流体段塞,然后通过注入井向油藏内注水并进行开采,注水速度要小于1.4m/d。本发明方法中,纳米流体段塞可以将油湿致密油储层反正为水湿储层,后续注入的水可以在毛管力的作用下渗析进入基质内,从而动用基质内剩余油;低速注水可以避免注入水沿裂缝快速窜流导致的暴性水淹;注水可以补充致密油藏一次采油后的地层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44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47382.4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测量二氧化碳驱油过程滞留率的装置,包括地层条件模拟系统、岩心饱和流体系统、二氧化碳注入系统和二氧化碳计量系统。本发明还提供的测量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二氧化碳滞留率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二氧化碳阶段滞留率及最终滞留率的测量。该方法采用三维岩心作为岩心样品,大小可调,可以根据相似原理设计模拟出二氧化碳在油藏中的实际滞留过程。二氧化碳的注入速度、模拟地层温度、模拟地层压力和岩心样品饱和的流体特征可调,具有普适性。测量过程方便、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841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223060.0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用添加纳米颗粒的复合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泡沫体系质量份组分如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0.5份,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1~1.5份,反离子盐0.03~2.3份,水100份。将以上组分按配比混合,用磁力搅拌器搅拌、静置。用Waring Blender法快速搅拌形成稳定性好的泡沫。利用该复合泡沫体系产生的泡沫,比普通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半衰期长,但是又比加入稳泡剂产生泡沫的起泡体积大。本发明具有配方与制备工艺简单,耐盐和耐温性好,能适应地下复杂的油藏条件,不会对地层产生污染,并且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道,提高波及效率,在油田开发应用中,尤其是泡沫驱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99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15258.4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开采领域的液态起泡剂注入方法。由以下方法实现:(1)在油管的管鞋处安装封隔器,使油套环空与井底相封隔;(2)在封隔器上部安装一个短接,短接侧面有起泡剂通道将油套环空和短接下部连通,短接下部连接毛细管,并一直连通到井底中下部的积液中;(3)从井口油套环空闸门处向油套环空投入起泡剂,起泡剂在封隔器上部的油套环空处存留聚集,通过短接的起泡剂通道及下部的毛细管进入井底的积液中;(4)天然气与起泡剂溶液混合,经短接中心的扭转式多孔板,再进入上部油管,最后排出。有益效果是:提高起泡剂的利用率以及其与井底积液的混合程度,提高发泡效率,同时减少毛细管使用量,缩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91800.1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缝洞油藏稠油降黏泡沫体系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降黏泡沫体系由高盐环境下的发泡基液和气相构成,发泡基液的质量浓度为0.5%,发泡基液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按(1‑4):(4‑1)的质量比组成,其中具体的组分比例需根据油田现场原油黏度确定,余量为(18×104‑22×104)mg/L的矿化水。本发明的降黏泡沫体系具有较强的发泡性能和降黏性能,在150℃下老化7天后,发泡倍数为5.3‑5.8,析液半衰期为11min‑13min,对稠油的降黏率为97.5%‑99%,能够实现高温、高盐条件下稳定发泡和高效降黏,确保缝洞油藏稠油/超稠油的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5047.7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混相驱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降低CO2混相压力的酯类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酯类气溶性表面活性剂由聚甘油脂肪酸酯和乙酸酐制得,酯类气溶性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碳原子数为8‑18的不饱和烃链,n为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聚合度,n为2‑22中的任意一个整数,酯类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具有0.5wt%‑1.5wt%的溶解度。本发明提供的酯类气溶性表面活性剂使用时无需添加其他助剂,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亲二氧化碳基团的数量和亲油不饱和烃链长度,针对不同的原油均实现良好的降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89394.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缝洞油藏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缝洞油藏高温高压多介质井组驱替物理模型及其应用,物理模型中包括依次连通的柱塞泵、中间介质容器、阀门、岩心夹持器和采集装置,岩心夹持器中放置有刻蚀岩样,刻蚀岩样由两个半圆柱型的半岩样组成,半岩样拼合组成刻蚀岩样时,刻蚀部和半岩样之间的缝隙共同组成模拟缝洞;半岩样上还开有注采井槽和底水管槽,注采井槽模拟缝洞连通;岩心夹持器上设有围压泵和超声探测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物理模型中,配合使用超声探测装置对刻蚀岩样中流体的运移分布情况,无需在岩心夹持器上设置可视窗口等透明部件,有效控制了物理模型整体的制造成本,便于实验的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3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425127.8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耐高温高盐的强化泡沫堵剂及其油藏注入方法。该耐高温高盐的强化泡沫堵剂,主剂为木质素,交联剂为乌洛托品,起泡剂为HZ‑1型,强化剂为分子量在8~20万的甲基纤维素。所述强化泡沫堵剂能够改善地层的非均质性,提高波及系数以及洗油效率,从而能够提高驱油效果和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91895.3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包括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海藻酸钠、纳米纤维、颗粒型堵水剂;所述海藻酸钠为泡沫体系提供了触变性:当接触地层水前,所述泡沫体系具有低粘度,易注入地下;当接触地层水时,所述泡沫体系与其中的Ca2+、Mg2+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海藻酸盐凝胶,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桥梁”,将后续注入的泡沫与水层隔开。本发明提供的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有效提高了泡沫波及系数,优化开采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