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3300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1308.1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D01F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基沥青烯类物质制备可纺性中间相及碳纤维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以煤直接液化残渣基沥青烯类物质为原料,首先将沥青烯类物质研磨,然后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管式炉或高压反应釜内,在200-500℃,0.1-10MPa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可纺中间相,所得中间相再经过熔融纺丝、预氧化及碳化处理后制备得到碳纤维。该制备方法简单、设备常规、原料低廉、产品质量好、环境友好,是一种高值化利用煤炭资源的方法。所制备的碳纤维可望用于高性能航天材料、高效吸附剂、分离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4601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50898.X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11/167 , C07C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Abstract: 本发明中丁二烯生产方法属于烯烃生产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存在的塔釜温度高、丁二烯易聚合堵塞塔板、溶剂损失严重等不经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复合溶剂生产丁二烯的新工艺。本发明采用萃取精馏、普通精馏等技术手段,以离子液体与乙腈、水形成的复合萃取剂,实现C4馏分中丁二烯与其他烃类物质的分离。与现有乙腈工艺相比,本发明可显著降低工艺能耗、减少丁二烯聚合、降低乙腈用量,同时可以提高丁二烯收率和纯度;还提出了工业应用中离子液体的回收方案,可实现离子液体高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8107.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D01F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渗析回收三聚氰胺纺丝凝固浴中离子液体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先将三聚氰胺纺丝凝固浴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进行电渗析处理,得到浓室回收液、淡室回收液;将浓室回收液进行减压蒸馏,即得离子液体。本发明利用电渗析的工作原理,在电场作用下使三聚氰胺纺丝凝固浴中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通过阴阳膜富集到电渗析浓室中,同时拦截三聚氰胺纺丝凝固浴中的有机杂质,达到去除三聚氰胺纺丝凝固浴中的有机杂质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能耗低、设备简单、易操作,在处理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无相变、无污染且分离效率高,离子液体的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纯度可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1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89827.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纳米力学快速筛选可溶解纤维素离子液体的方法,属于溶解纤维素的溶剂体系筛选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修饰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及基底,可直接且定量地测试出纤维素在不同离子液体或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的复配体系中的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于90nN的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纤维素溶解能力。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多种离子液体,应用范围广,筛选过程方便快捷,所需溶剂量少,测试条件温和,为快速高效的选择可溶解纤维素的离子液体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404871.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中间相沥青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加氢尾油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及其方法。将加氢尾油在高压釜中预聚合,减压蒸馏脱除轻组分油得到预缩聚沥青;在预缩聚沥青中加入共炭化沥青进行高温高压热聚合,得到中间相沥青。加氢尾油预缩聚后与沥青共炭化,有利于氢转移,能有效调控中间相沥青分子组成和有序结构,增大碳收率。本发明方法中加氢尾油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中间相沥青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制得的中间相沥青软化点260 300℃,中间相含量>95%,具~有大广域流线型光学织构,且能作为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前驱体应用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制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739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706639.2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液体循环再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脱除离子液体水溶液中Fe3+的改性木材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木材基吸附剂上的羟基通过与草酸、柠檬酸或酒石酸发生酯化反应,使其表面与微通道中成功接枝Fe3+的吸附位点——羧基,从而利用羧基与Fe3+的络合作用达到选择性脱除离子液体水溶液中3+ 3+Fe 的目的,对离子液体水溶液中Fe 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5.1%,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率不超过4%。本发明成功实现离子液体与Fe3+的有效分离,达到离子液体循环再生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纺丝领域的经济效益,为高效选择性脱除离子液体水溶(56)对比文件Lin-xin Zhong et al..Adsorption ofHeavy Metals by a Porous Bioadsorbent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Reconstructed in an Ionic Liquid《.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2,第60卷第5621-5628页.唐红果等.离子液体回收方法的研究进展.《河南化工》.2016,(第5期),第18-2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38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389944.7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58 , C07D213/20 , C07C209/84 , C07C211/27 , C07F9/54 , C07B6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液体回收处理领域,涉及离子液体水溶液中杂质去除,具体涉及一种有效去除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微量杂质金属离子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待纯化离子液体水溶液首先调节pH至9~11,过滤去除Fe、Zn或Cu金属离子;随后,将过滤得到的滤液1引入填有自制吸附剂的吸附塔中,去除K、Ca或Mg金属离子;最后,将吸附后得到的滤液2经纳滤,在压力驱动下通过离子价态、水合离子半径、迁移速率等差异去除Na金属离子;纳滤后的纯化离子液体水溶液经减压蒸馏得到可重复利用的离子液体。本发明可有效实现杂质金属离子的去除和离子液体的纯化,工艺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三废产生,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离子液体纯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58990.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F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游离CaO冶金渣湿法碳化制备高附加值碳酸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富含游离CaO的冶金渣经粉磨筛分后加入浸取液中进行游离组分的选择性浸出,分离后得到富钙水溶液;(2)富钙水溶液经简单杂质分离后从鼓泡反应器顶端通入,CO2经底端气体分布器鼓泡进入反应器中心,进行沉钙反应;(3)固液分离后得到碳酸钙产品,分离后的溶液进入步骤(1)回用。该处理过程在分离富含游离CaO的冶金渣中不安定活性组分的同时,制备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碳酸钙产品,而且处理后的尾渣可直接用作生产低碳水泥的原料,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冶金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92695.6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采用复合凝固浴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溶胀、溶解纤维素,经脱泡制备离子液体‑纤维素纺丝液以单一溶剂或多种溶剂混合溶液为凝固浴,通过调控凝固浴的组成和温度获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较好,工艺过程简单,离子液体可回收,无三废产生,再生纤维素纤维断裂强度为2.00~2.40cN/dtex,断裂伸长率可达7.00%~10.00%。
-
公开(公告)号:CN115957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75105.7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负载型离子液体高选择性吸附分离极低浓度CO2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所述的多孔负载型离子液体是以具有微‑介孔或介孔结构的固体材料为载体,通过氨基酸类功能离子液体负载改性的吸附剂,不仅原料丰富易得,合成过程简单,便于规模化制备,而且离子液体中氨基基团和氧负基团与CO2分子间的多位点作用与微‑介孔或介孔效应,可协同强化极低浓度CO2捕集或脱除。同时,采用加热或减压方式可将CO2完全解吸,再生后负载型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且吸附性能保持稳定。该方法具有吸附剂合成简单、极低浓度下CO2容量和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在CO2捕集和净化分离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