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91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05368.0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B5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制冷片冷却的多层滤网焦油收集装置以及系统,可以实现对焦油产物的有效收集。焦油收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导温片,包含:导温横板,和分别从导温横板的四个边部向上延伸的四个导温立臂;滤网部,贴合在导温横板上,包含多层导温滤网,越远离来流方向的导温滤网孔径越小;连接管,为透明石英管,压设在滤网部上;支撑罩,包含:顶板,和从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围绕滤网部和导温片的四个侧壁,每个侧壁上都设有与导温立臂相对应、并让导温立臂向外伸出的伸出口;四个制冷片,分别压接在四个导温立臂的外表面上;四个水冷头,分别与四个制冷片的热面相接触,对制冷片进行散热;以及温控组件,与四个制冷片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3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320916.3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热快速升温的磁悬浮热天平,包括密闭容器、反应池、磁悬浮装置、激光位移监测组件、光热升温组件和光热升温组件位移装置;所述密闭容器的上端设置有气体进口,下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气流稳定装置和红外测温组件,侧壁设置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位移监测窗口和加热光束窗口;所述光热升温组件设置在光热升温组件位移装置上,可通过后者进行位移;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悬浮浮子和磁悬浮定子;所述磁悬浮浮子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反应池的支撑架。本发明通过测量磁悬浮浮子位移量,再转换为物料质量变化,减小了系统误差,控温条件下物料质量变化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401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321312.0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热快速升温的高压反应池,包括反应池座,反应池座顶部连有反应池盖,反应池盖上开有光源投射窗口,反应池座与反应池盖之间围成反应腔,反应池座周向设有进气腔,反应池座中还设有出气腔,反应腔内固定有样品池,进气腔上对称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连有进气流量控制机构,进气腔与反应腔间对称连有进气通道,样品池底部连有出气缓冲机构,出气缓冲机构位于出气腔中,且出气缓冲机构上连有出气压力控制机构;反应腔内设有温度检测机构和压力检测机构;进气腔中设有进气稳流机构。本发明的基于光热快速升温的高压反应池,满足了光热快速升温方式下的高压气氛反应实验要求,填补了光热高压反应器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88552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17914.3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J3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催化剂改性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顶部连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顶部连有腔盖;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上设有一级主进气口和用于输送冷却气和平衡气的二级进气口;所述反应腔包括顶端的反应腔顶部、中部的反应腔喉部及底端的反应腔底部,所述反应腔横断面从顶端和底端向中部逐渐缩小,所述反应腔喉部设有催化剂进料口,所述反应腔顶部连有测温机构;所述腔盖上设有出气口和改性催化剂出料口。该装置不易堵塞、能够实现催化剂的连续进料、长时间连续处理,并且能对处理温度及气流流速进行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75865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86932.2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段式共同生产煤基石墨及碳纳米管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石墨化模块和碳纳米管生成模块,石墨化模块包括石墨化反应器,石墨化反应器的顶壁上设有挥发分出口、底壁上设有载流气进口;碳纳米管生成模块包括重整反应器,重整反应器的顶壁上设有废气出口、底壁上设有挥发分进口及水蒸气进口;石墨化反应及重整反应器内分别设有上、下筛板,且两反应器的侧壁上均设有进出料口;挥发分出口与挥发分进口通过中间管道连通。有益效果为,针对现有技术中煤高温石墨化能耗高及未能有效利用石墨化过程中挥发分的不足,通过将催化石墨化及催化重整制备碳纳米管的反应有效结合,实现了煤资源梯级利用的同时,得到高附价值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75900.5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B53/00 , C10B53/02 , C10B53/07 , C02F9/10 , C02F1/28 , B01J20/20 , B01J20/32 , B01J23/755 , C01B3/16 , C01B3/32 , C02F103/16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 Y02E50/32 , Y02P20/143 , Y02P20/52 , C10B53/00 , B01J20/20 , B01J20/3204 , B01J23/755 , C01B3/16 , C01B3/326 , C02F1/048 , C02F1/283 , C02F1/66 , C02F9/00 , C02F2101/20 , C02F2103/16 , C10B53/02 , C10B5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与镀镍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固体废弃物经热解过程转变为焦炭和热解气体,焦炭经表面改性处理得炭基吸附材料;S2.将镀镍废水预处理至合适浓度,投入适量炭基吸附材料,调节pH至碱性,充分吸附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物质经煅烧和还原处理得镍基催化剂;S3.取镍基催化剂适量置于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汽和S1得到的热解气体,一定温度下发生水蒸汽重整反应及水气转换反应得富氢气体。有益效果为,将固体废弃物热处理制氢和镀镍废水吸附处理两者耦合起来综合处理,降低了镍基催化剂和吸附材料两种原料的成本,具有以废制废的特点,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和镀镍废水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66059.6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管表面处理方法及加热管与炊具,所述加热管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加热管基材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步骤2:将造孔剂和过渡金属混合喷涂至所述加热管基材的表面,以在所述加热管基材表面形成涂层;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加热管基材进行煅烧,煅烧完成后在所述加热管基材的表面形成多孔粗糙的过渡金属涂层。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管的表面附着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通过将催化剂直接附着在加热管基材的表面,这样较现有技术在炊具内独立设置催化装置而言,更节约空间,另外在烹制食物时,加热管在加热的同时还对催化剂进行加热,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无需额外再供热,从而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84010.6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04 ,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池及原位漫反射红外检测器,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两个电极和两个绝缘垫块,反应池本体的下端中部设有出气口,两个电极与两个绝缘垫块一一对应,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绝缘垫块绝缘安装在反应池本体内,两个电极上端的水平高度均低于反应池本体上端的水平高度,两个电极分别为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两个电极用以共同托起催化剂层。如此可通过两个电极对催化剂层施加电场,从而可使得催化剂层在反应池内进行热‑电耦合催化反应,而当催化剂层为粉末状时,为了避免催化剂掉落至反应池内底部,故需在反应池内设置筛板来将催化剂层托起,而筛板上的筛孔可供气态产物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4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918156.3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L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引火煤,包括内核和包裹在内核外的外壳;所述内核按内核总重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烟煤10~20%,锯木末20~30%、硝酸钠35~50%、氧化钙0~5%、粘结剂5~10%;所述外壳按外壳总重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烟煤25~30%,锯木末30~35%、硝酸钠20~25%、氯化钠0~5%、氧化钙0~5%,粘结剂5~10%。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双层引火煤的制备方法,包括混料、模压成型和干燥固化。本发明采用内外双层结构,具有引火速度快,引火效果好,燃尽率高,安全无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33785.6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失重自动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坩埚,包括坩埚盖和坩埚座,坩埚盖的盖体两侧向外凸出两个限位凸起;坩埚座内部用于盛放待测样品,上部设有至少两个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类G型滑槽;坩埚连接件,包括:与坩锅盖可拆卸相连的连接座,与该连接座相连的中空的杆套,开设在杆套上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下侧的上、下接触开关;伸缩驱动件,包括:伸入杆套中的连杆,弹性件,驱动端与连杆前端相连、通过驱动端的伸缩运动驱动连杆进行上下移动的电动伸缩杆;转动件,与伸缩驱动件相连;以及侧面压力传感器,与连杆相连且伸入安装孔中处于上、下接触开关之间,左右两侧用于监测压力值,上下两侧分别与上、下接触开关对应配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