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皮肤刺激性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5427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406817.8

    申请日:2016-06-12

    Abstract: 外用药物制剂和化妆品均需进行皮肤刺激性检查,传统方法采用活体动物涂抹受试产品后的皮肤反应来判断皮肤刺激性的程度,存在成本较高、试验周期长、个体差异大、动物伦理学问题等不足之处。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皮肤刺激性的装置:在脂质体中包封指示剂制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并结合到膜嵌套装置中。使用时,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表面涂抹受试品后,由接受室的接受液中指示剂颜色判断皮肤刺激性强弱。此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控性和重现性高,且实验证实其测试结果与动物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能够替代动物实验,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为外用药物制剂和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种评价皮肤刺激性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5427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06817.8

    申请日:2016-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8 G01N1/28 G01N1/42

    Abstract: 外用药物制剂和化妆品均需进行皮肤刺激性检查,传统方法采用活体动物涂抹受试产品后的皮肤反应来判断皮肤刺激性的程度,存在成本较高、试验周期长、个体差异大、动物伦理学问题等不足之处。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皮肤刺激性的装置:在脂质体中包封指示剂制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并结合到膜嵌套装置中。使用时,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表面涂抹受试品后,由接受室的接受液中指示剂颜色判断皮肤刺激性强弱。此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控性和重现性高,且实验证实其测试结果与动物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能够替代动物实验,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为外用药物制剂和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快速测定中药知母口服给药后活性成分药代动力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674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801316.5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测定中药知母口服给药后活性成分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具体采用微透析取样联合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模型动物口服知母提取物后活性成分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的药代动力学。实验采用反透析法,灌流液枸橼酸葡萄糖溶液以1.0μl?min-1流速灌流探针,收集样品;色谱检测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本发明在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稳定性、提取回收率及基质效应等方面均符合《中国药典》、《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同时实现了微创手术后大鼠活体连续取样,所得样品避免蛋白质及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干扰,直接采用精密仪器进样分析,提高回收率,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微量活性物质的分析。

    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0084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18671.3

    申请日:2015-11-23

    Abstract: 离体动物皮肤被广泛应用于外用制剂的体外透皮实验,但动物皮肤因种属、个体、部位、年龄、性别等因素导致差异,实验可控性和重现性不佳,且存在一定伦理学问题;而市售人工皮肤膜与真实皮肤的拟合度较低,导致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其基于脂质体技术模拟皮肤角质层的组成和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脂质体制备、多孔膜与嵌套底部密封、脂质体与多孔膜结合、冻融循环等步骤。实验证实用本发明提供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透过不同极性药物成分,其透过行为与真实皮肤类似,且模拟程度优于市售人工皮肤膜,表明其能替代真实皮肤用于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为外用制剂、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种经皮给药具有镇痛抗炎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08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79997.0

    申请日:2015-07-01

    Abstract: 现有技术中中药挥发油丁香油对布洛芬无透皮促渗效果,吴茱萸油、防风油有透皮促渗效果但本身不具显著镇痛抗炎活性,故目前外用制剂仍用氮酮类作为布洛芬的透皮促渗剂。由此,本发明提供经皮给药具有镇痛抗炎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川芎油1~80份、布洛芬1~10份(重量)制成。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外用制剂,优选为凝胶剂、乳膏剂,最优选为凝胶剂。最后提供上述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经实验研究首次发现川芎油对布洛芬具有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并且基于川芎油自身的镇痛抗炎活性和透皮吸收效果,能够与布洛芬发挥镇痛抗炎的协同作用,这是常用促渗剂所不具备的;同时川芎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常用促渗剂氮酮。

    一种黄芪药材干燥加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6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0652.0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硫磺熏蒸中药材不仅影响药材本身品质还会引入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黄芪药材微波-红外联用干燥的加工方法,其步骤是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捋直、微波干燥、放冷、红外干燥、放冷、整理、捆扎、分装。用该法加工出的黄芪药材可以达到较快干燥药材的目的,和传统方法相比,在不降低药材主要成分的基础上使其含水量快速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限度;且和硫磺熏蒸法相比,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引入;同时在提高小鼠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在贮存过程中不易发生霉变虫蛀等现象,确保黄芪药材质量稳定,整理、分装使黄芪加工更加规范化,提高了黄芪药材的质量可控性。

    能促进经皮吸收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84654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130344.5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普萘洛尔经皮吸收的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磷脂材料——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磷脂,作为复合磷脂材料,由此磷脂材料制备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与现有技术中只采用单一磷脂材料的传递体相比,包封率得到显著提高,泄漏降低,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提高,经皮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也显著提高。由本发明提供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尤其适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以实现普萘洛尔透皮给药并直接作用在血管瘤患处,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改善患儿用药的顺应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此种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的制备方法。

    能促进经皮吸收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84654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130344.5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普萘洛尔经皮吸收的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磷脂材料——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磷脂,作为复合磷脂材料,由此磷脂材料制备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与现有技术中只采用单一磷脂材料的传递体相比,包封率得到显著提高,泄漏降低,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提高,经皮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也显著提高。由本发明提供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尤其适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以实现普萘洛尔透皮给药并直接作用在血管瘤患处,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改善患儿用药的顺应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此种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的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