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9922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88034.X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168 , G06T2207/301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Snake模型的云拓扑变换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粒子系统模拟生成云的序列图像,提取第一帧云图的初始轮廓,并使用Snake模型对该轮廓进行Snake变形,获取云图的目标轮廓,用前一帧云图的目标轮廓来初始化下一帧云图的轮廓;使用Snake模型对初始轮廓曲线进行Snake变形,使其收敛到图像中云团的目标轮廓位置;通过判断Snake轮廓曲线是否发生了分裂或者合并拓扑变换,来实现云的拓扑变换检测。本发明方法引入球体来模拟云的轮廓,通过改变球体的个数,可以实现不同形状的云的三维可视化。同时结合粒子系统,通过系统中每个粒子的运动来模拟云的动态效果;对预测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29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56979.7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点阵的雷达探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探测的矩形地理范围;(2)在矩形地理范围内,根据分辨率要求按照行列间距规则排列坐标点,形成地理空间点阵;(3)获取地理空间点阵中的每一个点相对于雷达位置的方位角以及球面距离;(4)结算与当前点对应的雷达探测数据,以获得该点的数值;(5)将点阵中每一个坐标点上的数值以二维矩阵的存储结构进行组织,再将数据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存入数据库中;(6)创建数据读取服务接口,调取存储入库的雷达产品数据。其有益效果:不仅为雷达探测数据的处理与存储、共享等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雷达探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296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151482.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按照二维坐标值快速在大量二维点数据中完成其对应点对象的查询与匹配问题,提供一种批量二维点数据中坐标快速匹配的方法,本方法首先对所有的二维点数据进行复合结构组织:首先计算大量二维点集所在的包络矩形,继而按照固定的长、宽将其分解为规整排列的小矩形格网,继而将所有的二维点数据按照其空间坐标位置分别分配到这些小矩形格网中。在此基础上,设定根据二维坐标值进行点数据对象排序的规则,基于这种规则再对分配到每一个格网中的二维点集数据对象采用二叉树结构进行组织。在上述结构建立成功的基础上,即可实现二维坐标点的快速查询匹配,整个匹配检索过程可以做到基本与数据量无关。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29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6979.7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点阵的雷达探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探测的矩形地理范围;(2)在矩形地理范围内,根据分辨率要求按照行列间距规则排列坐标点,形成地理空间点阵;(3)获取地理空间点阵中的每一个点相对于雷达位置的方位角以及球面距离;(4)结算与当前点对应的雷达探测数据,以获得该点的数值;(5)将点阵中每一个坐标点上的数值以二维矩阵的存储结构进行组织,再将数据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存入数据库中;(6)创建数据读取服务接口,调取存储入库的雷达产品数据。其有益效果:不仅为雷达探测数据的处理与存储、共享等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雷达探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15061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7312.8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史前聚落遗址分布特征的挖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获取;b、利用空间分析及统计方法,获取史前聚落遗址的环境倾向性、集聚性特征、遗址中心点、热点,初步获取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c、运用逻辑回归法和证据权重法,定量分析史前聚落遗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建立史前聚落遗址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与解释。从而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地利用已发掘的大量考古资料,并为未来提高考古发掘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29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51482.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按照二维坐标值快速在大量二维点数据中完成其对应点对象的查询与匹配问题,提供一种批量二维点数据中坐标快速匹配的方法,本方法首先对所有的二维点数据进行复合结构组织:首先计算大量二维点集所在的包络矩形,继而按照固定的长、宽将其分解为规整排列的小矩形格网,继而将所有的二维点数据按照其空间坐标位置分别分配到这些小矩形格网中。在此基础上,设定根据二维坐标值进行点数据对象排序的规则,基于这种规则再对分配到每一个格网中的二维点集数据对象采用二叉树结构进行组织。在上述结构建立成功的基础上,即可实现二维坐标点的快速查询匹配,整个匹配检索过程可以做到基本与数据量无关。
-
公开(公告)号:CN102646272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42226.9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方差和加权相结合的小波气象卫星云图融合方法。其步骤为:(1)对读入的气象卫星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进行配准,重采样为大小一致的图像;(2)对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进行小波多层分解,得到不同分解水平上各自的低频近似子图像和高频细节子图像;(3)对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分别进行融合;(4)对融合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云图。其有益效果为:融合图像在融合了可见光云图的纹理和细节信息的同时,更好地保持了原红外图像的红外信息,云层特性更为分明,将在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警业务等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发挥比原始云图更突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272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10250124.7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层网数据集成的数据源选择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基于查询接口语义特征并结合本体库,选择与用户查询相关度较大的深层网数据源;接着通过数据源的质量评估模型对数据源的质量进行评估,最后根据质量评估情况质量较高的数据源,最终得到与客户查询相关度大且质量较高的数据源集。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深层网页查询的准确度,同时降低信息冗余,提高查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53277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3796.2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分类和关联分析的漏洞数据挖掘方法,将公告中HTML格式的最新漏洞信息自动转换成规整的漏洞记录数据库中,并且建立漏洞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DB)接口对数据库中的漏洞记录信息进行事务操作;根据漏洞数据库中的记录信息,提取漏洞特征向量;利用已提取的多维特征向量,并采用K-邻接矩阵文本分类算法将漏洞文档模型进行自动分类,对每一类的漏洞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把分类模型按各个指标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或解释,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利用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各组漏洞分类提取关键字,形成频繁项集,进而运用挖掘算法产生关键词间的关联规则;最后找出漏洞数据之间隐含的关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871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2667.X
申请日:2010-05-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数值集合预报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本发明使用数值集合预报技术与均生函数逐步回归模型相整合的方式,并结合了经验模态分解(EMD)这种处理数据序列的新方法,首先将非平稳的气候数据序列分解成平稳的、多尺度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IMF),再对每一个IMF使用集合预报与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不同的预报模型,最后线性拟合成预报结果。使用本发明的系统进行短期气候预测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数据需要截取指定的序列长度和预报长度,并且针对性的选取集合预报过程中的预报模型参数。本发明相对于直接预测和单一预测方法,对于气候的变化趋势以及突发性气候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