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超疏水自清洁耐腐蚀表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081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480017.1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超疏水自清洁耐腐蚀表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目的是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自清洁和疏水性能,以实现耐腐蚀功能。该方法首先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丙酮处理预磨的镁合金基底。然后对镁合金基底上依次进行碱洗,酸洗,活化处理。再将基底浸泡在化学镀镍溶液中,使基底表面预镀出一层镀镍层。随后将基底放置在电化学镀镍装置中,进行电化学镀镍处理,使基底表面通过这几步处理在表面上形成微纳米尺度的双层分级结构。最后,电镀镍完成后,将处理后的基底放入到硬脂酸乙醇溶液中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形成了类蜡质晶体性质的低表面能薄膜,并具有类荷叶表面双层微纳米结构,呈现典型荷叶效应的超疏水自清洁性。

    一种铜基底上超疏水仿生表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68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8379.1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铜基底上超疏水仿生表面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高铜表面的疏水性能。该方法首先以无水乙醇清洗铜基底为前处理工艺。再将试样浸入电镀液中进行电沉积,使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发生改变,同时表面含有不同于基体的化学元素物质,并且在铜表面形成微纳米尺度双层分级结构。反应完成后,表面形成低表面能薄膜,使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的铜基板表面具有超疏水特性,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分别具有“花瓣效应”的粘附性,以及“荷叶效应”的自洁性。

    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低模量生物医用钛合金一体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883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73696.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低模量生物医用钛合金一体化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向Nb、Sn、Ta和/或Hf颗粒中掺入海绵钛或海绵锆颗粒,混合均匀后置入熔池中进行真空熔炼;熔炼均匀后向熔池吹入氢气‑氩气混合气并炉冷,得到(Ti/Zr‑Nb/Sn/Ta/Hf)Hx氢化预合金块体;S2:将含氢合金块体机械破碎成(Ti/Zr‑Nb/Sn/Ta/Hf)Hx氢化预合金粉并筛粉;S3:将氢化预合金粉与TiH2粉和ZrH2混粉均匀,压制成预制坯;S4:将预制坯放入模具型腔中,并向粉坯周围填入造孔剂混合粉体,并进行二次压制得到复合粉坯;S5:将复合粉坯进行真空烧结。该制备方法可使合金的组织成分均匀性、晶粒尺寸控制、致密性以及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一种基于柔性光波导的分布式触觉传感器及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2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20179.3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光波导的分布式触觉传感器及感知方法。本申请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柔性光波导的分布式触觉传感器。所述基于柔性光波导的分布式触觉感知方法包括参考光波导内芯,包含有染色楔形部分的传感光波导内芯和光波导包层,根据参考光波导的光损耗及包含染色楔形部分光波导的光损耗实现触觉接触位置和接触力的同时测量。所述触觉传感器由第一光波导内芯、第二光波导内芯以及包层构成,包层包裹所述第一光波导内芯和所述第二光波导内芯,所述第一波导内芯和所述第二波导内芯均宽度均匀,且在所述包层内平行且隔离排列,第二光波导内芯中至少存在一个有色楔形部分。

    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低模量生物医用钛合金一体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883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73696.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低模量生物医用钛合金一体化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向Nb、Sn、Ta和/或Hf颗粒中掺入海绵钛或海绵锆颗粒,混合均匀后置入熔池中进行真空熔炼;熔炼均匀后向熔池吹入氢气‑氩气混合气并炉冷,得到(Ti/Zr‑Nb/Sn/Ta/Hf)Hx氢化预合金块体;S2:将含氢合金块体机械破碎成(Ti/Zr‑Nb/Sn/Ta/Hf)Hx氢化预合金粉并筛粉;S3:将氢化预合金粉与TiH2粉和ZrH2混粉均匀,压制成预制坯;S4:将预制坯放入模具型腔中,并向粉坯周围填入造孔剂混合粉体,并进行二次压制得到复合粉坯;S5:将复合粉坯进行真空烧结。该制备方法可使合金的组织成分均匀性、晶粒尺寸控制、致密性以及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一种用于挤出3D打印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料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71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130158.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挤出3D打印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料浆及其制备方法,以纤维、金属粉末、粘结剂和分散剂为原材料,并按以下质量百分比制成:纤维4‑15wt.%、金属粉末45‑55wt.%、粘结剂2‑4wt.%、分散剂30‑40wt.%,其中所述粘结剂为聚乳酸,所述分散剂为二氯甲烷。本发明在无加热状态下挤出,维持纤维在金属基体中的排布方式,提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粘结剂去除后,长度为150‑300μm的纤维80%左右呈现出良好的定向效果,其排布方向与打印方向的夹角保持在10°以内,维持了碳纤维在金属基体中精确的定向排布,这将更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高性能石墨烯海洋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16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534509.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石墨烯海洋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防腐涂层,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磷酸盐、片层矿物质、石墨烯、纳米颗粒和氧化铁为防腐蚀填料,并添加助剂和稀释剂制得;制备方法包括金属基板进行表面预处理,涂料的配置以及涂料的涂装,涂层的固化干燥:将涂层在自然状态下表干2小时,后置于烘箱中,在60‑80℃下热处理1小时。本发明通过采用简单的涂料制备和喷涂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出兼具环保、附着力好、高硬度和优异耐腐蚀等特点的石墨烯基涂层;制备工艺简便,制备过程耗时短,成本低,且适宜大规模制备;所制备的底面一体型环氧‑石墨烯基防腐涂料可用于任意金属基底防腐处理,如镁合金、碳钢以及铝合金等。

    一种石墨烯基疏水型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05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370181.X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基疏水型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墨烯基疏水型防腐蚀涂料是以体积比为1:1的有机硅树脂和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以石墨烯、磷酸盐和片层矿物质构筑三元协同防腐蚀添加剂,并添加颜料、助剂和稀释剂制得。本发明得到的涂层具有绿色、高效的防腐蚀性能,且采用喷涂的方式,操作简单涂层均匀成膜性好;对基底的处理要求不高,具有附着力好、机械性能稳定、固化温度低、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可应用于海洋船舶以及陆地金属的防腐蚀。

    一种用于挤出3D打印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料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7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0158.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挤出3D打印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料浆及其制备方法,以纤维、金属粉末、粘结剂和分散剂为原材料,并按以下质量百分比制成:纤维4‑15wt.%、金属粉末45‑55wt.%、粘结剂2‑4wt.%、分散剂30‑40wt.%,其中所述粘结剂为聚乳酸,所述分散剂为二氯甲烷。本发明在无加热状态下挤出,维持纤维在金属基体中的排布方式,提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粘结剂去除后,长度为150‑300μm的纤维80%左右呈现出良好的定向效果,其排布方向与打印方向的夹角保持在10°以内,维持了碳纤维在金属基体中精确的定向排布,这将更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基于生物耦合机制的金属基润湿表面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10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93111.5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耦合机制的金属基润湿表面的结构设计方法,建立典型植物叶表面结构理想数学模型,揭示其界面润湿行为机理及动态变化规律,提出结构、形态、成分多因素耦合新机制,将其表面形貌进行几何模型化处理,通过相关的实验设计来有效改变表面润湿状态,从而实现金属基仿生功能表面的制备,极大增加其应用范围,该方法基于工程仿生思想,以多样化生物分级结构及可控制备技术为手段,通过相关的实验设计来有效改变表面润湿状态,以实现多功能仿生表面的制备,本发明在金属基底上形成超疏水仿生表面,具有微纳米尺度双层分级结构,接近天然生物表面形态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