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3050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45730.1
申请日:2010-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6/32 , C04B38/0045 , C04B14/06 , C04B14/305 , C04B14/306 , C04B14/324 , C04B14/328 , C04B40/0021 , C04B40/0082 , C04B14/42
Abstract: SiO2基多孔复合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SiO2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SiO2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成本高、成型困难及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将添加剂SiO2、TiO2、SiC、Si3N4、ZrO2等填料粉末或玻璃晶须加到甲基硅树脂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滴入氨水与氟化铵的混合溶液,静置后升温至50℃~70℃处理,再将得到的湿凝胶用有机溶剂交换,并逐步升温干燥处理,最后再经热处理,得到SiO2基多孔复合块体材料。本发明的多孔SiO2复合块体材料在400℃~600℃的条件下保持块体完整,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用作热防护材料、耐热透波材料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和民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187151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710144663.0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34 , D06M101/40
Abstract: 采用氧化处理碳纤维三维织物的方法,它涉及碳纤维三维织物的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碳纤维三维整体织物,碳纤维三维织物表面的乱层石墨结构,导致表面能低,表面呈化学惰性,使得碳纤维三维织物与树脂基体之间浸润性差,导致碳纤维三维织物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接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将碳纤维三维织物采用烧蚀法处理;二、放入氧化炉内,在密封状态下对织物进行一次氧化处理;三、进行二次氧化处理后,即得氧化处理的碳纤维三维织物。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碳纤维三维织物的内外氧化比较均匀,达到了均一化改性的目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提高11%、10%、150%;烧蚀性能得到改善;处理时间短、设备和工艺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004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010068.3
申请日:2006-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4/36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表面活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增强体的表面改性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高锰酸钾/硫酸酸作为引发体系,在碳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引入活性官能团,改善碳纤维表面的惰性,具体方法为:采用丙烯酸和硫酸混合液为接枝液体,放入待改性的碳纤维,保证液体将碳纤维完全浸没;然后缓慢的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前后保持溶液不变色,进行接枝反应;将反应后的碳纤维从溶液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再放入沸水中煮沸,烘干。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无污染,便于工业化。经过本发明活化后的碳纤维表面O/C比未活化碳纤维表面O/C提高了10~32%,其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5~18%。
-
公开(公告)号:CN101205686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144761.4
申请日:2007-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改性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目前Kevlar-49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结合弱,及对纤维表面改性的处理方法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本发明对Kevlar-49纤维表面改性的处理方法为:先干燥Kevlar-49纤维;再将干燥过的Kevlar-49纤维同液体介质一起密闭于玻璃反应器内;尔后在常温常压及保护气体保护的条件下,采用60Co为辐照源的γ射线辐照,辐照剂量为0.1~1000kGy、辐照剂量率为3~7kGy/h。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可靠、环保,并且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纤维表面能,从而提高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最大限度地发挥Kevlar-49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4881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50987.0
申请日:2006-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Kevlar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高压储氮气瓶及制备方法,它涉及储氮气瓶及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高压储氮气瓶采用单一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高压储氮气瓶的特性系数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在内衬层(1)的外表面与粘接剂层(2)粘接,粘接剂层(2)的外表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内结构层(3)的内表面粘接,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外结构层(4)的内表面缠绕在内结构层(3)的外表面上,外结构层(4)的外表面缠绕外防护层(5)。方法:在内衬层(1)的外表面上涂刷弹性粘接剂层(2);叠加螺旋向和环向缠绕内结构层(3)和外结构层(4)及外防护层(5);固化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储氮气瓶。本发明的储气瓶压力达30MPa,循环充放的疲劳次数大于8000次。
-
公开(公告)号:CN1869292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10185.X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1F11/16 , D06M10/00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它涉及复合材料增强体改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成本高、无法批量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碳纤维放入辐照源室内进行γ射线辐照,所述γ射线辐照剂量率为0.6×103Gy/h~6×103Gy/h,辐照剂量为3×104Gy~6×105Gy;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先将碳纤维置于密闭容器内,抽真空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低于0.1个标准大气压,充入惰性气体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达到1个标准大气压,然后进行γ射线辐照。本发明所述的提高碳纤维强度和模量的方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无需考虑与生产线配套问题,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材料无放射性,可实现工业化批量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544745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7679.6
申请日:2003-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PBO(即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方法——一种PBO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它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首先将PBO纤维浸泡在装有接枝体溶液的塑料或玻璃容器中,然后将上述容器密封并用γ射线辐照,辐照完成后放置20小时至30小时后从上述容器中取出PBO纤维。本发明将纤维基材与接枝体溶液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共辐照,从而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反应只发生在纤维的皮层上,因此,PBO分子链的取向结构不受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不降低。本发明的方法中PBO纤维所绕成的纱团,在辐照前后无须进行分纱或清洗等处理,操作简便,工艺稳定,质量可靠,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40094.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斯特莱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烯酮酯基团的多刺激响应可降解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多官能乙酰乙酸酯的化合物与多元醛进行热固化交联反应,生成可降解热固性树脂。该方法制备的多刺激响应可降解热固性树脂具有优秀的抗蠕变性能,可在120℃长时间暴露下保持稳定。本发明的多刺激响应可降解热固性树脂树脂以及由该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为复合材料行业带来了重大突破,使得多刺激响应可降解热固性树脂及复合材料更适用于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有望为相关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0090.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斯特莱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伽马射线辐照敏感基团的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含有两个酰肼基的单体A、含有两个醛基或酮基的单体B和含有三个醛基或酮基的单体C分别溶解在溶剂中;步骤二、将含有单体A和单体B的溶液均匀混合后反应,生成线性预聚体;步骤三、向线性预聚体中加入单体C的溶液,继续反应;步骤四、将反应物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固化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含伽马射线辐照敏感基团的热固性树脂。该方法制备的热固性树脂可在适合温度下快速固化,得到的热固性树脂以及由该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可在伽马射线辐照条件下快速降解,对于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1215.2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9C41/00 , B29C41/04 , B29C41/34 , B29C41/46 , B29C41/52 , B29B7/28 , B29B13/06 , C08J5/04 , C08L23/06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中水平放射性核废料处置用高性能高整体容器滚塑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一、将自由基引发剂、短切碳纤维和聚乙烯树脂混合均匀并进行烘干处理;二、将HIC滚塑成型模具升温至100~150℃,恒温30~60min,将混合物料加入到滚塑模具中,设定滚塑设备的转速使模具旋转,并加热升温至180~290℃,恒温45~120min;三、保持滚塑设备转速不变冷却模具,脱模,得到低、中水平放射性核废料处置用聚乙烯复合材料高整体容器。本发明提升了现有聚乙烯滚塑制备的高整体容器存在的抗辐照、耐低温抗冲击性、耐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满足HIC用于处置低、中水平核废料的技术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