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零碳排放发动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4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392842.7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零碳排放发动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车用发动机及尾气后处理领域。解决了氨氢发动机冷启动时间长、NOx气体排放高以及尿素SCR技术存在的缺点的问题。它包括液氨罐、柴油罐、双燃料发动机、催化裂解反应器、吸附式固体储氨除NOx装置和脱碳装置,系统中的双燃料发动机能在冷启动和稳定运行两种工况下,分别燃用氨、柴油混合气和氨、氢混合气,实现汽车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正常运行并缩短暖机时间,其中氢气通过将进气中的部分氨催化裂解获得;该系统同时还设有尾气后处理装置进行脱氮和脱碳,最终实现系统近零碳零污染排放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氨燃料发动机快速冷启动及尾气零污染排放。

    一种海上风电制氢耦合可燃冰开采与储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3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51058.2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制氢耦合可燃冰开采与储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二氧化碳置换法可燃冰开采模块、燃气锅炉、冷凝器、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箱、海上风机、电解槽、二氧化碳氢化反应器、甲烷氧化反应器以及甲烷燃料电池。本发明将可燃冰开采和海水淡化相结合,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同时实现负碳排放;梯级利用天然气在燃气锅炉燃烧生成的热量,最大程度利用能源;天然气富氧燃烧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减少化石燃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将海上风能资源转化为碳氢燃料加以合理利用,且甲烷燃料电池可以保证在风电不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将天然气转化为液态燃料,降低了天然气的储运成本。

    一种基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氢-氨-醇多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0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51049.3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氢‑氨‑醇多联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海上多联产能源平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海上风电场、天然气平台以及运输船;其中,海上多联产能源平台包括空气分离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电气模块、缓冲储存模块、淡水供应模块、氨合成模块、低碳热电联产模块以及甲醇合成模块。本发明将海上风力发电转化为绿氨,氨气液化温度仅‑33℃,所需能耗小于氢气液化;天然气也转化为甲醇,常温下为液态,无需再将天然气冷却至‑160℃再进行液化。液氨和甲醇可通过船舶运回陆地负荷中心使用,或给航行的船舶提供燃料,降低深远海洋资源开发成本和提高技术可行性。

    一种基于蒸汽重整的复合通道再生冷却主动热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17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11280.2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蒸汽重整的复合通道再生冷却主动热防护系统,包括燃料贮箱、燃料泵、水贮箱、水泵和覆盖在燃烧室四周均匀布置的若干组复合冷却通道,每组复合冷却通道包括水通道、碳氢燃料通道和连通孔,水通道和碳氢燃料通道通过隔板隔开,水通道和碳氢燃料通道在复合冷却通道的末段连通形成一个通道,在隔板上开设若干连通孔,液态的水自水通道的进口进入水通道中吸热变成水蒸气后,一部分水蒸气通过若干连通孔进入碳氢燃料通道内与碳氢燃料初混合,另一部分水蒸气在复合冷却通道的末段与碳氢燃料再混合,在水蒸气与碳氢燃料混合区域的通道内壁上设有蒸汽重整催化剂层。本发明水和燃料在飞行器中可分开存储,便于携带,冷却效果好。

    涡轮叶片蒸汽重整反应冷却系统及采用其的燃气轮机

    公开(公告)号:CN212671864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1266529.5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涡轮叶片蒸汽重整反应冷却系统及采用其的燃气轮机,该系统,包括: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燃料回热器、水回热器和混合回热器;混合回热器的进料口分别连接燃料回热器的出燃料口和水回热器的出水口;混合回热器的出料口连接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的进口;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的内壁涂覆有蒸汽重整催化剂;燃料回热器,用于将碳氢燃料加热气化得到气相状态的碳氢燃料,并通入混合回热器;水回热器用于将水进行气化得到水蒸气,并通入混合回热器;混合回热器,用于将通入的气相状态的碳氢燃料和水蒸气混合加热后,通入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利用碳氢燃料在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内进行反应吸热,提升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

    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21545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150776.1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主要应用于喷雾冷却或者射流冷却实验台,属于散热测量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喷雾冷却实验或射流冷却实验中散热的热流密度不好测算的问题,通过改变输入电压调节模拟热源功率和采集导热柱上一维热传导不同截面温度来计算热流密度,设计了一套比较可靠的热源模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陶瓷加热部分和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陶瓷加热部分主要是由硅电子调压器、电参数测量仪、陶瓷加热圈、隔热棉、片状散热体等组成。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主要是由导热黄铜柱、热电偶以及隔热棉等组成。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模拟范围广、测算稳定、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94979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660031.5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厨房节能系统,包括蓄电池和布置在燃烧室四周的四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每组废热收集及热电转换装置包括集热板、热电模块组和冷却板,集热板平行燃烧室的相对应位置的外壁设置,集热板的靠近燃烧室外壁的侧面直接与燃烧室外壁贴合,集热板的远离燃烧室外壁的侧面与热电模块组的热端贴合;热电模块组包括若干串联的热电模块,用于热电转换;冷却板与热电模块组的冷端贴合;所有的热电模块组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将热电模块组转换得到的电能储存起来并为负载供电。本实用新型将燃气热水器中的大部分余热都收集起来,利用热电效应转化为电能,并且储存到蓄电模块,为厨房其他小型电器进行供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