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模量网络的接地极线路短路阻抗获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24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29900.0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合模量网络的接地极线路短路阻抗获取方法及装置,先根据接地极线路短路故障类型建立故障等效电路;由故障等效电路得到故障点边界条件;将故障点处的线模电压、零模电压、线模电流和零模电流代入故障点边界条件,得到线模电压电流与零模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由故障点处线模电压、线模电流和零模电压、零模电流的关系,建立接地极线路不同短路故障下的复合模量网络;由复合模量网络结合传输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分布特性,计算接地极线路短路故障后的短路阻。建立接地极线路故障复合网络,推导获得接地极线路不同短路故障下的等效阻抗表达式,能够用于精确计算不同故障距离、不同故障电阻、不同故障类型下的接地极线路短路阻抗。

    接地极引线过电压幅值及振荡频率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21705.7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H02J3/36 G01R31/086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极引线过电压幅值及振荡频率的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得极线参数和极母线平波电抗器参数;基于获得的极线参数和极母线平波电抗器参数求得故障后极线等效电感及电阻值;基于获得的故障后极线等效电感及电阻值参数,生成传递函数G(s);基于传递函数G(s),生成特高压直流单极故障引发接地极引线电压响应传递函数V(s):获得传递函数V(s)冲击响应的时域曲线v(t);基于曲线v(t),一方面获得特高压直流单极故障引发接地极引线过电压幅值Vpeak,另一方面获得v(t)曲线的主导振荡频率,并据此得到电压曲线的振荡频率f;实现了同时对特高压直流单极故障引发送端接地极引线过电压的幅值及振荡频率进行估算的技术效果。

    基于测量波阻抗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61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56168.8

    申请日:2017-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G01R27/08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量波阻抗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采集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逆变站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以上结果分别计算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两端的电压突变量和电流突变量;将每一级线路的电压突变量和电流突变量转换为相应的线模电压分量和线模电流分量;将以上的结果进行离散S变换,得到相应的某一频率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提取初始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的幅值,计算直流线路两端的测量波阻抗值;将逆变站计算得到的测量波阻抗值传递至整流站;根据直流线路整流站与逆变站测量波阻抗差值对内外故障进行识别,其可可靠、快速地识别区内外故障。

    一种基于反行波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881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95225.9

    申请日:2016-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行波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安装在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和逆变站线路侧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分别采集正极和负极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b)计算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两端的电压突变量和电流突变量;(c)将得到的每一极线路的电压突变量和电流突变量转换成相应的线模电压分量和线模电流分量;(d)利用线模电压分量和线模电流计算出直流线路两端的电压反行波,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对反行波幅值进行积分;(e)计算直流线路整流侧与逆变侧反行波幅值积分结果的比值,根据比值判断故障。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区内、外故障,在线路末端高阻故障和噪声干扰下也能正确动作,可靠性和灵敏性高。

    一种不引入频率微分项的光伏虚拟惯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8874.9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引入频率微分项的光伏虚拟惯性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并网和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并网系统的系统频率,以及跟踪于系统频率并滞后的频率估计值,计算系统频率与频率估计值之间的频率差值;利用频率差值计算得到光伏设备提供并用于参与并网系统频率调节的惯性支撑附加功率;根据惯性支撑附加功率得到在减载运行下的光伏设备应当输出的光伏直流电压;根据惯性支撑附加功率计算得到新的频率估计值,新的频率估计值不断迭代更新惯性支撑附加功率和光伏直流电压,直到系统频率的变化不超过预置范围;有效避免了传统虚拟惯性控制引入频率微分项后导致光伏设备出力和交流频率振荡的风险,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风机转子动能抑制超低频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28442.7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机转子动能抑制超低频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阻尼控制启动/退出判据,启动或退出超低频振荡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将超低频振荡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在风机定功率控制上增加一个附加阻尼控制产生的附加功率,附加功率及风机MPPT控制生成的参考功率叠加生成新的参考功率;将新的参考功率附加至发电机侧变流器定功率控制,在超低频振荡时为系统提供正阻尼,实现对超低频振荡的抑制。本发明通过让风机抑制超低频振荡,可以避免减小水电机组的调速器的PID参数,不会削弱系统的一次调频能力;在风机抑制超低频振荡时,仅需释放很小的风机旋转动能就能实现对超低频振荡的抑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