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58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69168.7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灭火毯装置,包括防火布本体和若干个蓄能包,若干个蓄能包分别设置于防火布本体的内部且相互间隔,以使防火布本体形成若干个间隔的鼓包部,且防火本体上开设与蓄能包连通的开口,蓄能包内设置有可燃层。本申请在灭火毯中增设多个蓄能包,蓄能包内部设置可燃结构,在明火或者热源的高温下能够发生燃烧反应,其本质是加快消耗灭火毯周围的氧气,抑制氧气与电池热失控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而起到灭火阻隔作用,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这种火势迅速发展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6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3436.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Q50/26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电间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氢气泄漏自然通风设计要求,即燃料电池发电间发生氢泄漏后危险区域的存在时间小于设定值,计算通风面积和通风口数量;根据通风面积设计燃料电池发电间通风口布置位置;根据三维几何模型建立燃料电池间氢气泄漏扩散仿真物理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发生氢泄漏后可燃气云的存在时间进行计算,获得燃料电池间内的危险区域的持续时间;通过对比仿真计算所得危险区域的持续时间与通风设计要求的设定值,获得最优的燃料电池间自然通风面积和通风口位置优化设计结果。本发明解决了泄漏氢气排放效率低、排险效果差,导致氢气泄漏和聚集对设备和人员产生潜在威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8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10880.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 A62C31/00 , A62C31/28 ,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站的压缩空气泡沫长距离输送压力损失计算方法,涉及压缩空气泡沫灭火领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延伸管道和施放孔;多个支管道和多个延伸管道分别连通所述主管道,所述主管道、支管道和延伸管道在防火墙与变电器设备之间形成多层喷淋管道结构;所述主管道、支管道和延伸管道上均设有施放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有效提升了喷淋的射程与覆盖面积,确保压缩空气泡沫在防护区域内均匀高效分布,具有良好的覆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7565.5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地下车库桩级火灾蔓延阻隔装置,包括载车板、升降折叠板系统、火灾监控系统、冷却液系统;所述火灾监控系统与所述降折叠板系统、所述冷却液系统电性连接;载车板,安装载地下车库停车位上,用于停放电动汽车和安装升降折叠板系统;升降折叠板系统,布置在载车板上,用于发生火灾时在电动汽车四周形成火灾阻隔体;火灾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电动汽车状态;冷却液系统,布置在载车板上,用于发生火灾时向火灾阻隔体内注水,以及灭火后将火灾阻隔体内废水排出。本发明还公开适用于地下车库桩级火灾蔓延阻隔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效地阻断地下车库着火电动汽车的火势蔓延,实现地下车库桩级消防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89710.7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nventor: 张佳庆 , 祝现礼 , 李涛永 , 过羿 , 洪清泉 , 李国辉 , 黄玉彪 , 孙韬 , 尚峰举 , 汪书苹 , 何灵欣 , 谭甜甜 , 李毅 , 蓝燕凤 , 戎凤仪 , 朱红亚
IPC: H01M10/48 , H01M50/51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64 , G01R31/385 ,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实验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芯外短路触发热失控的实验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轨架、触发机构和若干个放置在电池箱体内的待测电芯,待测电芯的上端均固定有正极接线板与负极接线板,且各待测电芯上的正极接线板与负极接线板依次串联,正极接线板上固定有正极端柱,负极接线板上固定有负极端柱,轨架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电池箱体上,触发机构设置有两组,触发机构安装在轨架上,触发机构包括弹性线夹、换向件、拨动件,换向件用于带动拨动件来驱动弹性线夹开合,两组触发机构上的弹性线夹用于分别夹持在正极端柱和负极端柱上。本发明采用外短路触发热失控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短路触发热失控易造成电弧发生头发生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82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0475.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协同灭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消防炮、消防炮控制琴台、举高机器人和互联通信模块;将消防炮上的摄像头、举高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以及站内辅助监控系统组成多路视频信号,并将所述多路视频信号耦合,以及通过所述互联通信模块传输到所述消防炮控制琴台和所述举高机器人的手持控制终端上共同显示和切换;且消防炮的炮口方向角度控制命令接入所述手持控制终端内,使火灾现场,由一台所述手持控制终端同时控制举高机器人、消防炮两套灭火系统。本发明在实施后可有效解决特高压变压器火情处置监视难、消防炮喷射定位性能差、多套灭火系统协同控制难等问题,提高灭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62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19911.1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缆接头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分析影响电缆接头火灾风险的因素;根据影响电缆接头火灾风险的因素建立电缆接头火灾风险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使用AHP法获取各个火灾风险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修正;获取电缆接头火灾风险指标数据;根据修正后的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分;计算电缆接头火灾风险值。本发明通过分析电缆接头危险源和危险因素建立的电缆接头火灾风险指表体系,并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根据待测电缆接头的各项指标及对应权重对各指标进行赋分,根据赋分计算该电缆接头的风险值。该方法采用的网络层次模型容易建立,分析过程数据直观易处理,结果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8516032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2771917.4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缩空气泡沫系统管网输送实验平台,包括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输送管网、释放装置和泡沫性能测试装置;压缩空气泡沫产生装置的末端与输送管网的进口连接,输送管网的末端与释放装置连接,泡沫性能测试装置布置于释放装置末端;输送管网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管径的输送管道,不同管径的输送管道之间经过阀门连接,每种管径的输送管道均包含水平管段、垂直管段和弯管,水平管段和/或垂直管段之间经弯管连接,且部分水平管段和/或部分垂直管段的管身上设置有阀门。可实现多种不同输送距离、不同直径管道组合方式条件下压缩空气泡沫流动特性研究以及系统喷出的压缩空气泡沫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1718109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20474556.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开关柜故障模拟装置,包括:高压开关柜故障模拟装置,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置电缆绝缘故障点、触头热故障点、相间绝缘故障点,分别在3个故障点附近设置图像采集单元、温度测量单元、灭火器喷头;3个故障点均与加流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均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高压开关柜的各种故障类型的不同程度故障,获取相关数据,供后期故障研究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高压开关柜结构简单,在各个腔室内模拟不同类型故障,并能够采集温度数据和故障画面,研究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218907658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269357.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64U50/37 , B64U101/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行走取电装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取电装置,以及以所述取电装置为中心,呈对称设置的导线导向叉和夹紧及行走装置,且所述导线导向叉、所述夹紧及行走装置和所述取电装置的工作轴线同轴。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行走取电装置,能够实现无人机本体在线充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