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1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865901.0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皓 , 段玉兵 , 姚金霞 , 刘辉 , 钱元梁 , 胡晓黎 , 李鹏飞 , 陈子龙 , 王斌 , 林颖 , 沈庆河 , 刘嵘 , 张洋 , 周超 , 贾然 , 刘传斌 , 马国庆 , 王淼 , 徐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频脉冲电流法定位XLPE电缆局放位置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三相电缆局部放电产生的电流脉冲信号,根据各相电缆的相位时域图谱提取符合局放信号的特征参数来判断电流脉冲信号的来源电缆相序;根据在确定的局部放电的电缆相序上所采集的局放信号相位时域图谱中振荡衰减波与反射波的时间差,计算出测试部位与内部放电点的距离;判断测试位置与放电点的方位,根据确定的局部放电的电缆相序不同位置采集的相位时域图谱中放电信号幅值的大小来判断测试位置距离放电点的远近;通过调整被测部位与放电点的方位,并不断缩小被测部位间的距离,最终将放电位置确定在一个预设精度区间范围内,实现对电缆局部放电位置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6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86906.6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叉雷引起输电线路雷击间接击穿故障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输电线路模型:所述输电线路由送端变电站供电,经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受端变电站,输电线路每隔几百米由杆塔架设;建立雷电通道模型:利用R-C支路等效雷电先导通道对地的放电过程;建立仿真模型:模拟真实输电线路由分叉雷引起间接击穿的过程。本发明能够定量计算分叉雷在输电线路上产生的放电脉冲的幅值,在实际运行中可辅助判断故障性质,对分叉雷引起输电线路雷击间接击穿的故障进行有效预防,避免了分叉雷间接击穿情况下对线路产生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960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373222.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鸟针板及使用方法;防鸟针板包括对合在一起的下层绝缘板和上层绝缘板;所述下层绝缘板上表面和上层绝缘板下表面对应位置带有半圆形的凹槽,形成一个圆孔,圆孔中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多个穿孔,穿孔中穿设有防鸟针,所述上层绝缘板上设有转角形凹槽,防鸟针从上层绝缘板上设有转角形凹槽的地方穿出;所述下层绝缘板的底部设有底座。本发明装拆方便,可根据塔材大小布置防鸟针的数量,防鸟效果显著,而且防鸟针可以旋转,不会影响线路检修工作的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75226.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山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贾然 , 周超 , 刘辉 , 刘传彬 , 张洋 , 刘嵘 , 沈浩 , 高书涵 , 姚金霞 , 辜超 , 周强 , 胡玉耀 , 杨杰 , 曹帅 , 朱文兵 , 李程启 , 段玉兵 , 马国庆 , 王建 , 刘萌 , 秦佳峰 , 张皓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张线夹检测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耐张线夹智能检测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安装环境与使用状态动态调控耐张线夹的检测数据采集频率,并基于检测数据采集频率确定耐张线夹的风险判定阈值与输出故障预警信息标准;按照检测数据采集频率采集耐张线夹的使用过程数据,并基于风险判定阈值与耐张线夹状态分析模型对使用过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耐张线夹的状态判定指数与输出故障预警信息;基于状态判定指数与输出故障预警信息对耐张线夹的使用过程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耐张线夹的故障信息。本发明保证了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又节省了系统资源,有效平衡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9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475878.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超 , 刘辉 , 贾然 , 张洋 , 刘嵘 , 沈浩 , 刘传彬 , 赵国 , 秦佳峰 , 李盈盈 , 孙晓斌 , 李丹丹 , 李珊 , 高成成 , 蔡英明 , 张华健 , 陈新 , 胡德良 , 于国强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故障判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故障波形的故障类型判别方法。一种基于故障波形的故障类型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故障录波数据,获得故障波形图;根据故障波形图,判断线路的故障类型。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故障波形的故障类型判别方法降低了人工计算难度,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对故障处理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波形的故障类型判别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820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117895.3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复合绝缘子带电检测的测距方法,本方法现场测量复合绝缘子测温部位高度和倾斜角度,根据复合绝缘子结构参数包括结构高度、伞间距、伞伸出长度、热像仪空间分辨率,计算出绝缘子地面检测有效距离的范围及空中检测角度范围,判断现场检测位置是否满足检测要求,保证检测位置可以准确检测到绝缘子芯棒状态。测距装置能够自动计算并判断,提高复合绝缘子检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3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32845.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浩 , 刘辉 , 沈庆河 , 贾然 , 周超 , 张洋 , 刘嵘 , 刘传斌 , 邓禹 , 周军 , 方泳皓 , 廖敏夫 , 段雄英 , 章敏俊 , 辜超 , 姚金霞 , 朱文兵 , 段玉兵 , 张皓 , 马国庆 , 李鹏飞 , 王建 , 刘萌 , 李杰 , 曹志伟 , 杨祎 , 师伟 , 顾朝亮 , 林颖 , 李程启 , 朱孟兆 , 孙景文 , 王江伟 , 王学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绝缘子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截断阈值,对复合绝缘子的原始红外图像进行灰度补全;根据最佳分界阈值,对灰度补全后的图像进行局部对比度增强;对局部对比度增强后的图像进行校正;根据复合绝缘子形状和温度的灰度特征,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分割,提取复合绝缘子区域;搜索分割后的复合绝缘子区域是否存在灰度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区域,该区域即为故障区域。本发明消除了无效干扰信号,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对图像校正,便于复合绝缘子的灰度特征判别,提高了是否存在故障发热的复合绝缘子判别效率;灵活定义了表征故障发热的灰度值区域大小,适应了不同温度、湿度、雨雪等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11259116.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洋 , 刘辉 , 刘嵘 , 周超 , 贾然 , 沈庆河 , 漆照 , 孙晓斌 , 黄振宁 , 刘传彬 , 沈浩 , 张皓 , 段玉兵 , 李思毛 , 张思远 , 杨军 , 贾明亮 , 马国庆 , 冯璨 , 张付东 , 赵金辉 , 郭伟红 , 邵帅 , 杨杰 , 裴秀高 , 金阿龙
Abstract: 为了尽可能模拟现场复合绝缘子发热现象,进一步研究高温对于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的影响,提出高温导致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的机理,以此找到预防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的有效措施,本发明提出一种模拟复合绝缘子内部发热的用具及方法,包括外层的硅橡胶护套和被护套包裹的玻璃钢柱状芯棒,护套和芯棒临界处放置有微小的模拟缺陷,与护套和芯棒形成带缺陷的复合绝缘子;模拟缺陷与护套之间有半椭球形的空气间隙,且模拟缺陷长度远小于芯棒长度;模拟缺陷为高介损或导电性材料,护套和芯棒为绝缘材料;对上述模拟复合绝缘子样品进行微波加热,即可得到模拟的由于高温导致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的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5768.8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超 , 刘辉 , 秦佳峰 , 孙晓斌 , 沈浩 , 贾然 , 李丹丹 , 耿博 , 张洋 , 刘嵘 , 刘传彬 , 于传维 , 杨杰 , 蔡英明 , 陈星延 , 高成成 , 韦立坤
IPC: G06Q10/0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绝缘子风偏角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输电线路绝缘子风偏角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计算排序,得到主要影响因素变量;根据所述主要影响因素变量,确定预先选取的输电线路绝缘子受台风侵袭时间内风偏角变化的变量时间序列;并根据该变量时间序列构建绝缘子风偏角的多变量相空间;将所述多变量相空间输入至预设小波神经网络,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对所述变量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得到初始预测值;基于非参数概率估计方法将所述初始预测值区间化,得到最终预测值,将该最终预测值作为绝缘子风偏角预测值。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偏角预测结果误差大和可信度交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455234.1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景文 , 孙艳迪 , 孙承海 , 李杰 , 师伟 , 李秀卫 , 张丕沛 , 汪鹏 , 王江伟 , 徐冉 , 任敬国 , 辜超 , 姚金霞 , 周超 , 张洋 , 沈浩 , 刘辉 , 贾然 , 刘嵘 , 顾朝亮 , 朱庆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故障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识别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提取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统计特征,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统计特征输入随机森林分类器,得到待识别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故障类型;其中,随机森林分类器采用量子遗传算法优化得到,所述量子遗传算法采用量子位编码随机森林分类器构建参数,并分别通过量子旋转门和量子非门对染色体进行旋转和变异操作,迭代选取出最优染色体。高效、准确地完成气体绝缘设备故障诊断和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