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55994.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电压支撑能力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网架结构参数数据、设备参数数据和功率数据;基于网架结构参数数据、设备参数数据和功率数据计算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中每个新能源并网点的MRSCR指标值;基于不同新能源并网点的MRSCR指标值计算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MRSCR整体性指标值、均衡性指标值和安全性指标值;根据MRSCR整体性指标值、均衡性指标值、安全性指标值与对应的权重生成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综合量化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新能源并网支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时准确性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455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810124276.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计算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方法:确定计算高压直流导线合成电场的参数;计算高压直流导线的表面电场和周围的标称电场;确定利用电子崩头部电子数量计算表面电场的方法;确定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计算原理;根据Peek公式和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计算原理,拟合出导线半径与Q值的关系式;利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计算原理和导线半径与Q值的关系式构建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电子崩头部电场、电子崩头部电子数量、电子崩长度、电子崩头部电子数量与表面电场的关系、导线半径与Q值的关系、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的起晕场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3455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24276.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计算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方法:确定计算高压直流导线合成电场的参数;计算高压直流导线的表面电场和周围的标称电场;确定利用电子崩头部电子数量计算表面电场的方法;确定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计算原理;根据Peek公式和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计算原理,拟合出导线半径与Q值的关系式;利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计算原理和导线半径与Q值的关系式构建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起晕场强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电子崩头部电场、电子崩头部电子数量、电子崩长度、电子崩头部电子数量与表面电场的关系、导线半径与Q值的关系、不同海拔高度下的高压直流导线的起晕场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8719.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08 , G06F119/1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塔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输电塔的设计信息和服役时间以及洪水强度信息;根据输电塔的设计信息和服役时间以及洪水强度信息,通过预设的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机器学习模型,得到输电塔的洪水灾后损伤状态;其中,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机器学习模型通下述方式得到:构建输电塔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数值分析概率模型;基于输电塔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数值分析概率模型进行洪水静力推覆分析,获取不同洪水强度下输电塔的洪水灾后损伤状态,并生成训练样本;根据训练样本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得到输电塔洪水灾后损伤机器学习模型。避免了传统方法的重复计算,大规模提升输电塔群体洪水灾后损伤评估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8721.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1V1/30 , G01W1/14 , G06F111/08 , G06F119/1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塔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震‑洪水序列灾害下输电塔易损性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并根据前序的地震波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后续的洪水的流速以及深度,通过输电塔的地震‑洪水序列型易损性函数得到输电塔的倒塌概率。所采用的输电塔的地震‑洪水序列型易损性函数,不仅精准地考虑了地震波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洪水的流速及深度这些关键参数,还通过精细化的数值分析概率模型,能够合理考虑地震对输电塔造成的不可逆的累积损伤影响,深入剖析了输电塔在地震与洪水序列型灾害下的动态响应和累积损伤效应,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输电塔在复杂灾害环境下的抗灾性能,为输电塔的防灾减灾设计、加固改造以及应急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8397.0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对超声非线参数影响的仿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仿真方法包括:建立二维仿真的固体力学几何模型;设置固体力学几何模型的材料参数;设置固体力学几何模型的边界条件;利用固体力学几何模型及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置,采用稳态力学分析模式进行不同应力条件下的接触应力仿真;将经过应力仿真后的固体力学几何模型导入到声场耦合模型中,声场中采用固体力学物理场与静电物理场耦合,进行超声信号仿真;结合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实际状态,开展不同界面压力对超声非线参数影响的仿真计算。本发明可通过回波信号非线性参数的分析得出界面压力的准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0342294.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段祥骏 , 杨勇 , 吕广宪 , 陈蕾 , 冯德志 , 黄武浩 , 李运硕 , 盛晔 , 刘鹏 , 刘宏伟 , 许媛媛 , 郑伟彦 , 张婕 , 卢家驹 , 王宇辉 , 傅婧 , 高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广域分布式架构的语义分析方法,包括:分布式投诉采集点采集投诉信息,并将所述投诉信息转换为文本语义数据;基于所述文本语义数据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地点分析和故障分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按照预先设定的班组职责,进行任务派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语义分析的工作划分为多个节点进行分析,可以承担更多用户和资源分析规模上的扩展,也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操作,地域扩展性好。此外,多个广域节点共同完成故障类型分析后,将分析结果统一存储和分配任务,灵活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52751.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出力大幅快速波动下防控故障穿越动作的风场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风电场群接入电网模型,基于所述接入电网模型生成用于仿真计算的数据文件;建立风电场群定周期稳态无功电压控制与风电场群SVG设备级定电压响应控制协同的无功电压控制模式;根据所述数据文件,对风电场群出力的快速及大幅变化特性进行动态模拟,并获取对风电并网点及风电机端电压有动态影响的仿真分析结果;对风电出力大幅快速波动下故障穿越动作进行防控。本发明规范了风电场多SVG、多风电机组等无功设备的动作,优化了并网容量逐步增大、低短路比下的风电场群无功电压控制,促进了新能源接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2462.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界面老化的超声特性模拟装置及检测评估方法。本发明的超声特性模拟装置包括机械加压装置、压力传感器和超声探头,能够同时模拟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材料的老化与界面接触压力随老化的变化,复现电缆中间接头界面绝缘老化状态;检测评估方法综合考虑超声信号的反射系数、声速以及非线性系数变化,建立电缆中间接头绝缘/橡胶界面老化评估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应界面压力、粗糙程度与界面材料性质的变化;采用与界面接触状态紧密相关的老化评估系数,能够更直接的评估界面绝缘的可靠性。本发明实现了对绝缘/橡胶界面老化的超声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8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461061.7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作业人员定位方法,涉及人员定位技术领域,步骤包括采用可见光与红外影像作为检测模型输入数据对作业人员进行初步的检测识别;结合视频流多帧数据,基于DeepSORT算法,对作业人员进行目标跟踪和路径行为预测;采用三维空间定位方法对作业人员空间定位。本发明采用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结合的检测防范,实现对不同光照条件、复杂工作环境的高可靠性人员检测;同时,在对场景下的人员进行检测定位后,又进一步将两传感器目标进行匹配与互补,实现了电网工程现场高召回率人员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