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3502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360278.X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冯鑫振 , 陶以彬 , 李官军 , 丁杰 , 吴福保 , 李强 , 杨波 , 赫卫国 , 袁晓东 , 胡金杭 , 张晓琳 , 桑丙玉 , 周晨 , 曹远志 , 刘欢 , 鄢盛驰 , 余豪杰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控制的离网型储能变流器电压优化控制方法,该优化控制方法为将重复控制和PID控制的输出量相加作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信号;所述PID控制为对电压有效值偏差进行调节,获得PID控制量;所述重复控制为对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压实际值和模拟正弦电压的偏差进行调节,获得重复控制量。该方法解决了非线性负荷接入导致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较差的问题,提高储能变流器离网运行时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57714.X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J3/1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引导Trust?Tech技术的配电网电容器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配电网电容器运行期间的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电容器配置的受约束非线性优化模型;构建潮流方程、节点电压、线路热极限和能够安装电容器的最大/最小数目的约束条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用二进制字符串来表示,利用遗传算法,以随机搜索的方式确定初步最优解,减少优化层数;利用Trust?Tech技术,以逐层搜索的方式找到每一个区域的局部最优解,直至满足搜索条件。本发明在解决配电网中电容器配置问题时,克服优化问题的强非线性、控制变量混合整数、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计算量结果随机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4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28030.4
申请日:2016-05-17
Inventor: 陶以彬 , 李官军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张宇 , 桑丙玉 , 杨波 , 李强 , 陈兵 , 周晨 , 刘欢 , 曹远志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庄俊 , 鄢盛驰 , 吕振华 , 柳丹 , 孔爱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平抑冲击性负荷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建立逆变器控制模型,II、建立价值目标函数,III、构建仿真模型;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与单独采用储能系统进行V/f控制相比,对冲击性负荷进行跟踪补偿后的系统电压和频率的波动都能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在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方面有较大的改善,提高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7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60467.5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并网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电场等值模型;构建该风电场的原始导纳矩阵并对其进行变换;生成测试电网系统的状态矩阵;进行稳定性分析。本发明方法能有效考虑风电场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此外,本发明方法很好处理了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特性的改变,为电网运行人员准确分析风电波动性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1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98373.0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硕 , 华光辉 , 邱腾飞 , 杭晗 , 姜达军 , 钱敏慧 , 汪春 , 姚虹春 , 陈然 , 赫卫国 , 杨波 , 周邺飞 , 吴福保 , 丁杰 , 李春来 , 张海宁 , 胡汝伟 , 董进 , 沙洲 , 陈卫东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网光伏发电站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功率控制单元和光伏功率控制单元;智能功率控制单元接收调度机构下发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指令值,并将并网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指令值下发给光伏功率控制单元。本发明提供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跟踪电网调度设定的全网目标,动态调节并网逆变器有功出力,以及并网点母线电压,有效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充分利用站内已运行的无功补偿控制系统,快速调节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支撑系统电压;可充分发挥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调节功能,满足并网需求的同时,减少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带有自动超发报警切馈线功能,减轻了调度值班人员的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43450.2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1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高速模型智能配用电信息互操作校验方法,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高速模型智能用电信息互操作校验方法。本发明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在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等方面的优越性,作为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在这种数据格式下建立一个中间件,实现不同的关系数据库与XML文档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与传输,就可以解决各种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并可方便地进行Web应用,满足智能配用电服务共享和业务流转的需求,从而促进配用电领域各类业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23381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590364.0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的电缆出线系统,包括待测部件侧连接机构、固体开关侧连接机构和高压电缆连接线,其中,待测部件侧连接机构包括待测部件连接件和第一电缆线连接件,所述待测部件连接件与待测部件连接;固体开关侧连接机构包括固体开关连接件和第二电缆线连接件,所述固体开关连接件与固体开关连接;高压电缆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待测部件侧连接机构的所述第一电缆线连接件和所述固体开关侧连接机构的所述第二电缆线连接件连接。上述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高压电缆连接线使电缆出线部分与电缆振荡波检测设备连接距离较大,不易产生电晕、放电,该系统连接稳定可靠,无局部放电,对现场测试十分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124464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072745.4
申请日:2013-03-07
Applicant: 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属于智能灯光控制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防止电源浪涌脉冲损坏灯控装置,又能防止继电器线圈的放电脉冲损坏灯控装置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源保护模块分别与数据通讯模块、时钟控制模块、微控制器和继电器灯控模块相连;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时钟控制模块相连,微控制器的数据通讯端与数据通讯模块相连,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灯控模块相连;所述市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箱电源和灯光模块相连;本发明可以安装于灯控设备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7993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737684.3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饱和型故障限流器磁流热耦合建模方法,包括:建立永磁饱和型故障限流器的半波限流拓扑结构2D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oft对所述模型进行仿真;利用Ansoft建立永磁饱和型故障限流器的半波限流拓扑结构3D模型;在ANSYS中建立瞬态热学分析模型,对所述瞬态热学分析模型进行有限单元网格剖分,将温度场图映射到永磁饱和型故障限流器的半波限流拓扑结构3D模型中,得到任意时刻的整个永磁饱和型故障限流器设备的温度场计算结果。本发明对直线型永磁饱和型故障限流器绕组和部件中的电磁场和电流矢量进行分析计算,并加入热场进行磁-流-热耦合分析,其结果对PMFCL的材料选型和参数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5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697482.0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源协调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功率计算模块、控制参数设置模块和协调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分别与功率计算模块和控制参数设置模块通信连接,功率计算模块和控制参数设置模块均与协调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信息采集模块和协调控制模块均外接各直流源;也公开了该直流源协调控制器控制直流变换器并联的方法;本发明的直流源协调控制器通过采集各直流源的容量、保护参数、限制参数、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出电压,获得实时功率,设定边界值,根据实时功率和边界值调整各电流源的功率分配;通过该直流源协调控制器能够控制各直流变换器的下垂控制系数,控制各直流变换器的功率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