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6648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6772.8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电压暂降发生器包括:暂降发生模块和电压互感器,暂降发生模块包括:旁路开关、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电抗器和可控电抗器。电压暂降发生器基于电抗分压原理产生电压暂降,电压暂降深度和持续时间均可通过可控电抗器的可控直流电流源调节,不仅适用于中高压大容量应用场合,也适用于低压小容量场合;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压暂降发生器仅利用电抗器、旁路开关和可控电抗器等元件就实现了为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提供电压暂降的目的,而不涉及电力电子器件,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电压暂降发生器的成本并且提高了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3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4073.2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22 , Y02E40/72 , Y04S10/12 , Y04S2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复合储能的风光柴储微电网系统及并网时协调控制方法,所述风光柴储微电网系统包括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所述一次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柴油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负荷系统和微电网母线;所述储能系统为复合储能系统,包括两种以上的储能系统;所述二次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和通讯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成三层,分别为上层、中间层和底层,上层为配电网调度系统,中间层为微电网中央控制器,底层为底层控制器。本发明含复合储能的风光柴储微电网系统包含两种以上的储能系统,考虑了复合储能装置在微电网系统中的应用,而且本发明除包括一次系统外,还涉及二次系统的设计,使微电网系统的功能更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0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702589.4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输电网的终端变电站的主接线拓扑结构,并分别获取终端变电站的电源进线和站内主设备的平均停运指标;根据主接线拓扑结构及电源进线和站内主设备的平均停运指标,确定输配连接点的平均停运指标;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以开关装置为边界将待评估馈线划分为若干个最小隔离区;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确定最小隔离区的区域类型及每个最小隔离区的用户数,并获取各区域类型的平均停运指标;根据输配连接点的平均停运指标、主接线拓扑结构、配电网拓扑结构、用户数及待评估馈线的各区域类型的平均停运指标,确定待评估馈线的系统平均停电时间。其评估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30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0235.0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包括通过同轴电缆连接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和内置于开关柜内的特高频传感器;内置于开关柜内的特高频传感器包括天线辐射层、电介质层、馈电探针和BNC电缆接头,电介质层的一个表面直接贴附在开关柜内壁上以开关柜的柜壳作为特高频传感器的信号参考地,天线辐射层铺设在电介质层的另一表面上,馈电探针垂直并内置于电介质层内,其内端与天线辐射层连接、另一端与从外向内穿过所述开关柜壁通孔的BNC电缆接头内芯相连接,BNC电缆接头的外壳与开关柜电连接。本发明的特高频传感器易于现场安装、具有良好的方向性;本发明能够从现场照明信号中提取出工频信号,作为局部放电的相位参考,实现了对发生局部放电的相位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32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95684.9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杨珏 , 汪进锋 , 陈晓科 , 徐晓刚 , 李鑫 , 余兆荣 , 雷炳晖 , 彭发东 , 甘团杰 , 陈永秋 , 曾杰 , 杨汾艳 , 李兰芳 , 黄嘉健 , 张弛 , 谢宁 , 周磊
IPC: E04H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配网架空线路防风拉线装置,包括拉线、埋入地下的拉线桩,拉线桩上靠近地面的位置处设有拉环,拉线包括相连的第一配合段与第二配合段,第一配合段上端与第二配合段下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配合段下端与拉环连接,第二配合段上端用于连接在电杆的抱箍上。上述改进型配网架空线路防风拉线装置,拆卸后可将第一配合段集中保管,降低解开后拉线被盗的几率,第二配合段拆卸后能固定在电杆上,防止其松脱。在非台风季节时解下拉线可防止外力破坏,在台风季节到来前恢复防风拉线安装提高线路抗风能力,减少拉线安装受阻或安装完成后遭外力破坏的几率,同时拉线桩是埋设在地下的,能有效降低拉线拆除后拉线桩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1826314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129604.7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并网测试装置,包括:与电网侧相连的电网扰动发生装置;分别与被测风电机组以及电网扰动发生装置相连的电网故障模拟发生装置;分别与电网扰动发生装置以及电网故障模拟发生装置通信连接的测试装置综合监控系统;电网扰动发生装置用于测试被测风电机组的电网适应性;电网扰动发生装置和所述电网故障模拟发生装置组合,用于测试被测风电机组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装置综合监控系统用于对电网扰动发生装置、电网故障模拟发生装置进行状态监测与远程控制。本申请通过将电网扰动发生装置和电网故障模拟发生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能够更好优化测试装置的性能,提高测试效率,降低装置的整体成本,提高装置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66291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191732.3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暂态阶跃源测试装置及系统,包括:主处理器、FPGA芯片、DAC芯片、ADC芯片、线性功率放大器、高精度分流器和直流互感器;主处理器、FPGA芯片、DAC芯片、线性功率放大器、高精度分流器和ADC芯片依次电连接;直流互感器与线性功率放大器电连接;ADC芯片还与FPGA芯片电连接。解决了现有的直流互感器暂态阶跃源测试需要断开现场直流互感器本体传感器与采集单元的连接回路,容易影响设备的外部回路架构及运行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及无法真实反映直流互感器对一次电气量阶跃变化的响应情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296902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20012440.7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频电流源,包括:FPGA模块、第一数模转换模块、第二数模转换模块和电力电子式电流发生器;所述FPGA模块用于接收与采样信号幅值成比例关系的直流幅值控制信号和与采样信号频率相同的交流频率控制信号,完成直流幅值控制信号与交流频率控制信号的编码输出及发送时序控制;通过第一数模转换模块产生直流电压模拟信号;通过第二数模转换模块产生交流电压模拟信号;通过电力电子式电流发生器输出高频电流信号。本申请结合常规的模拟式功放测试方法与数字式电流源的良好高频输出特性,可开展直流电子式互感器的频响精度、滤波截止频率、频率混叠等频率特性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206932072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807012.4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六边形凹面螺旋式左手材料及输电线路能量传输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需要对每个输电杆塔单独设计能量传输路径和方向,对完全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输电线路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基板,基板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均为一曲面,曲面为凹面设计;基板的介电常数为正;基板的前表面顺着凹面的弧度镀制有复数层螺旋式的线圈;基板的后表面顺着凹面的弧度镀制有复数层螺旋式的线圈;基板外形和螺旋线圈绕线形状均为六边形;将左手材料集成在绝缘子伞裙。(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856494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415975.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徐晓刚 , 曾杰 , 李鑫 , 毛承雄 , 杨汾艳 , 李兰芳 , 陈迅 , 陈晓科 , 安然然 , 赵艳军 , 张远 , 张弛 , 汪进锋 , 黄嘉健 , 黄杨珏 , 蔡玲珑 , 肖子龙 , 李俊林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能消除仿真信号远距离传输误差的数模混合仿真接口系统,包括物理侧仿真接口、物理侧调理机箱、数字侧调理机箱、数字侧仿真接口,所述物理侧仿真接口与所述物理侧调理机箱之间的各条数字侧三相电压电流输出线路中分别串联有误差消除电路,所述数字侧仿真接口与所述数字侧调理机箱之间的各条物理侧三相电压电流输出线路中也分别串联有误差消除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数模混合仿真接口能消除功率型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信号远距离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幅值和相位的偏差,提高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和仿真的精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