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8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8981.6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G06F17/16 , G01R23/16 , G01R19/0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N3/006 , G06F17/10 , H02J3/00 , H02J3/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网谐波的量测点位选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配网谐波分布历史数据,生成多个由多个谐波源及其各次谐波电流的注入所组成的组合,针对每个组合,根据配网节点导纳矩阵,计算各个节点的谐波电压实际值,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迭代求解在组合下的安装量测装置的量测点位分布,基于各个组合的量测点位分布的时长以及对应概率,确定各个量测点位分布中的最优量测点位分布。可见,无需在配网每个节点安装谐波量测装置,仅需少量有限的节点安装量测装置来实现全配网谐波分布重构计算,即可实现幅值和位置时变的谐波源作用下的配网各节点与支路谐波的实时跟踪,打破了分布式谐波补偿的优化调控真正走向工程化的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7499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182744.5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恒荣 , 张锐锋 , 刘胤良 , 付宇 , 林心昊 , 段舒尹 , 喻磊 , 肖小兵 , 曾杰 , 吴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李跃 , 龙杉 , 周智 , 覃海 , 何肖蒙 , 何心怡 , 熊楠 , 李新皓 , 苗宇 , 李前敏 , 宋子宏 , 郝树青 , 刘安茳 , 蔡永翔 , 王扬 , 郑友卓 , 张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Modbus报文通过以太网通信方式接收,解析成遥测遥信的变电站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入实时数据库中;根据IEC1850标准中的定义以及变电站信息,建立Modbus规约向IEC61850转换网关的信息模型;将实时数据库中解析完成的变电站信息向对应的转换网关模型的数据对象属性进行映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和可靠的转换方式,使得原本无法直接通信的IEC 61850和Modbus设备能够互联互通。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46242.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下垂控制故障穿越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存在低电压穿越无功不足和逆变器过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当检测到所述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点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冻结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环和无功功率环,并计算第一虚拟阻抗;将所述第一虚拟阻抗添加进所述下垂控制组件中;当检测到所述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点电压恢复时,计算第二虚拟阻抗;采用所述第二虚拟阻抗替换所述第一虚拟阻抗,并恢复冻结的有功功率环和无功功率环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79563.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分布式能源的主动配电网络优化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的电力系统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力系统信息和图论,建立主动配电网的全局网络模型;其中,所述电力系统信息包括:网络拓扑、开关状态、母线节点和支路的电气数据;将主动配电网划分为区域网络,针对每个所述区域网络,各建立独立的区域网络模型;获取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对应的网络优化目标,针对全局网络模型和各个所述区域网络模型,分别建立优化模型,对所述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根据所述求解结果对所述主动配电网的开关状态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79080.1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喻磊 , 张恒荣 , 林心昊 , 张锐锋 , 刘通 , 肖小兵 , 徐敏 , 王卓月 , 陈千懿 , 吴鹏 , 刘胤良 , 段舒尹 , 班诗雪 , 原吕泽芮 , 李跃 , 龙杉 , 何肖蒙 , 熊楠 , 李新皓 , 苗宇 , 李前敏 , 史训涛 , 白浩 , 宋子宏 , 郝树青 , 刘安茳 , 蔡永翔 , 王扬 , 郑友卓 , 张洋
IPC: G01R23/16 , G01R23/165
Abstract: 在本申请提供的频谱自适应组群的信号谐波和间谐波分量测量方法及装置中,先确定信号的频谱;基于确定的谐波分析频率范围,在频谱中确定所有局部极大值频率,并在连续的局部极大值频率之间确定极小值频率;确定初始频谱分割边界,根据连续的谐波频率之间的极小值频率的数量,构建新频谱分割边界,删除存在极小值频率的相邻两个谐波频率之间的初始频谱分割边界,将新频谱分割边界和未删除的初始频谱分割边界作为目标频谱分割边界;根据目标频谱分割边界将频谱划分为多个频带,在每个频带中构建小波带通滤波器以提取时域离散序列;求取时域离散序列的有效值,以及谐波频率次数或间谐波频率次数,得到信号测量结果。如此,可提高信号的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9620.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G06F30/20 , H02M1/12 , H02M1/00 , G06F113/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滤波装置的直流侧电容选型方法和系统,构建了有源滤波应用工况下的直流侧低频谐波电流模型和直流侧高频谐波电流有效值模型,分别基于直流侧低频谐波电流模型和直流侧高频谐波电流有效值模型进行有源滤波装置的直流侧电容选型,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换流器直流侧电流分析的基于时域的有效值分析方法未考虑谐波补偿电流混合输出的场景;解决了在此场景下,现有的只考虑了交流侧电流正弦情况的换流器直流侧电流模型无法准确分析直流侧电流,难以为直流侧电容选型提供指导依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9992.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压端侧自适应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边缘集群系统获取云端系统中的配电网运行数据,根据所述配电网运行数据中的系统损耗、系统电压偏差和分布式电源有功削减量,建立分布式电源端侧自适应电压控制曲线的参数优化模型;边缘集群系统对所述分布式电源端侧自适应电压控制曲线的参数优化模型进行分段线性化和凸松弛处理后,求解得到分布式电源端侧自适应控制曲线;边缘集群系统将所述分布式电源端侧自适应控制曲线下达给各边缘网关,以使各边缘网关根据本地数据滚动优化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端侧自适应控制曲线,控制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无功出力值和有功削减量。本发明实现了基于云边融合更灵活地自适应调整配电网端侧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821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74249.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N3/09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楼宇群的能源协同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将能源结构状态输入深度策略模型,输出能源应对动作,模型建立过程为:获取每栋楼宇的历史能源结构状态、能源应对动作以及能源运行成本,对样本集进行聚类,并从聚类结果中提炼该栋楼宇的探索奖励函数,并在探索奖励函数下训练得到策略模型,通过深度价值网络对所有楼宇的策略模型进行训练,更新所有楼宇的策略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所有楼宇的深度策略模型。可见,在面向大规模的楼宇群的多个决策变量时,采用了深度价值网络对多个策略模型进行深度强化训练,优化了大规模的决策变量,深度策略模型所输出的能源应对动作能使楼宇群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运行,降低楼宇群能源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2927.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热系统及其能源利用方法,方法包括:当风电场所产生的用于供电负荷设备消耗的电能溢出时,风电场的溢出电能输送至热泵或氢储能系统,当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用于供电负荷设备消耗的电能溢出时,燃料电池所产生的溢出电能输送至电网,当燃料电池产生高品位热能时,利用高品位热能加热流经所述燃料电池的冷水,得到加热后的热水,以将热水注入供热管网。由此可见,在电热系统中,能够对风电场以及氢储能系统所产生的溢出电能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将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的高品位热能加热供热管网中的热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从而提高电热系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而降低电热系统的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93865.7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旗 , 郑友卓 , 林心昊 , 李跃 , 俞磊 , 肖小兵 , 曾华荣 , 蔡永翔 , 付宇 , 刘胤良 , 毛先胤 , 刘安茳 , 段舒尹 , 郝树青 , 黄伟 , 陈宇 , 王扬 , 张恒荣 , 苗宇 , 宋子宏 , 王卓月 , 李新皓 , 马宗俊 , 石月文 , 张洋 , 曾杰 , 陈滔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接触测量的配电线路覆冰厚度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覆冰层配电线路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设计第一配电导线;根据所述第一配电导线结合超声波探头,设计第二配电导线;将所述第二配电导线的探头信号接入安装在配电线路配电杆塔的超声波信号处理与传输电路装置,根据处理后数据计算出配电导线的实时覆冰厚度。通过提出基于超声波直接接触测量的配电线路覆冰厚度检测方法,能够满足在配电线路覆冰领域对新的监测方法的迫切需求,准确掌握配电线路覆冰状态,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