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3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72745.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响应持续释放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所述的酸响应持续释放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的纳米药物包括如下步骤:(1)中空聚多巴胺材料的制备;(2)酸响应纳米载体材料的制备;(3)酸响应持续释放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合成酸响应纳米载体材料,将生物酶以化学键合或物理吸附的方式结合于载体材料表面或内部,获得酸响应持续释放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的纳米药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响应肿瘤酸环境并持续释放自由基的纳米药物,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级联反应产生大量过氧化氢进而产生大量1O2、·OH,具有高效抗肿瘤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5998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045471.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融合纳米核酸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设计的膜融合纳米核酸载体利用通过膜融合的方式向细胞质递送核酸分子。膜融合递送方式绕过了经典的细胞内吞途径,由此避免了核酸分子在进入细胞内体或溶酶体后被核酸酶降解造成的损耗,提高了核酸递送的效率。当利用该载体递送siRNA时,体外24小时基因沉默效率达到75%,体内实验时72小时几乎完全沉默目的基因。当利用该载体向肿瘤部位递送5`‑pppdsRNA,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另外,Zn2+交联核酸后使用GMP修饰可以增强对核酸的保护。此外,负载核酸的纳米内核在过表达谷胱甘肽的胞质环境下,可以响应谷胱甘肽释放出核酸。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3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564959.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原位自催化产生过氧化氢并持续释放NO和自由基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本发明首先将葡萄糖氧化酶,NO供体和自由基供体载入到可降解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材料中,获得可原位自催化产生过氧化氢并持续释放NO和自由基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葡萄糖底物存在条件下,本发明的可原位自催化产生过氧化氢并持续释放NO和自由基的纳米复合材料可原位精准释放一氧化氮与自由基,实现协同、高效的抗菌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可原位自催化产生过氧化氢并持续释放NO和自由基的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改善表皮伤口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能有效消除皮下脓包感染,有望应用于多种细菌感染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15888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410721.5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7/34 , A61K33/00 , A61P31/10 , C08G73/02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负载NO和两性霉素B的球形PAMAM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装载一氧化氮和两性霉素B的阳离子聚合物,具体为球形的树枝状聚酰胺聚合物,其分子式如下所示;本发明选用球形的聚酰胺树枝状分子PAMAM作为NO供体,其球形结构的支链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仲胺基团,有利于NO的高效负载。同时球形PAMAM外部的结构中含有大量伯胺基团,有利于两性霉素B的有效结合,实现NO和两性霉素B的高效负载。同时两性霉素B和NO产生协同作用使得该聚合物的抗菌效果比单独的负载两性霉素B或NO的效果均要好,为其在制备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702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1060.7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掺杂碳酸锰多模式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疫苗递送系统为利用钙掺杂碳酸锰微球负载李斯特菌溶血素O获得,其中,所述的钙掺杂碳酸锰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CaCl2水溶液和MnCl2水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聚苯乙烯磺酸钠,得到含PSS的CaCl2和MnCl2的混合液;(2)将聚苯乙烯磺酸钠加入到Na2CO3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到含PSS的CaCl2和MnCl2的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得到钙掺杂碳酸锰微球。本发明构建的多模式肿瘤疫苗递送系统可隐藏LLO毒性,改善细胞免疫应答,在肿瘤疫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30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300549.4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45/06 , A61K9/127 , A61K31/136 , A61K31/4178 , A61K47/2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一氧化氮/烷基自由基协同抗肿瘤作用的近红外II区激光控释药物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医药技术领域。近红外II区控释药物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预热的磷脂溶液和脂肪酸混合溶液;(2)制备IR‑1061溶液、NO供体溶液和前体药物溶液的脂肪酸混合溶液中,再加入预热的磷脂溶液中,得到浑浊溶液;升温,过滤,洗涤,即得纳米脂质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储存NO和烷基自由基,并对近红外II区响应精准释放NO和烷基自由基的多功能纳米脂质体;该纳米脂质体粒径均一,响应敏感,生物相容性良好,抗肿瘤效果明显,在抗肿瘤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50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0218123.8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靶向堵塞肿瘤血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用于靶向堵塞肿瘤血管的药物,包括生物膜、MOFs、内源性蛋白以及靶向分子;其中,MOFs包裹于生物膜中;内源性蛋白负载于MOFs上;靶向分子连接于生物膜的外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一锅法合成负载内源性蛋白的MOFs,然后加入生物膜,搅拌、超声处理、挤压包覆;随后加入磷脂‑聚乙二醇‑靶向分子混合孵育,冷冻干燥,得到用于靶向堵塞肿瘤血管的药物。该药物能专一识别并阻断肿瘤新生血管,使肿瘤细胞因缺乏营养和氧气饥饿而死,而不影响正常细胞;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前所未有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75549.X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静默区SERS探针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将4‑巯基苯甲酸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金微米粒子AuMPs水溶液,反应得到用于捕获铜离子的SERS探针,然后进一步在SERS探针表面引入氰基,其拉曼特征峰位于2137cm‑1,产生拉曼静默区e信号,因此通过氰基拉曼特征峰强度变化,可实现对Cu2+的静默区SERS检测,避开指纹区的常见生理分子和化学基团的峰谱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可广泛用于检测多种生物样品中的铜离子浓度,在生物、化学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29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62543.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动力触发一氧化氮释放黑磷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光动力触发一氧化氮释放黑磷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黑磷纳米片与一氧化氮载体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混合的步骤。该方法利用黑磷纳米片表面的负电荷与带正电的一氧化氮载体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通过简单的正负电相互作用在黑磷纳米片表面修饰一氧化氮载体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可以提高黑磷在水中的稳定性。经660nm激光照射处理后BPNS@PATSNO产生的单线态氧可实现一氧化氮的可控释放,同时一氧化氮与活性氧进一步反应生成的过氧亚硝酸盐具有更显著的抑制细菌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