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69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224663.8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L3/00 , G01N33/6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结合两步微球竞争法在C‑反应蛋白检测中的应用,该微流控芯片,包括位于顶部的PDMS芯片、中部的PDMS薄膜和底部的基板,所述PDMS芯片内设置有不同形状的微通道或微通道阵列、溶液出口和溶液进口,所述溶液进口位于微通道或微通道阵列起始端,所述溶液出口位于微通道或微通道阵列的末端,该微流控芯片可裸眼量化微球数量,直接读出微球数量。本发明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结合两步微球竞争法在C‑反应蛋白检测中的应用,可检测浓度范围为10pg/mL~100μg/mL的生物标记物的高精度量化;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廉、检测精度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30640.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度低的溶液比色分析快速检测装置、系统和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光学暗箱,光学暗箱后面板设置有照明单元,光学暗箱内照明单元前设置有样品器皿,上面板设置可闭合的窗口,窗口在样品器皿正上方;前面板设置开孔,前面板的两侧分别与左侧板、左侧板右之间设置有滑轨;暗箱前面板的开孔中心、样品器皿的中心与照明单元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发明的智能手机和照明单元位于待测溶液或者样品溶液的两侧,对待测溶液或者样品溶液的透射光进行成像,避免了因溶液对照明光源的反射光造成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402488.6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封石墨烯量子点的纳米脂质体及制备以及其在生物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卵磷脂与胆固醇加入到氯仿中,超声使其分散均匀,然后旋蒸除去氯仿,得到脂质体薄膜;(2)将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加入到脂质体薄膜中,冰浴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I;然后将混合溶液通过聚碳酸酯膜反复挤压,得到混合溶液II;再将混合溶液II进行透析,得到包封石墨烯量子点的纳米脂质体。本发明中制备的纳米脂质体生物安全性高且发光长效稳定,在磷脂酶A2存在下使得该脂质体破裂,释放包裹在其中的荧光信号分子,因此可将其用于胰腺炎标志物磷脂酶A2的活性检测,在生物检测和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6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9673.5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广州泰诺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 珠海泰诺麦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7K16/10 , C12N15/13 , G01N33/569 , G01N33/577 , A61K39/39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人源抗HCV的中和抗体。本发明的抗体能够结合具有天然构象的HCV的膜糖蛋白。本发明提供的抗体的重链具有如序列表中SEQ ID NO: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抗体的轻链具有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CDR具有如下序列:CDR1 SEQ ID NO:10;CDR2 SEQ ID NO:11;以及CDR3 SEQ ID NO:12;该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CDR具有如下序列:CDR1 SEQ ID NO:14;CDR2 SEQ ID NO:15;以及CDR3 SEQ ID NO:16。本发明提供利用HCV中和抗体作为治疗剂、诊断剂和/或预防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4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5912.5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氧化还原反应的SERS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先制备了一种金属络合物TEPE‑Au,其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该TEPE‑Au络合物在静默区有明显的拉曼特征峰,展现出了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作为静默区报告分子使用。将其制成SERS探针后再与SERS检测技术相结合,可用于监测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浓度或含量,在生物检测、化学检测或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imgabs0#式Ⅰ。
-
-
公开(公告)号:CN115919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7267.5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1/343 , A61P35/00 , A61P11/02 , A61P11/04 , C07D307/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tC蛋白抑制剂及其应用,所述CutC蛋白抑制剂为柔毛地胆宁(Molephantinin)。经实验发现,干扰CutC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生长,因此,开发靶向抑制CutC的药物对于治疗鼻咽癌具有潜在意义。本发明通过双向热稳定SILAC质谱技术,发现Molephantinin可直接与CutC蛋白结合,进一步,通过ICP‑MS实验发现Molephantinin通过作用于CutC蛋白,使细胞内铜稳态发生改变,引起鼻咽癌细胞的死亡。因此,Molephantinin可作为CutC蛋白抑制剂,为后续CutC蛋白在铜稳态等功能方面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此外,Molephantinin有望作为靶向CutC治疗鼻咽癌的新型药物,为临床鼻咽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75549.X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静默区SERS探针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将4‑巯基苯甲酸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金微米粒子AuMPs水溶液,反应得到用于捕获铜离子的SERS探针,然后进一步在SERS探针表面引入氰基,其拉曼特征峰位于2137cm‑1,产生拉曼静默区e信号,因此通过氰基拉曼特征峰强度变化,可实现对Cu2+的静默区SERS检测,避开指纹区的常见生理分子和化学基团的峰谱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可广泛用于检测多种生物样品中的铜离子浓度,在生物、化学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89200.X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245/12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默区报告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以4‑乙炔基苯胺作为底物,与亚硝酸在低温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新的静默区报告分子—4‑重氮苯炔(4‑DP),该分子可在拉曼静默区2100‑2200cm‑1范围内产生由炔烃拉伸振动产生的特征峰,静默区特征峰的引入,可以降低背景信号的干扰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另外,本发明中将4‑巯基苯硼酸修饰在金微米颗粒CLMP的表面,构成SERS探针分子CLMP@4‑MPBA,而H2O2可与4‑巯基苯硼酸反应生成4‑羟基苯硫酚,因此可以通过静默区炔烃特征峰的强度变化实现对H2O2的浓度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2000.5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色原理检测过氧化氢及乳酸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以氯金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N‑(3‑眯基)‑苯胺为原料制备聚苯胺衍生物保护的金纳米粒子,然后进一步与对巯基苯酚反应制得对巯基苯酚金纳米粒子。本发明中通过实验发现,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可使苯酚发生交联聚合,能够有效促使本发明制备的巯基苯酚金纳米粒子发生聚集,并导致溶液颜色的变化,这一变化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利用本发明的对巯基苯酚金纳米粒子可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或是用于检测在酶催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的相关物质,如乳酸、葡萄糖、胆固醇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