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形天线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802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180738.2

    申请日:2010-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7/06 H01Q7/08 H01Q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接近导体板配置也发挥作用,且与通信匹配侧天线的耦合度高的小型的一种线圈形天线。下层线圈导体部(11U)和上层线圈导体部(11S)分别为大致呈矩形的螺旋状,通过将下层线圈导体部(11U)内侧的端部与上层线圈导体部(11S)内侧的端部导通而将两者串联连接。对于下层线圈导体部(11U)及上层线圈导体部(11S),与磁性体芯(1)的轴向平行的轴平行部(PA)的配置间隔比与磁性体芯(1)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部(CA)的配置间隔窄。并且,以上层线圈导体部(11S)的轴平行部(PA)相对于下层线圈导体部(11U)的轴平行部(PA)重叠的方式配置。

    天线装置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271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72729.9

    申请日:2010-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749 H01Q1/2225 H01Q7/00

    Abstract: 天线装置由磁性体天线(51)和导体板(40)构成。磁性体天线(51)则由柔性基板(10)和磁性体芯(20)构成。柔性基板(10)对于基材(11)而言,形成将卷绕中心部作为导体开口部(CW)的螺旋状的线圈导体(12)。磁性体芯(20)的尺寸L(导体板(40)的长度方向尺寸),比柔性基板(10)短。磁性体芯(20)被配置在靠近导体板(40)的第1端边(S1)的位置,而且是在不覆盖位于离第1端边(S1)最远的位置的线圈导体部(A3)的位置。构成与对方侧的天线磁性耦合力强、通信性能高的天线装置。

    便携式电子设备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8957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1726.0

    申请日:2006-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7/08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具备电路基板(100)和搭载在电路基板(100)上的天线线圈(200),天线线圈(200)具有磁性体芯(201)和隔着线圈非缠绕部(203)被缠绕在两侧的线圈(202)。线圈(202)隔着线圈非缠绕部(203)而缠绕方向互相不同。天线线圈构成为,设磁性体芯(201)的长度为X,将中心线投影到电路基板(100)上的虚拟线和电路基板(100)的外周之间的两个交点的距离为Y时,满足Y≥X≥0.8Y。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38003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90000700.3

    申请日:2016-05-17

    Inventor: 伊藤宏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H01Q7/00 H01Q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101)具备由沿面的线圈导体(20C)构成的天线线圈(20)、和被配置在与天线线圈(20)进行磁场耦合的位置的供电线圈(30)。再有,天线装置(101)具备面状导体(10)。面状导体(10)相对于供电线圈(30)而配置于天线线圈(20)侧,在俯视的情况下形成于天线线圈(20)的第1部(21)的近旁,从天线线圈(20)的第1部(21)扩展至天线线圈(20)的外侧,且具有未与天线线圈(20)的线圈开口(20A)重叠的区域。供电线圈(30)配置在至少与天线线圈(20)的第1部(21)以外的第2部(22)进行磁场耦合的位置。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88849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21274092.3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天线装置(101)具备:基材(1),具有绝缘性;螺旋形状的线圈导体(10),形成于基材(1)的主面;和迂回构件(21),具有相互导通的第1连接部以及第2连接部。迂回构件(21)的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与线圈导体(10)对置配置。迂回构件(21)的第1连接部以及第2连接部的至少一者经由导电性接合材料而与线圈导体(10)的内周部或者外周部连接。如此,以导电性接合材料来安装(配置)对线圈导体(10)的内周部和外周部进行连接的迂回构件(21),因此能够与RFIC元件等的一般的表面安装部件同样地进行表面安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