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6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3088.1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启动子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启动子Pd(-35~-10)HpaII基因是在启动子PHpaII的基础上对其核心区进行串联改造而形成的。在新启动子Pd(-35~-10)HpaII控制转录下,重组纳豆激酶的纤溶活力高达200.83FU/ml。该方法高效安全,能够有效提高纳豆激酶的表达量,且为进一步研究启动子对异源基因表达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6294.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和热稳定性提高的腈水合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腈水合酶二聚体界面、四聚体界面以及亚基内的氨基酸共进化对进行计算设计,构建突变,并进行筛选,最终获得活性和热稳定性提升的腈水合酶突变体。本发明构建的突变体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65℃下半衰期从野生型的21min提高至210min。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4155.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共进化位点改造提高热稳定性和活性的纳豆激酶突变体,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得到4个活性或稳定性提升的双点突变体,且这四个突变位于2个共进化残基对上。对双点突变进行组合,获得稳定性和活性进一步提升的三个四点组合突变。其中,M5的比酶活为17.9U/mg;其热稳定性大幅提高,55℃下半衰期是野生型的3.5倍,达到718分钟。将M5与之前获得的高性能突变体M4进一步组合,获得突变体M6,其活性和热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为底物时,比酶活达到33.8U/mg,Tm达到73.4±0.5℃,55℃下半衰期达到6348min。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26116.X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热II型普鲁兰酶的分子改造及其在淀粉制糖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及制糖工业领域。本发明对超嗜热古菌(Pyrococcusyayanosii)CH1来源的II型普鲁兰酶进行突变得到突变体W30L/H400I/S552A。该突变体的比活和催化效率与野生型相比,分别提高了3.2倍和5倍。利用该酶突变体生产低聚麦芽糖的反应显示,酶突变体低聚麦芽糖的转化率达到96.1%,比野生型提高了5.4%。此外,将酶突变体用于葡萄糖生产时,该酶突变体的葡萄糖产量分别比野生型和传统方法提高25.4%和43.5%。表明了该酶的突变体在淀粉糖工业中应用中存在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0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466694.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化合物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段AmiC‑AmiR突变体的氨基酸基序在检测酰胺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RBS进行优化、并将AmiC第83位取代为组氨酸,从而实现了此传感器对于酰胺类物质的响应,并且能检测到摩尔级别的含量,响应范围在0~10mM之间。从而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839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0441638.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谢工程大肠杆菌发酵制备广藿香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改造广藿香醇合酶及宿主菌株,获得能够高效发酵生产广藿香醇的重组菌及其发酵方法。该重组菌株能够以廉价的葡萄糖为底物,发酵生成高附加值的广藿香醇,摇瓶发酵96h广藿香醇产量达到338.6mg/L,得率为48.6mg/g干2细胞重量,体积生产强度为84.6mg/L/d。在5L发酵罐中,广藿香醇产量可达到970.1mg/L,体积生产强度为199mg/L/d。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478383.X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和高热稳定性的纳豆激酶突变体,属于蛋白质工程领域。本发明筛选得到三种纳豆激酶突变体,分别是突变体M2(S62AN181DY217KN218SN259P),突变体M3(P57CA92C)以及突变体M4(S62AP57CA92CN181DY217KN218SN259P)。其中突变体M4在55℃与65℃下半衰期分别较野生型提升了20.7倍与12.9倍,这是目前已有的报道中关于纳豆激酶热稳定性最优的突变体,同时比酶活也较野生型提升了2.1倍。本发明实现了在提升纳豆激酶热稳定性的同时保持其催化活性,以突破“稳定性活性的权衡”,为纳豆激酶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