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快速检验的试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181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976501.6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快速检验的试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试棒包括棒体和外壳,棒体由硅藻土、生石灰、铬酸银、木质纤维和玻璃纤维构成,包裹在外壳中,外壳一端用于装入棒体,另一端有条状开口。将试棒开口端插入待测混凝土浆液中保持一定的时间,取出后读取试棒变色的长度,并与样本长度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新拌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待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经济高效等特点,同时又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中,不同状态下的待测混凝土氯离子的检测。氯离子检测的应用将有效提高效率,减少损失。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796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1382673.2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将表面包裹有纳米氧化铝的纳米二氧化硅配制成浓度为0.05mol/L~0.5mol/L纳米二氧化硅水溶液,并注入电解槽中;将内置钢筋的混凝土试件置于电解槽中;将钢筋接入电源阴极,且在所述混凝土试件外设置与所述混凝土试件相平行的辅助阳极并将所述辅助阳极接入电源阳极;在0℃~40℃条件下,在步骤S3中所述的电源阴极和电源阳极之间施加6V/cm~96V/cm的外加电压并通电。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材料,通过施加外加电场,由电泳驱动进入混凝土中孔隙;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溶液与孔溶液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S‑H凝胶,从而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以制得致密化混凝土,从而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种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用电沉积液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05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226699.9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用电沉积液及其使用方法,该电沉积液包括锌盐水溶液和镁盐水溶液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和有机分子;该电沉积液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电沉积液;(S2)将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用导线连接在电源负极上,电源正极连接在金属网上;(S3)将金属网放置在电解槽底部,混凝土试件放置在金属网上部,并利用绝缘垫块将混凝土试件和金属网隔开;(S4)将电沉积液倒入电解槽;(S5)开启电源施加电流;(S6)每隔4~6天更换电沉积液保持电沉积液的浓度,18~24天后,取出混凝土试件。该电沉积液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效果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渗透性能;提高沉积物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结强度,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双组份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3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756760.0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双组份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该表面增强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包括乙二胺四乙酸四钠5~25份、柠檬酸纳1~10份、三乙醇胺0.5~3份、葡萄糖酸钠1~10份、葡庚糖酸钠1~10份、水100~500份,组分B包括纳米二氧化硅5~20份、聚丙烯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5~20份、聚羧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0~30份、水100~300份,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加强的混凝土表面区域预处理;(2)将组分A涂刷或喷涂在混凝土表面3~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5~30min,静置2~6h;(3)将组分B涂刷或喷涂在涂有组分A的混凝土表面,并湿润养护24~48h。该增强剂的反应成分能够适应不同的孔隙特征及孔界面特性,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性能,其寿命得到延长,成分为水溶性,绿色环保。

    一种基于间歇通电的高效率电化学脱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80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65486.6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间歇通电的高效率电化学脱盐方法及装置,涉及混凝土电化学修复技术领域,电化学脱盐方法包括:S1、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S2、对电解液加热5~15min后,直流电源通电;S3、对电解液加热50~70min后,转为对电解液制冷,且电化学反应50~70min后,直流电源断电;S4、电解液制冷20~40min后,恢复加热,且直流电源断电20~40min后,恢复通电;S5、重复步骤S2~S4,直至完成脱盐过程。本发明利用通断电的电压产生的潮汐力,加速氯离子迁移;且在通电之前加热以降低氯离子结合能力,在断电之前,降低温度,使得迁移到电解液内的自由氯离子更易结合固化;间歇加热和延后的间歇通电协同作用加速氯离子的迁移速率,提高氯离子的去除效率。

    一种快速检测砂石料中氯离子含量的重力吸附型试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811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79824.4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砂石料中氯离子含量的重力吸附型试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试棒包括具有刻度的硬质塑料外壳和包裹于其内部的试棒,所述试棒由棉质纤维、变色硅胶、铬酸银、聚羧酸类减水剂构成,所述硬质塑料外壳的一端封闭用于固定试棒,另一端为开口状态。用吸管吸取从砂石料中过滤出的滤液,再通过开口端将滤液滴入竖直放好的试棒中,待试棒底部的变色硅胶变色后读取试棒的变色长度,并与样本的变色长度数据对比,从而得出砂石料浆中的氯离子含量。本发明的试棒具备体积小、使用方便、稳定性高、成本低等特点,且监测范围大,应用范围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种利用含磷污泥制备的阻锈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488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57436.6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含磷污泥制备的阻锈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阻锈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污泥与水混合投入反应釜中,加入铁粉于常压下在20~60℃进行反应;(2)在反应釜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0.5-13.5;(3)对反应釜中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4)使用分子筛对步骤(3)中制得的液体中有机磷化合物进行吸附分离,并使用110~150℃水蒸气洗脱分子筛中吸附的有机磷化合物,得到有机磷化合物悬浊液;(5)真空浓缩得到有机磷化合物,加入硝酸镨得到阻锈剂。本发明制备的阻锈剂实现了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同时有效提高了混凝土中钢筋的阻锈能力,进而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易于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0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43246.7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水泥200~350份、砂350~700份、硅灰20~80份、水60~120份、脂肪醇乳液0.1~1份、A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10~35份、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10~25份,A型、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分别为粒径为5~20nm和30~60nm的氨基化核壳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溶液。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A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2)制备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3)将A型、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4)加入水泥、硅灰、脂肪醇乳液混合均匀,得到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该防护材料能够降低水泥基材料中有害孔体积、提高界面的抗收缩变形能力、修复微裂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