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原位生长二维超薄纳米片转化高酸值藻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4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154031.7

    申请日:202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分子筛原位生长二维超薄纳米片转化高酸值藻油的方法。包括:将2‑甲基咪唑,溶于5N,N‑二甲基甲酰胺‑水混合溶液中;加入介孔Y型分子筛并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液A;将六水合硝酸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水混合溶液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与混合液A中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分离固体并清洗、干燥,得到催化剂;将催化剂与微藻油脂混合,按醇油摩尔比10︰1加入甲醇,160℃恒温反应时间2h后,获得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甲酯的产品油。本发明催化剂实现了二维超薄纳米片原位均匀地生长,在实现纳米级厚度的同时避免薄片的堆积,从而大幅提高高酸值微藻油脂的催化转化效率,且催化剂循环使用具有较高稳定性。

    切圆旋流柱式微藻光合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5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1037161.2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切圆旋流柱式微藻光合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反应器包括竖向的透明材质的中空圆柱式反应器,底部开孔连接到给排水泵,顶部封盖上设有排气口,下部设置曝气器;在反应器的侧壁上部设置开口,通过软管连接循环水泵的入口;在反应器的侧壁下部沿横截面外缘均匀布置若干个喷嘴,喷嘴连接循环水泵出口;喷嘴的轴线与反应器横截面的直径之间形成夹角并与一个切圆相切,该切圆位于反应器横截面上且与横截面共圆心。本发明相对传统气升柱式反应器,能减小藻液混合时间和气泡直径,提高气液传质系数和微藻在光暗区之间的循环频率,有利于微藻光合作用,同时有效防止藻细胞沉底,提高微藻生物质产率和固碳效率。

    双桨轮平板光合反应器及微藻固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5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290476.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桨轮平板光合反应器及微藻固碳方法。包括用于微藻固碳的反应器,呈立式箱型结构,其顶板及四个侧板均为透光板材;顶板上设有开孔;在反应器内部设有上下共两个桨轮,两个桨轮的轴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设于相对侧板上的轴承座中;各轴均有一个端部伸出至侧板外,且在该端部固定装设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至电动机的输出轴;在反应器的底板上设有曝气条,其一端通过管路与气泵相连,在曝气条的上表面均布若干个出气孔。本发明的反应器内部能够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漩涡流动,加强了气液搅拌和物质传递,能够明显改善藻液流场和促进闪光效应,有利于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还原CO2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5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709534.7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溴化铵和三聚氰胺混合物煅烧得到氮化碳,在氮气氛围热解;产物清洗、干燥后得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将其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超声处理后加入酞菁锰分子,超声处理、搅拌后清洗、干燥,得到酞菁锰修饰牛角状碳基催化剂。本发明产品具有丰富多孔结构、较高比表面积、高含量吡啶氮及吡咯氮活性位点、良好导电性,是高效的阴极催化剂。牛角状结构的碳基催化剂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尖端效应富集电荷,促进CO2高效还原反应。酞氰锰分子中的锰单原子作为活性位点,降低了CO2还原为中间产物COOH*的反应能垒,促进CO2向CO气体产物的转化反应,法拉第效率高。

    一种燃煤电厂煤质成分在线快速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34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45554.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煤质量测量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煤质成分在线快速测试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从燃煤电厂煤粉管道抽取煤粉,利用旋风分离器分离捕集煤粉颗粒,混匀后分为两部分;通过基于程序升温称重计量的工业分析,测量其中一部分煤粉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通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元素分析,测量另一部分煤粉中C、H、O、N、S元素浓度;结合两种测量结果,计算获得燃煤热值。本发明可同时实现对燃煤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及C、H、O、N、S元素浓度的测量,有利于实现对燃煤电厂的实时监测和运行参数调整;本发明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燃煤热值计算结果,从而实现燃煤电厂连续在线的燃煤热值分析。

    一种低压条件测量单油滴燃烧温度和火焰结构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79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2356.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实验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低压条件测量单油滴燃烧温度和火焰结构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设于可移动支撑框架的低压腔;低压腔的底部封盖与底部开口通过法兰面配合安装;侧面设观察窗和抽气口,顶盖设油滴注入口;底部封盖与框架平台的平台面板通过竖向布置的中心螺纹柱和升降支柱实现活动连接;在中心螺纹柱的下端部设有手轮;在底部封盖的内侧表面的固定件上安装电热丝和热电偶,并设有若干个接头。本发明能方便快捷进行移动及固定;利用手轮调节低压腔的升降,在不改变光学测量系统位置的情况下实现连续测量,显著提高光学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实验便利性;可拓展性强,便于内部模块维修及更换。气密性好,实验的可重复性良好。

    一种纳米金属两相流体稳定性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90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128157.5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相流体测量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纳米金属两相流体稳定性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能竖向移动进行扫描的脉冲近红外光源发射水平的投射光,在一定时间内测量通过纳米金属两相流体之后的透射光的强度变化情况;通过光强变化图获取两相流体分层沉淀的高度数值和时间节点,用其表征流体样品的稳定性。本发明能够定性定量地获得纳米金属两相流体燃料中固相颗粒的沉降过程,更加全面准确地判断该两相流体的稳定性;该方法为非接触式测量过程,对测量的对象,即纳米金属两相流体本身的形态不会产生破坏或改变,保持了样品的完整性,被测样品能够继续使用;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测量过程程序化,使测量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改良螺旋藻关键酶基因提高生长固碳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81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206657.3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良螺旋藻关键酶基因提高生长固碳速率的方法。包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螺旋藻细胞中的四个关键酶的基因表达量进行调整以实现基因改良;取基因改良后的螺旋藻藻株,置于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多试管单个藻株纯化和扩大培养;每天采集各试管中的藻液,测试螺旋藻的固定二氧化碳速率,取固定二氧化碳速率的数值最大的样本作为改良后的螺旋藻藻株。本发明能增强螺旋藻的叶绿素合成通路及三羧酸循环通路,提高螺旋藻细胞光合利用效率及能量供给,进而提高螺旋藻的生长固碳速率,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提高螺旋藻生长固碳速率方法。

    利用负载了磷钨酸的镍基分子筛催化藻油制备航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498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220345.2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负载了磷钨酸的镍基分子筛催化藻油制备航油的方法。是将磷钨酸‑镍基梯度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安置于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中,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和氢气压力,将微藻生物柴油反应器进行脱氧断键反应;在反应器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4个馏出口,用于排出反应器中不同反应阶段的混合物;依次取四种馏出物,混合后得到微藻生物航油产物。本发明通过有效控制微藻生物柴油脱羧反应得到长链正构烷烃,进一步断键生成短链正构烷烃,然后异构化、环化及芳构化,得到选择性高达63.1%的微藻生物航油产物,使航油产物中的异构烷烃含量显著提高到32.5%,并具有合理的芳香烃含量17.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