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8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975199.X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20/00 , G06Q50/06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易覆冰微地形分类方法,它包括:收集区域DEM、电网冰区分布图和区域气象站风向观测数据;对山脊、山谷和垭口地形进行粗提取;根据TPI指数划分阈值,确定区域的坡位类型,对山谷和山脊地形进行精确提取;将提取的山谷、山脊、垭口和迎风坡上坡地形与电网冰区分布图进行叠加,提取20mm及以上重冰区范围内的地形区作为易覆冰微地形;提取每类易覆冰地形区的地形因子;将易覆冰微地形类型作为模型输出,对应微地形类型下的地形因子为输入层,采用XGBoost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建立易覆冰微地形分类模型通;有效指导输电线路冬季覆冰巡检、防冰融冰设施部署,降低电网覆冰灾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869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097606.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电塔的减振装置,该用于输电塔的减振装置,包括:减震基座,设置于输电塔底部;减振器,设置于所述减震基座的内部,其中,所述减振器包括:四柱液压减振器、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单柱液压减振器和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第二单柱液压减振器;所述四柱液压减振器设置在所述减震基座与输电塔底部的角钢之间;所述第一单柱液压减振器设置在所述减震基座与输电塔底部的节点板之间;所述第二单柱液压减振器设置在所述减震基座与输电塔底部的节点板之间,该减振装置能够降低输电塔底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振动频率与振幅大小,有效抑制地震对输电塔的作用,提高输电塔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07123.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21/08 , C22C21/02 , C22C1/02 , C22C1/03 , C22B9/10 , C22F1/047 , C22F1/043 , C22F1/05 , C22B9/05 , C22F1/00 , C22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疲劳铝合金线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Mg:0.27~0.45%,Si:0.27~0.5%,Fe:0.1~0.15%,Y:0.1~0.3%,La:0.01~0.05%,B:0.001~0.05%,余量为Al;其成分中,还包括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中每种元素的含量均≤0.005%,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的总量≤0.02%。本发明通过控制挤压和拉拔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比例等参数,可以实现材料的晶粒细化和晶界强化,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同时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晶界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制成的铝合金线抗疲劳特性相比于行业内现有顶尖水平提升了20~50%,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极限运行张力条件下3000万次疲劳考核验证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0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5647.1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1N5/04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26 , G06F113/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剩余寿命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确定已投入使用的碳纤维复合芯的工作温度;考虑到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与反应机理函数以及反应速率函数相关,因而,可将从已投入使用的碳纤维复合芯中截取的一段碳纤维复合芯作为试样;结合热失重测试,构建试样的目标反应机理函数以及目标反应速率函数;在此基础上,可以基于目标反应机理函数、目标反应速率函数以及工作温度,评估已投入使用的碳纤维复合芯的剩余寿命。可见,本申请可以综合影响热分解过程的三个因素即工作温度、目标反应机理函数及目标反应速率函数,对碳纤维复合芯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6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10911479.7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浓度等级判别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图像建立图像样本集,对所述图像样本集中的图像按照雾浓度大小分为多个等级;对所述图像样本集中的各个图像分别进行对比度与傅里叶的特征向量提取,得到所述图像样本集的特征向量集;通过支持向量机对所述特征向量集进行训练,得到雾浓度判别模型;将待判别的图像输入所述雾浓度判别模型,得到对所述待判别的图像的雾浓度等级划分结果。本发明能够对雾浓度进行精准的等级划分,满足各变电站对表计雾浓度预判断的需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雾浓度等级判别方法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10930146.X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厅金具,涉及金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管母支撑金具和地刀连接金具的功能较少而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影响阀厅内的整体布局以及导致经济成本过高的问题。该阀厅金具包括屏蔽件,所述屏蔽件的屏蔽区域内设有用于支撑管母的管母支撑单元、用于连接导线和所述管母的导线连接单元以及用于连接地刀和所述管母的地刀连接单元。本发明用于换流站的阀厅。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010193971.8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1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95 , G06N3/09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分割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集、参考图像集以及与所述参考图像集对应的预先标注的参考标注集;其中,目标图像集包括目标图像训练集和目标图像测试集;构建分割网络和判别网络;将目标图像训练集与参考图像集输入到分割网络,对应得到目标概率得分图和参考概率得分图,再将目标概率得分图和参考概率得分图输入到判别网络,以进行分割网络和判别网络的联合训练;当分割网络的第一目标损失函数和判别网络的第二目标损失函数均收敛时,训练结束;将目标图像测试集输入训练好的分割网络,得到目标分割图像。本发明无需进行原图像的预先标注,也能实现图像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5857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02810.5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刘桂婵 , 廖永力 , 杨艺云 , 黄增浩 , 张兴森 , 龚博 , 卢展强 , 何锦强 , 李君华 , 赵林杰 , 彭家宁 , 张厚荣 , 覃宋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湿敏电阻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非压区内部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有:湿度控制电路,其包括有第一保护电阻R1、第二保护电阻R2以及湿敏电阻R3,第一保护电阻R1和湿敏电阻R3相并联;互感电流控制电路,其包括有互感线圈C和电磁铁YA,互感电流控制电路通过互感线圈C与湿度控制电路相耦合;排水装置,其包括有筒体,筒体的侧壁处开设有腔室,腔室内填充有吸附棉块和铁块,腔室的近端靠近电磁铁YA,筒体的侧壁多个排水沟槽,排水沟槽的远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穿出铝管。本发明可以实现及时降低线夹非压区内的湿度功能,能够有效解决耐张线夹非压区湿度过大所带来的问题,减小损耗降低发热,避免线夹发热失效,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1398.8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绝缘子畸变图像矫正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通过架空线路上的监测终端获取绝缘子图像;采用预设图论算法对绝缘子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绝缘子分割图;通过几何对称性对绝缘子分割图进行畸变程度分析,筛选出待矫正畸变图像;根据透视变换原理对待矫正畸变图像进行畸变矫正处理,得到矫正绝缘子图像。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架空线路上监测终端采集的绝缘子图像存在畸变,影响后续绝缘子覆冰状态分析效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02822.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压紧装置及耐张线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引流板压紧装置通过内锥形胀套膨胀变形,从而能够使得内锥形胀套与引流板和线夹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微凸体发生塑性变形,将微凸体的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增大了实际接触面积,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给引流板和线夹连接板更多的压力使得引流板和线夹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微凸体发生塑性变形,将微凸体的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增大了实际接触面积,可以解决由于实际接触面积过小带来的接触电阻过大问题,解决耐张线夹引流板处因实际接触面积小而引起的线夹发热的问题,来实现节能与降温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