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生物降解增韧高强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875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389723.4

    申请日:2016-0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86~94.9wt%聚乳酸、5~13wt %环氧化植物油或其衍生物以及0.09~1wt %过氧化物引发剂三组分,经过干燥、混合后,于密炼机中通过原位接枝交联反应制得。其以环氧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作为交联剂和增塑剂,避免了传统聚乳酸扩链方法中所用的有毒物质,所有组分均为无毒、可生物降解材料,且复合材料中引入了接枝交联结构使复合材料大幅增韧同时保持较高强度。该复合材料适合于制作一次性餐具,食品和医疗包装材料,薄膜等制品。

    一种丝素蛋白储能调温纤维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7289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888419.X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一种丝素蛋白储能调温纤维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2~6wt%和10~20wt%两种浓度的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A和B;按照有机相变材料与再生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1.2~2:1称取有机相变材料,熔融后加入溶液A乳化10~30min得到乳液;按照乙醇与溶液A的体积比为3:20~7:20量取乙醇,加入所述乳液,搅拌,诱导蚕丝蛋白发生构象转变,然后先冷冻、再解冻,得到相变储能微胶囊为悬浮相、水为分散相的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加入溶液B,搅拌均匀,浓缩至25~35wt%,注入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丝素蛋白储能调温纤维膜。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得的储能调温纤维存在的强度降低和储能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7688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82649.0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03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及应用。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活性炭进行干燥处理;S2,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设备中按照1cc/min~200cc/min的气流量通入气体,将干燥处理后的活性炭送入所述等离子体设备中,使活性炭处于低温等离子体的喷射出口处,控制所述等离子体设备的喷射出口的移动速度在0~30mm/s,处理0.5~30min后,得到改性后的活性炭。本发明通过物理方式实现火花放电改性活性炭,使得活性炭比表面积显著增加,且表面官能团也更丰富。改性过程简便,效率高,且无污染物产生。

    一种氮化硅改性相变储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5142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10743084.3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一种氮化硅改性相变储能微胶囊,由壳材及其包覆的芯材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壳材包括50~100份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均匀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1~20份氮化硅粉;芯材包括50~100份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以及均匀分散在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中的1~20份氮化硅粉;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高了相变储能材料热传导率,抑制其相变过程中的过热、过冷度,同时也提高了耐温耐磨性、抗热震性、抗疲劳性等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原料易得、可控性强,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加工技术,改善了相变储能微胶囊的性能,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电致塑性与超声滚压耦合进行轧辊在线修复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686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10211642.0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一种电致塑性与超声滚压耦合进行轧辊在线修复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于轧辊前边的轧机机体上的一对支架;由电动机驱动的丝杆、导轨和滑块,该丝杆和该导轨安装于所述的一对支架之间,该滑块由该丝杆驱动,并能沿着该导轨平移;绝缘安装于所述滑块上的载有超声滚压装置的气缸、左电刷装置和右电刷装置,该超声滚压装置的滚压头能够与所述轧辊辊面紧密接触;所述左电刷装置的左电刷和所述右电刷装置的右电刷与所述轧辊辊面滑动接触;及,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左电刷和右电刷的脉冲电源。本系统与轧机结合可以实现轧辊的在线修复,将电致塑性、超声冲击及滚压共同作用于轧辊辊面,使辊面晶粒细化并形成压应力强化层,快速实现轧辊的在线修复。

    一种碳化硼摩擦垫片及其化学镀和超声波结合的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986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089592.9

    申请日:2014-03-11

    Abstract: 一种化学镀和超声波结合制备碳化硼摩擦垫片的方法,包括:配置含碳化硼的化学镀液,通过温控加热装置对该镀液加温并使保持恒温,放入弹簧钢垫片,同时施加间歇式超声波,将镍磷合金和碳化硼共沉积于弹簧钢垫片的表面,形成Ni-P—B4C复合镀层;镀后垫片在200-400℃温度下热处理。其B4C颗粒均匀镶嵌在该Ni-P—B4C复合镀层中,呈半裸露状态。这种复合镀层结构在预定的载荷下,碳化硼颗粒刺入所接触的工作面,提高了与工件之间表面啮合程度,增加机械连接件之间的结合力及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力和力矩的传输能力,降低构件的尺寸和重量,提高应用安全系数,并达到降低成本和减少能量损耗的目的,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一种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39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90893.9

    申请日:2013-03-21

    Abstract: 一种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组分为:聚乳酸50-70w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5-40wt%,蛋壳粉0.5-10wt%,偶联剂2-5wt%。该方法将各组分的均匀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密炼机在温度120-190℃下进行熔融共混,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通过偶联剂化学偶联形成的大分子偶联物与蛋壳粉形成共混物,分子链优异结合,蛋壳粉起到增强作用,使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有明显改善,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玩具、包装、电子产品、塑料包装袋等行业。

    一种轻金属内衬玄武岩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20661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071153.0

    申请日:2013-03-06

    Abstract: 一种轻金属内衬玄武岩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及其制造工艺,包括:一轻金属内衬;复合有环氧树脂材料的玄武岩纤维缠绕层,该玄武岩纤维缠绕层形成于所述轻金属内衬外表面上,且通过该玄武岩纤维缠绕层中的环氧树脂材料使其与轻金属内衬紧密地粘结成一体;及,涂覆于所述玄武岩纤维缠绕层外表面的保护胶层。本复合气瓶满足合理的应力场分布,保证复合气瓶在使用最小的纤维用量条件下能承受最大的爆破压力,具有持久的良好气密性能和最佳的安全性能。缠绕层中的树脂材料使得内胆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紧密地粘结在一起,解决了现有复合气瓶充放气时金属内胆与复合材料界面开裂的问题,有效提高复合气瓶充放气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