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0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58920.2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面包边密封的多层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复合管包括内管、中间层和外管,中间层的材质为热熔胶,内管的材质耐腐蚀,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口部、直管部和插口部,插口部的端面被一个密封垫包覆,直管部的端面被另一个密封垫包覆,内管的一端包覆并压紧插口部端面的密封垫、另一端包覆并压紧直管部端面的密封垫,使用时端面形成全密封。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处理外管、制作内管和中间层;将内管、中间层和外管从内到外设置;压紧各层;复合;设置包边。本发明避免外管锈蚀污染水质,中间层将内外管完全隔开且粘接强度大,防止内衬脱离,包边和内套一体成型或焊接,防止内套受水流冲刷被冲走,包边无台阶,杜绝了台阶水流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1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0241791.7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液压加固装置和方法,包括扩径机本体和用于压紧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的金属管和塑料管的定径环,所述定径环为金属材质的可拉伸的环形部件,扩径机本体包括液压千斤顶和多个环形阵列布置的可移动的衬环模块,液压千斤顶带动多个衬环模块移动至接触和挤压位于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内圈中的定径环,至定径环外径扩大至压紧塑料管的内壁。本发明简便、高效、准确地对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端口处进行加固,防止金属塑料复合管端口处的金属管和塑料管分离,影响金属塑料复合管的性能,所述加固装置结构使用灵活,适用于加工现场和安装现场等场合,通过液压驱动扩径机本体,使用简单省力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7189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437253.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B21D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边滚圆装置,用于加工管材的封边,包括依次衔接的放料架、翻边滚花装置、辊圈装置和裁剪机,封边原料卷绕在放料架上,封边原料的一端依次经过翻边滚花装置和辊圈装置,且依次形成卷边和圆环形,最后通过裁剪机裁断,翻边滚花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上的多组边距调整装置和多组翻边轮组,边距调整装置对封边原料的侧边施力使其折边,翻边轮组压平经过它的不包括卷边的封边原料的区域。本发明所述卷边滚圆装置将卷绕成圈的封边原料自动加工成封边,能加工不同卷边宽度和不同圆环形直径的封边,适用不同管径的管材封边和不同厚度的管材封边。
-
公开(公告)号:CN1134277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78487.1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管材加工工艺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管材送入工作台,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上料台,上料时,管材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上料台上,每个上料台上设有调整区,调整区设有托轮组件和第二翻板组件,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托轮组件、第二翻板组件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管材同时支撑在托轮组件和第二翻板组件上,托轮组件支撑并推动管材沿着管材轴向移动,第二翻板组件支撑并推动管材移动至工作台。本发明通过所述上料架可以使管材进行自动上料,进入工作台的指定工位,上料准确、高效、便捷,避免人工直接上料的危险性和对生产的影响以及通过设备直接上料对生产部件的干涉,所述上料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33613.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选取承口内壁上应力易集中的多处,选取原则为:若将各选取处的壁厚设计为满足应力强度要求,则承口的每一处都满足壁厚要求;步骤S2:确定步骤S1中各选取处的最小壁厚,确定原则为:当承口的材质和管身的材质相同时,各选取处的应力不大于管身内壁应力;当承口的材质和管身的材质不相同时,各选取处的应力与承口材质的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大于管身内壁应力与管身材质的屈服强度的比值。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承口几个关键部位的最小壁厚尺寸,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管材的生产、制造和运输成本,设计方法为理论计算,成本低、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5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30188.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F16L9/147 , G06F30/20 , F16L9/14 , F16L58/08 , F16L25/10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金属内衬的承插式多层管材,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中间层和外管,内管、中间层和外管粘接成所述管材或压紧构成所述管材,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口、管身和插口,外管的材质为金属材料,内管采用具有耐腐蚀功能的材料制成,所述管材的每端都设有一个密封层和一个耐腐蚀金属材质的衬环,承口一端的衬环包覆内管内壁一端、内管一端端面、中间层一端端面、管身的端面,插口一端的衬环包覆内管另一端的内壁、内管另一端的端面、中间层另一端端面、插口的端面。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或接近最小的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承口最小或接近最小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5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32090.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F16L9/14 , B29D23/00 , B21C37/08 , F16L58/02 , F16L25/10 ,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材多层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复合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中间部和外管,内管为耐腐蚀材质,中间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粘合层、过渡层和第二粘合层,第一粘合层的材质和第二粘合层的材质为热熔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处理外管的内壁和外壁、制作内管、中间部;S2:将内管、中间部和外管依次从内到外设置;S3:将内管和中间部压紧在外管上;S4:复合。本发明内衬为耐腐蚀材质的内管,提高了抗内腐蚀性、卫生性能、管道输水效率,降低运行能耗。中间部同时起到绝缘隔离和连接的作用,防止外管和内管发生电化学腐蚀以及分层,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承插式管材复合插口最小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单层承口最小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3245.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9/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和单层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为:a1: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的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通解;a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a3:求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a4:加强圈和基管插口材质相同,复合插口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最小厚度;a5:加强圈和基管插口材质不同,单独确定加强圈的最小厚度。单层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为:b1:选取单层承口内壁上应力易集中的多处;b2:确定步骤b1中各选取处的最小壁厚。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复合插口和加强圈的最小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单层承口最小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3524.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9/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单层插口和复合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单层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a1: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的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通解;a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a3:求单层插口最小厚度;设复合承口的最外层为基层,其它层为非基层,对于复合承口中的多层结构,设计方法包括:c1:获得任一非基层的环向应力计算公式;步骤c2:确定任一非基层的厚度和基层的厚度的关系;c3:计算非基层和/或基层的厚度。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单层插口最小或接近最小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复合承口最小或接近最小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3245.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9/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和单层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为:a1: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的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通解;a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a3:求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a4:加强圈和基管插口材质相同,复合插口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最小厚度;a5:加强圈和基管插口材质不同,单独确定加强圈的最小厚度。单层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为:b1:选取单层承口内壁上应力易集中的多处;b2:确定步骤b1中各选取处的最小壁厚。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复合插口和加强圈的最小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单层承口最小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