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3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339690.9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睿克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浮游藻类自动监测设备与方法,包括具备透射光源和显微镜物镜的光学显微镜以及数字相机,数字相机装设在光学显微镜上,并通过USB信号线连接到电脑;还包括样品处理加载装置和装设在光学显微镜上的三轴电动载物台,样品处理加载装置包括插入浮游藻类样本瓶的进样软管,进样软管的中部卡入蠕动泵的泵头,另一端连接到扁平毛细玻璃管,扁平毛细玻璃管固定在三轴电动载物台上;控制器通过多芯电缆连接到三轴电动载物台,同时通过串口电缆连接到蠕动泵;电脑通过网线与控制器进行通讯。本发明实现了对多路浮游藻类样本在无人值守情况下的全自动监测分析,解放大量人力物力,使得常规高密度浮游藻类监测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1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26386.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能够提高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的测试精度。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的测试方法,包括:根据样本水体内颗粒物的光学吸收系数比,以及所述样本水体的外源性有机碳在颗粒有机碳总量中的占比,构建颗粒有机碳来源比例反演模型;测试目标水体内颗粒物的光学吸收系数比,得到目标光学吸收系数比;基于所述颗粒有机碳来源比例反演模型,根据所述目标光学吸收系数比,得到所述目标水体的外源性有机碳在颗粒有机碳总量中的占比,以确定所述目标水体的颗粒有机碳的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526386.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能够提高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的测试精度。水体颗粒有机碳来源的测试方法,包括:根据样本水体内颗粒物的光学吸收系数比,以及所述样本水体的外源性有机碳在颗粒有机碳总量中的占比,构建颗粒有机碳来源比例反演模型;测试目标水体内颗粒物的光学吸收系数比,得到目标光学吸收系数比;基于所述颗粒有机碳来源比例反演模型,根据所述目标光学吸收系数比,得到所述目标水体的外源性有机碳在颗粒有机碳总量中的占比,以确定所述目标水体的颗粒有机碳的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612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63823.8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显微镜图像的栅藻类细胞统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图像预处理后获得增强对比度后的图像,步骤二、图像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图像,步骤三、根据二值图像检测栅藻类细胞并计算出外轮廓数据,步骤四、计算栅藻类细胞属性,步骤五、结合二值图像和栅藻类细胞属性数据统计栅藻类细胞个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利用了栅藻类细胞的特征,对细胞个数进行了统计、估算和修正,统计效果比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更好,同时无需在深度学习模型中直接检测栅藻类细胞,减少了数据标注工作,提高了模型训练和模型优化的效率,且本发明方法为独立的模块,便于算法后期的优化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7289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24629.6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IPC: A01M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电站的淡水壳菜光驱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清洁能源,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储存;S2、将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基于光照技术将所述光能作用于生长有淡水壳菜幼虫和成贝的水域和生长基质表面;S3、通过照射淡水壳菜,抑制幼虫的活动和生长,降低淡水壳菜成贝的生长速度和活动范围,从而抑制淡水壳菜的生长与繁殖。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光驱技术控制淡水壳菜这一方法,通过清洁能源发电储存并转化为光能,采用光照这一物理技术,极大的降低了淡水壳菜防控方法的成本,与传统化学药剂方法相比对环境更加友好,无二次污染,为水电站、输水工程等淡水壳菜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222482221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829858.8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1N33/18 , G01N1/14 , G08B31/00 , H04Q9/00 , B63H5/125 , B63H5/14 , B63H21/17 , B63B39/06 , B63B35/00 , B63B43/04 , B63H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污染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壳体;沿水平方向贯穿且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个贯穿通道,两贯穿通道一一对应安装有两组螺旋桨组件;安装在壳体下方的多个取样瓶,取样瓶内一一对应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模组,多个传感器模组电性连接有主控盒;以及有选择性的启闭取样瓶的封闭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启闭螺旋桨组件能够带动壳体和取样瓶更换到不同位置处的水域,通过封闭组件能够将当前水域的水体导入至取样瓶中,进一步地水体与取样瓶中的传感器模组相接触,传感器模组能够将水体的监测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递至主控盒,进一步得出监测结果,能够实现多处水域连续多次采样并监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448506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795645.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436814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684861.8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回声探测仪换能器的拖体装置,包括:拖浮组件、转向组件以及刹车组件;拖浮组件包括两个浮筒以及第一固定板;两个浮筒平行设置;浮筒的周壁上固定套设有圆筒架;圆筒架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圆筒架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安装板并与安装槽连通;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槽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固定板顶面还开设有若干个换能器固定孔;转向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靠近探测船的一端,刹车组件固定安装在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使换能器沉浸在水下,既保护了换能器又保证了探测数据的可靠性;并且还能够跟随探测船预转向和刹车。
-
公开(公告)号:CN216406416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2455081.2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环境屏障结构,包括屏障板,所述屏障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脚杆,所述屏障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套壳,两个所述套壳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有益效果:加固屏障板在土壤内部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防止屏障板倾倒,除味层可以有效的清除空气当中的有毒气体,同时静音层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承接板为梯形结构,上大下小,内部可以承载雨水,太阳能板在安装块的作用下,可以倾斜安装在承接板的内部,使得雨水可以流入到承接板的内部,太阳能板在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可以使得照明灯存在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220853700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503003.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文流量测验装置,包括:牵引绳;与牵引绳可拆卸连接的船体,船体上安装有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卷绕组件、信号线、长度测量组件和偏角补偿组件,卷绕组件用于卷绕信号线,长度测量组件和偏角组件分别用于测量信号线的施放长度和偏转角度,信号线的远离卷绕组件的一端依次连接有流速仪和水深测量装置;控制单元;以及供电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牵引绳将船体放置在水面上,随后通过释放信号线的方式对水体流量进行测量,周边环境因素与信号线作用力小,从而避免了信号线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偏移。利用牵引绳将船体控制在水面不同的位置,可实现对大断面渠道的多点测量过程,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