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68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20496.2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其可以满足高速度、中高精度、低功耗要求,大大提高转换器的速度和精度;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自举开关电路、DAC电容阵列、比较器电路、SAR逻辑控制电路、数字校准电路,DAC电容阵列与SAR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接,自举开关电路输入端连接差分输入电压;自举开关电路,用于采样差分输入电压,并保持在DAC电容阵列;DAC电容阵列,用于将保持的差分输入电压传输到比较器电路进行比较;比较器电路,用于比较差分输入电压,并将比较结果传输给SAR逻辑控制电路;SAR逻辑控制电路,用于将比较结果实现数字码的转换,并产生数字信号;数字校准电路,用于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转变为最终的数字输出信号。

    一种电缆剥线工具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0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80667.4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剥线工具,包括筒状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刀座组件,所述的壳体内形成电缆容置腔,所述的电缆容置腔的一端为供电缆进出的电缆插入口,所述的壳体的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一刀座安装口,所述的电缆容置腔通过所述的刀座安装口与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的剥线工具还包括一定中轴,所述的壳体的远离所述的电缆插入口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定中轴插入孔,所述的定中轴从所述的定中轴插入孔插入所述的电缆容置腔中,所述的定中轴与所述的电缆容置腔同轴设置。本申请的一种电缆剥线工具,设置了定中轴,保证剥线工具绕电缆同轴转动,可防止电缆切割时出现内导体压扁、卷边、毛刺等切割不良现象,提高电缆切割品质,提升电缆连接器安装工艺。

    一种应用于带状狭长区域的漏缆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79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92605.4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带状狭长区域的漏缆布置方法,其可避免漏缆始端场强浪费,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缩短信号切换区域,稳定切换效果,达到平滑切换的目的。其包括相对于带状狭长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区域对称布置的两个区域的漏缆组合结构,在保障漏缆的链路末端综合损耗不变的前提下,两个区域的漏缆组合结构的相对远离中心区域的起始端减少定量的辐射性能以保证较小的传输损耗,两个区域的漏缆组合结构的中心区域的末端减少适量传输损耗增加辐射性能。

    一种电缆的相位检测方法及其对应的检测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49317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351802.1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的相位检测方法,其剥线尺寸精确可控,且使得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且其在内导体的绝缘层制作完成后即可进行检测,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其包括绝缘芯线,所述绝缘芯线具体为内导体外布置有绝缘层的电缆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截取定长的绝缘芯线,将该段绝缘芯线的两端剥离出一定长度的裸露内导体,之后将该段绝缘芯线插入标准内径的定长金属管的内腔内,定长金属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对应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内的插针和对应端的裸露的内导体充分接触,之后通过连接器外接对应的测试装置进行数据测试、计算从而对电缆的相位进行检测。

    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0315159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090200.6

    申请日:201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宽高频低损耗均匀辐射漏泄同轴电缆,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外导体上沿电缆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开有若干相同的槽缝组,槽缝组中的相对应的槽缝呈八字排列;每个槽缝组包括相邻的第一槽缝分组和第二槽缝分组,第一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一槽缝,第二槽缝分组包括8条相同的第二槽缝,第一槽缝的长度大于第二槽缝的长度。本发明通过设计2组相同节距而不同槽孔长度的四八字槽槽孔,使得漏缆在800-2700MHZ频段内的耦合损耗和衰减性能处于一个更为均匀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一种4G基站天线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1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91071.X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4G基站天线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方法,发射天线处增设一个智能监测设备,当正常工作时,采用传感器采集相应的天线工作状态数据信息,并传送到智能监控设备的数据处理部分,进行必要的滤波整形,在变换成数字信息,分析这些数据后做出判断,检测天线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天线正常,那么智能监测设备不做反应,直到定时器T到来,智能监测设备自动发送心跳包给维护终端,证明自己在线工作正常;如果天线失常,智能监测设备立即将天线失常的参数以及基站天线地理位置传送到维护终端,找到出现异常的基站以及它可能出现异常的原因。本发明可以采用更为自动化的方式监控基站天线的工作情况,实现天线工作状态的智能监控。

    移动通信用皱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0100081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61279.7

    申请日:2006-12-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对移动通信用皱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改进,其特征是发泡绝缘体采用CO2物理发泡,全密闭气孔发泡度达82.5-84%;所说环形纹外导体为轧制有V形环槽的铝导体,轧纹深度较同规格铜外导体降低0.15-0.40mm。本发明由于采用单独CO2气体物理发泡,提高发泡度;将外导体环形纹U形槽改为V形槽;以及减小相同规格轧纹深度,三大减小传输衰减措施,较好解决了采用铝导体电阻增加带来电缆衰减增大的技术障碍,从而使采用铝导体造成的衰减损耗增加得到了抵消补偿,确保电缆传输衰减指标不增加,不仅达到同规格铜外导体电缆的衰减水平,而且还略有降低,900MHz衰减指标可降低5-10%。电缆外导体成本可大幅度下降,性价比提高,并且可以实现与同规格铜外导体同轴电缆及设备间互换。

    信号传输用同轴电缆及物理发泡绝缘层制备和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822245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510097362.8

    申请日:2005-12-29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对信号传输用同轴电缆的改进,其特征是电缆内导体外物理发泡绝缘层为二次挤包组成的双层复合发泡绝缘。由于采用二次物理发泡挤出复合,不仅较好解决了厚物理发泡绝缘一次挤包成型内外冷却不均匀问题及带来的缺陷,使得发泡绝缘径向和纵向泡孔的均匀性大大提高,基本无“大泡孔”和“串孔”。以漏泄射频同轴电缆为例发泡度可以提高到78%及以上,降低了电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减小了电缆传输衰减,电压驻波比小于1.15,并且产品一致性好。本发明绝缘物理发泡成型方法及模具,所得发泡绝缘质量好,特别适用于对于发泡绝缘厚度大于10mm的信号传输用同轴电缆发泡绝缘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电性能。

    一种风冷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9967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31522.3

    申请日:2025-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风冷散热结构包括风冷套管和风冷芯管,风冷套管内部中空,风冷芯管包括相连通的主体芯管与导流风道,主体芯管内部中空,主体芯管插入至风冷套管内,导流风道位于风冷套管外。本发明在连接器工作时,产生热量通过连接部位传导至风冷套管,当高空气流通过导流风道时,经过锥形喇叭孔向小尺寸风道流通时,风的流速增加,此处形成气流负压,会将主体芯管内部气流吸出,芯管气流带动风冷套管内热空气的流动,从而将内部热空气排出,又从风冷套管的开口端吸入冷空气,形成循环,将连接器内部的热量带出,实现降低产品温度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不同风向均可实现风冷,适合进行工业化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