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91263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10103606.4

    申请日:200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光束在被扫描面上高速扫描的光扫描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来自激光光源(62)的光束与偏转镜面(651)的面法线(NL)成锐角(γ)而从摆动轴方向(副扫描方向Y)向偏转镜面(651)入射,由此在主扫描方向(X)扫描光束。如此沿摆动轴方向使光束向偏转镜面(651)入射,可使主扫描方向(X)上的可动板(653)长度较小。此外由第一光学系统(63)将向偏转镜面(651)入射的光束整形为在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细长截面形状,另一方面将可动板(653)加工成在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细长形状。因此,可动板(653)重量减轻,可比现有装置更高速且稳定地摆动可动板(653)。

    调色剂制造方法、调色剂制造装置以及调色剂

    公开(公告)号:CN1782889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5818.7

    申请日:2005-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调色剂制造方法、调色剂制造装置,所述调色剂带电特性优异、形状均匀、粒度分布幅度小,另外所述调色剂制造方法能够以环保的方法有效地制造这种调色剂。本发明的调色剂制造方法是使用分散液制造调色剂的方法,所述分散液中,含有调色剂制造用原料的分散质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并且所述分散液中含有具有提高所述分散质分散性的功能的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准备所述分散液的步骤;提供臭氧步骤,向所述分散液和/或从所述分散液中除去了至少部分所述分散介质的分散介质去除物提供臭氧;紫外线照射步骤,向所述分散液和/或从所述分散液中除去了至少部分所述分散介质的分散介质去除物照射紫外线。

    稀土类粘结磁体和稀土类磁体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35572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6121941.6

    申请日:1996-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78 H01F1/0558 H01F1/059

    Abstract: 稀土类粘结磁体及其制法。将稀土类磁粉和热塑性树脂混合成的稀土类粘结磁体用组合物混炼,通过挤出成形法或注射成形法制成稀土类粘结磁体。供挤出成形用的组合物中含77.6-82.5体积%稀土类磁粉。供注射成形用的组合物中含67.6-75.5体积%磁粉。稀土类磁粉可用Sm-Co系合金、R-Fe-B系合金或、Sm-Fe-N系合金。热塑性树脂可用聚酰胺、液晶聚合物、PPS。该组合物最好还含螯合剂类的防氧化剂。所制得的稀土类粘结磁体成形性和磁性能良好、机械强度高。

    稀土类粘结磁体和稀土类粘结磁体用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35571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6119267.4

    申请日:1996-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33 Y10S977/838

    Abstract: 将稀土类磁粉用粘结树脂粘结而构成的稀土类粘结磁体,含有稀土类磁粉和作为粘结树脂的热塑性树脂1-5重量%,最好还含有防氧化剂。热塑性树脂3包覆在稀土类磁粉2的外面,阻止相邻的磁粉2彼此接触。粘结磁体的优选空隙率为2.0体积%以下。组合物中热塑性树脂和防氧化剂的添加量,是当使用该组合物挤出成形制造粘结磁体时,能确保可进行该挤出成形时流动性的量。通过以上构成,可用少量粘结树脂得到成形性、磁特性优良、机械强度高的稀土类粘结磁体。

    复合机、复合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965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555382.9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机、复合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多个图标包括通过不显示指示从而被设定为第一设定的第一图标、和通过不显示指示从而被设定为第二设定的第二图标,在使操作面板显示编辑画面时,在被显示于编辑画面上的第一图标和被显示于编辑画面上的第二图标中使显示方式不同。

    复合机、复合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1264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578412.8

    申请日:2022-05-25

    Inventor: 井熊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机、复合机的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所述复合机具备:读取单元,其读取原稿;印刷单元,其对介质实施印刷;操作面板,其接受用户操作,并对包括多个图标以及第一背景图像在内的第一操作面、包括多个图标以及第二背景图像在内的第二操作面进行显示,基于用户操作,从而对所述第一操作面和所述第二操作面进行切换,并且所述第一背景图像和所述第二背景图像不同。

    复合机、复合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965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555145.2

    申请日:2022-05-19

    Inventor: 井熊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机、复合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在本发明中,操作面板在对编辑画面进行显示时,接受对图标进行选择的选择指示、和对通过选择指示而被选择了的图标进行编辑的编辑指示,显示控制部在于操作面板中针对两个以上的图标而接受了选择指示时,将两个以上的图标作为选择图标组而进行选择,显示控制部在于操作面板中针对选择图标组而接受了编辑指示时,对选择图标组进行编辑。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325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126519.3

    申请日:2009-03-10

    Inventor: 外山洋 井熊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G03G2221/0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持体;使所述像载持体带电的带电部;将所述像载持体曝光,形成潜像的曝光部;使用包含载体和调色剂粒子的液体显影剂,将所述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与由所述显影部显影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且被施加偏压Vs1的第一挤压辊;与用所述第一挤压辊挤压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且被施加偏压Vs2的第二挤压辊;与用该第二挤压辊挤压的所述像载持体抵接,转印所述像的转印构件;所述偏压Vs1的绝对值和所述偏压Vs2的绝对值具有|Vs1|>|Vs2|的关系。

    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9579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49202.1

    申请日:2010-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85 G03G2215/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得到良好的转印效率的同时抑制转印图像的偏移、且能够抑制转印带的弯曲的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转印装置具有:具有弹性层且担载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8);具有弹性层(12b)且由与转印带抵接而形成的转印捏夹部(11c)将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件(15)上的转印辊(12);隔着转印带与转印辊压接的带驱动辊(9),转印捏夹部包括:由转印辊与带驱动辊的压接而形成的压接捏夹部(11a);由不与带驱动辊接触的区域的转印带与转印辊的接触而形成的接触捏夹部(11b),转印辊旋转方向上的接触捏夹部在转印辊周面上的距离小于转印辊旋转方向上的压接捏夹部在转印辊周面上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50943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26588.1

    申请日:2009-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75 G03G15/162 G03G15/1685 G03G22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获取良好转印效率的转印装置及利用该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具有:体积电阻率为109~1012Ω·cm、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用第一面担持含有载体液和调色剂粒子的导电率为1pS/cm以上100pS/cm以下的液体显影剂的转印带(40),接地的同时与转印带的第二面接触的驱动辊(第一辊)(41),与转印带(40)的第二面接触的第二辊(42),配置在与驱动辊(第一辊)(41)和第二辊(42)双方相切的平面P上同时抵接于第一面并介由转印带(40)按压驱动辊(第一辊)(41)的二次转印辊(第三辊)(61),对二次转印辊(第三辊)(61)施加电压的第一电压源(10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