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5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443494.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机自锁的方式,存在无法消除传动丝杆间隙和回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弹性预紧的高精度三视场切换装置,包括镜筒、固定镜片组件、活动镜片组件、传动机构和预紧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镜片组件运动,为其提供精确的运动位置,所述预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镜片组件之间,用于将所述活动镜片组件预紧,且预紧力可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弹性预紧且预紧力可调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消除丝杆传动的间隙和回差,提高了成像质量;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后期共光路共探测器设计的集成;该装置精度高,视场切换顺畅,成像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22049.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F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中心可调的减振器及隔振装置。该减振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圆柱状的弹性体,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硬度不同,弹性体的上部设有心轴,弹性体的下部设在外壳的圆柱槽内,心轴和外壳中的一个上设有设备安装结构,另一个上设有基座安装结构。该隔振装置包括上述的减振器,心轴和外壳中的一个与设备连接,另一个与基座连接,调整隔振装置弹性中心是通过调整减振器在整个隔振装置中的位置达到的,调整减振器在整个隔振装置中的位置是通过将减振器绕自身回转轴线旋转达到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互换性强,便于安装拆卸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030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62490.2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246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目标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或指定初始化的跟踪目标;调用可部署在NPU上进行模型推理的目标跟踪模型前向推理获得跟踪目标的跟踪结果;所述目标跟踪模型通过原始跟踪模型转换得到,具体包括将原始跟踪模型的跟踪目标的模板特征提取网络、待跟踪图像帧的图像特征提取网络和提取的模板特征与图像特征的互相关网络转换为可部署在NPU上进行模型推理的网络。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成本满足高速场景下的实时跟踪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16149.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连接的镜片夹持装置;包括设置有镂空腔且用于安装镜片的支撑镜架、多组安装在支撑镜架上且用于对镜片进行径向固定的弹性径向定位组件、安装在弹性径向定位组件上的弹性轴向定位组件、以及用于安装支撑镜架的底座;所述弹性径向定位组件位于镜片的外侧,多组弹性径向定位组件的内侧面在初始状态下将形成与镂空腔同轴的腔室;所述弹性轴向定位组件的底面与支撑镜架上表面相互配合对镜片进行轴向定位。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镜片在轴向和径向的定位,定位精度高,有效的解决了不同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带来的光学镜片角度和面型的变化的问题;后期维护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5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00604.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机系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转动靶标测试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转动靶标测试辅助装置,包括一端转动安装在主镜筒上且绕主镜筒光轴轴线旋转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分光组件、与支架滑动配合且沿支架长方向做靠近或远离分光组件直线运动的反光组件;所述支架远离分光组件的一端位于粗跟踪相机工位的上方;光源、分光组件、反光组件、粗跟踪相机工位形成粗跟踪光束探测路径;光源、分光组件、主镜筒形成精跟踪光束探测路径。以及公开了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对不同位置相机进行跟踪性能检测,解决了光机系统在跟踪性能测试中,对不同波段的相机和探测器需要设计不同的转靶测试装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8561.1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2B23/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定向能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跟踪成像同轴共轭的光学基准标定设备,包括转台、跟踪架、俯仰轴架和望远筒,跟踪架转动装配于转台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布置,俯仰轴架安装于跟踪架上,望远筒转动装配于俯仰轴架上且转动轴线水平布置,转台内设置有导引光源和滤光片,望远筒上安装有相机组合,相机组合包括红外相机、光轴同步相机和可见光相机,相机组合和导引光源之间设置有光路镜组,光路镜组安装于跟踪架和望远筒的内部。本申请的一种精跟踪成像同轴共轭的光学基准标定设备,可以保证目标跟踪点与激光打击点为同一点,标定方法较为简单,无需借助外部设备,使精跟踪标定过程变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5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43956.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41H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带电粒子束武器的防御方法,属于新型武器防御领域,包括步骤:S1,捕捉防御区域内的异常辐射;S2,确认捕获辐射是否来自粒子束武器所产生的束流衍生辐射;S3,分析所捕获的衍生辐射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总控系统;S4,总控系统根据接收的信息对防御系统做出指令;S5,目标探测系统开启束流发射源探测工作;S6,根据目标探测系统开启不同防御方式;S7,如果探测到束流发射源,开启偏转磁场,改变束流传输方向传输给束流瞄准系统引导攻击束流发射源;如果未探测到束流发射源,开启偏移电场,改变束流攻击方向,保护被攻击目标。本发明提出了对针对带电粒子束武器的应对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7289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1552482.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41A2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向定位功能的自动转锁,包括控制器、电机、转锁机械结构、平台架收检测单元和锁座状态指示装置,所述电机和转锁机械结构的个数相同且均为至少四个,所述控制器通过总线连接每个所述电机,每个所述电机驱动一个所述转锁机械结构,所述控制器还与平台架收检测单元和锁座状态指示装置连接,所述转锁机械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锁头和锁座,所述锁头固定在安装平台底部,所述锁座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平台架收检测单元安装在底盘安装平面上,所述锁座状态指示装置安装在锁座上。本发明适用于车载武器系统安装平台与底盘的锁固,并自带导向定位功能,能够实现远端控制转锁一键锁固或解锁,满足武器系统快速架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8822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782159.6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时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多基前视成像时频空同步方法。该方法通过GPS信号获取时钟源,基于PPS秒脉冲使发射平台和接收平台时频同步;在时频同步情况下获取发射平台和接收平台的初始位置信息;在将初始位置信息和惯性测量的结构进行滤波获取精确的位置信息;通过过测量接收/发送平台的姿态及运动信息,采用离散脉冲追赶方法,计算接收波束的指向角度计算出接收波束指向。上述方案完成了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时间、空间、频率上的同步,为获得高分辨率的双基前视SAR图像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4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855551.1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多基SAR成像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包括: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的显示屏、数据采集板卡和仿真工作站;所述仿真工作站包括主控电脑和若干节点,并运行有分布式双/多基SAR成像及应用仿真验证软件;所述数据采集板卡用于采集各种构型下的目标回波数据,并通过半实物仿真接口导入仿真系统的实测数据库中,作为仿真验证软件中仿真算法的验证数据和仿真图像效果评估的输入数据;所述显示屏用于演示分布式双/多基SAR成像及应用仿真验证软件和项目研讨;所述仿真验证软件用于建立数字化分布式成像系统及其虚拟复杂电磁环境应用验证场景。本发明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能够对应用验证场景进行设置,满足复杂电磁环境的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