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469280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2146535.0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与电子电路领域,提供了一种M-BUS主机收发电路,包括接收电路、发送电路、发送分路电路和限流电路;接收电路中,从机发送的电流信号经采样电阻采样后,采样信号依次经抗混叠滤波电路、一级放大电路、限流滤波电路、二级放大电路和整形电路后输入到MCU;发送电路中,控制信号进入电路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三极管控制的放大器控制PMOS管导通或关断,另一路通过三极管控制NMOS管导通或关断;发送分路电路包括多个发送分支路,每个发送分支路中均设置有一个MOS管,通过单片机的选通信号控制MOS来实现信号通路的开启,限流电路用于发送分路电路进行限流。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发送电流和接收灵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609009U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21389865.1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载波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多模通信装置,包括核心处理单元、耦合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发送单元与所述耦合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核心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接收单元与所述耦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送单元包括多载波发送端通信单元、第一单载波发送端通信单元、第二单载波发送端通信单元和第一模拟前端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多载波接收端通信单元、第一单载波接收端通信单元、第二单载波接收端通信单元和第二模拟前端单元。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电力线通信性能同时能兼顾各种通信速率应用场景,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领域以及单载波多载波混合网络通信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761387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20813129.5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OFDM模式调制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该电路包括载波控制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和信号耦合电路,所述载波控制电路由SSC1650芯片及外围电路构成;所述SSC1650芯片,该芯片包括ARM内核芯片、PLL、OFDM基带、AFE、SPI;所述ARM内核芯片通过总线和OFDM基带、SPI连接;所述芯片还包括SWD ICE、PMU Control、UART、WDT、GPIO、ADC模块;所述SWD ICE、PMU Control、UART、WDT、GPIO、ADC模块均通过总线和ARM内核芯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于OFDM模式调制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最高速率达150kbps,且利用128bits AES加密机制,保障了通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117296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987552.5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掉电上报电路,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其包括充电电路(1)、法拉第电容电路(2)、升压电路(3)和掉电检测及控制电路(4),充电电路(1)同时连接于法拉第电容电路(2)和掉电检测及控制电路(4);升压电路(3)也同时连接于法拉第电容电路(2)和掉电检测及控制电路(4)。其在法拉第电容电路(2)中仅应用单只法拉第电容即可为掉电上报过程中应用的通信模块进行可靠的供电,并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1470667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540940.5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智能配电柜,出线柜内设置有物联网通信模块和多个抽屉柜,每个抽屉柜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智能断路器和智能仪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抽屉柜的一次抽头位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仪表的输入端连接,智能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智能仪表的输出端连接;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第一载波芯片和485接口电路,485接口电路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与第一载波芯片连接,第一载波芯片用于通过载波通信连接配电终端,485接口电路用于连接智能仪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低压配电柜的远程智能操控,而且,远程通信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211528573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489094.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1
Abstract: 无线模块测试装置,包括:工装支架、第一底板、中控底板、支撑结构、中央控制器、多组测试探针、第二底板和标准无线模块单元;第一底板上安装中控底板,中控底板上安装支撑结构、中央控制器、以及多组测试探针,支撑结构用于安装待测无线模块单元,所述待测无线模块单元中的多组待测无线模块与所述多组测试探针一一对应,中央控制器控制各组待测无线模块的无线信号接收功能和无线信号发送功能,且实现对待测无线模块的电性能测试,第二底板上安装标准无线模块单元。本实用新型每次装卸能够对多组待测无线模块进行批量测试,测试效率显著提高,且待测无线模块与标准无线模块直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测试,无需连接电缆,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10157197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1762024.5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牙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通信模组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屏蔽箱,设置在第一屏蔽箱内的蓝牙标准设备,第二屏蔽箱,设置在第二屏蔽箱内的工装夹具和被测模组拼板,主控功能板和连接蓝牙标准设备和被测模组拼板的RF同轴线,工装夹具一次可以固定一个被测蓝牙模块或两拼的或多拼的被测蓝牙模组拼板。本技术方案解决了测试可靠性差的问题,又解决巨大的资金人力投入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达到了为蓝牙产品出厂测试环节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可一次测试多个被测蓝牙模块,提高效率,通过对衰减器阈值的设定实现对被测蓝牙模块性能的定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207369032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483261.9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3/54 , H04B3/46 , H04B17/00 , G01R21/1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功耗检测装置,所述功耗检测装置包括:电源负载单元;所述直流功耗测试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能表通信单元、所述集中器通信单元连接;所述交流功耗测试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能表通信单元、所述集中器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直流功耗测试单元、所述交流功耗测试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所述网络通信单元。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力线宽带载波模块的动态功耗时间短和交流功耗小,从而造成设备动态响应低,交流功耗测试不准确,无法适用于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单元的测试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测试结果准确、成本较低、携便性好、可用于程控和自动化测试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功耗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948319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597090.6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OFDM模式调制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其中,宽带电力线载波芯片用于对数据进行调制和解调等处理;存储电路用于宽带电力线载波芯片功能程序的存储;载波发送电路用于对经由宽带电力线载波芯片输出的OFDM调制载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载波接收滤波电路用于将带宽内的OFDM载波信号耦合到宽带电力线载波芯片内;耦合电路用于隔离信号强度不同的电信号,并且,允许载波信号传输;电源电路用于为宽带电力线载波芯片供电。其一端通过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将数据进行OFDM调制并发送到电力线中,另一端通过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将OFDM调制信号解调,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48283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748285.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过零点调制电路,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其包括辅助电源电路(1),可控硅触发电路(2),使能控制电路(3)和边沿加速电路(4);所述辅助电源电路(1)外部与火线L、零线N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电路(1)与可控硅触发电路(2)和使能控制电路(3)连接;所述边沿加速电路(4)与可控硅触发电路(2)连接;所述可控硅触发电路(2)外部与火线L连接。其自带辅助电源、功耗低、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并且,能够实现强弱电隔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