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波特率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024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6952.9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波特率在线检测方法,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将串行数据同时并行地接入到各个波特率检测子模块进行格式检测、码元宽度检测,若命中则输出命中信号;若检测到串行数据的电平时间宽度小于对应波特率检测子模块对应码元宽度,输出偏离信号;统计处理模块对命中信号与偏离信号单独计数并乘以不同的扩展因子后,最大值所属波特率检测子模块对应的检测波特率为正确波特率。采用FPGA实现硬件波特率在线检测,其消除了发送端与接收端需事先既定协议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检测,提高了通讯效率,降低了对其他方式的依赖性;波特率命中采用格式命中、码元宽度命中并与偏离信号相结合,增加命中的可靠性。

    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的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715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110445181.5

    申请日:201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的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将电流环和电机作为广义对象,首先采集出转速和电流等信息,用一个自适应线性时延神经网络对电机进行离线参数辨识,然后将离线学习得到的权值作为在线学习的初值,最后对系统进行在线参数辨识,根据辨识的参数计算出电机的负载转矩;根据得到的参数值和负载扰动值,设计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律,并根据被控对象与辨识模型之间的误差在线调整网络的权值,进而在线整定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器的参数,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从而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带来的影响,改善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一种多圈旋转变压器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9796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3257.5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圈旋转变压器,包括旋转变压器、旋变解码芯片、FPGA芯片、韦根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外部NVRAM。韦根传感器通过并联的稳压电路和整形电路连接到FPGA芯片。旋转变压器连接到旋变解码芯片再连接到FPGA芯片。霍尔传感器和外部NVRAM也均连接到FPGA芯片。该多圈旋转变压器无需特定型号的旋变解码芯片即可实现多圈计数功能,并且无需外部电池就可实现多圈信息的保存,与单圈角度值实现同步后一起输出。该多圈旋转变压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使用通用FPGA实现角度信息和多圈信息的同步和整合,不受限于ASIC芯片,为用户自主开发通讯接口和协议提供了良好的二次开发条件,适于大规模使用。

    一种带惯量盘的伺服电机转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3273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60146.8

    申请日:2012-09-25

    Inventor: 卢彩霞 李金 吴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惯量盘的伺服电机转子装置,包括转轴和转子,转子套装在转轴上,其特征是:在转轴上设有惯量盘,惯量盘位于转子前部,所述惯量盘为圆盘,在惯量盘圆形盘面上设有圆环状惯量调节沟槽,所述圆环状惯量调节沟槽的环心位于转轴轴线上。本发明,在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以增加惯量的惯量盘,从而使电机易于驱动较大负载的设备,从而克服了电机启动难的问题,也无需采用大启动力矩的电机,以降低功耗。所述惯量盘设置于转轴的前端靠近前轴承,减小电机转轴的挠度,有利于电机旋转的稳定。惯量盘的圆环状惯量调节沟槽,可加减平衡泥,惯量在一定范围可调节。

    基于惯量辨识的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参数自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9827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551460.5

    申请日:201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惯量辨识的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参数自整定方法,首先将电流环和伺服电机作为广义对象,通过基于扰动转矩观测器的惯量辨识得到该伺服电机及其负载的转动惯量估计值;然后采用极点配置法,对速度环PID控制器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进行自动整定。本发明将基于扰动转矩观测器的惯量辨识算法和交流伺服系统的特性相结合,可以实现不同转动惯量下交流伺服系统的速度环的PID参数的自整定。工程人员不需要根据经验手动设定和调节控制器参数,系统能自动完成速度环参数自整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原理简单,对外部负载设备惯量变化较大的情况,有良好的适应性等优点。

    一种利用伺服驱动器测定机械共振频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967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65420.9

    申请日:2012-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伺服驱动器测定机械共振频率的方法,其步骤是:使伺服驱动器工作在转矩控制模式下,通过在伺服驱动器内部施加设定的转矩激励信号使电动机驱动机械部件处于微振状态;同步采集电动机的实际速度信号,得到电动机实际速度信号序列;将采集到的电动机实际速度信号序列依次通过若干个中心频率不同、但通带频率固定的带通滤波器,得到经过滤波后的速度信号,计算每个带通滤波器输出的滤波后的速度信号序列绝对值累加值;再将上述各个带通滤波器输出信号序列的累加值进行比较,最大累加值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即为机械共振频率。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完成机械共振频率的测定。

    交流伺服绝对值编码器位置反馈脉冲分频输出方法及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22640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018782.6

    申请日:2008-01-24

    Abstract: 交流伺服绝对值编码器位置反馈脉冲分频输出方法,若上位装置一个位置采样周期内期望输出脉冲数DIV_NUM≤溢出门限寄存器DIV_REG的值,则每来一个CLK脉冲,就对DIV_NUM累加一次,再比较累加和寄存器DIV_BUF和DIV_REG的数值,DIV_BUF≥DIV_REG的值时,比较器溢出一次,分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分频信号A、B改变一次状态,然后从DIV_BUF中减去DIV_REG的数值,余数放在DIV_BUF中;当CLK的个数等于DIV_REG的数值时,比较器溢出次数就等于DIV_NUM的值,A、B状态改变的次数等于DIV_NUM的值。实现上述方法的电路,DIV_BUF的输入端分别连接CLK、DIV_NUM、DIV_REG以及比较器的输出;DIV_BUF的输出和DIV_REG连接比较器的两个输入;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控制输出分频脉冲相位超前滞后的方向信号连接分频脉冲发生器的两个输入,该发生器输出有一定相位差的A、B。

    交流伺服绝对值编码器位置反馈脉冲分频输出方法及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226408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782.6

    申请日:2008-01-24

    Abstract: 交流伺服绝对值编码器位置反馈脉冲分频输出方法,若上位装置一个位置采样周期内期望输出脉冲数DIV_NUM≤溢出门限寄存器DIV_REG的值,则每来一个CLK脉冲,就对DIV_NUM累加一次,再比较累加和寄存器DIV_BUF和DIV_REG的数值,DIV_BUF≥DIV_REG的值时,比较器溢出一次,分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分频信号A、B改变一次状态,然后从DIV_BUF中减去DIV_REG的数值,余数放在DIV_BUF中;当CLK的个数等于DIV_REG的数值时,比较器溢出次数就等于DIV_NUM的值,A、B状态改变的次数等于DIV_NUM的值。实现上述方法的电路,DIV_BUF的输入端分别连接CLK、DIV_NUM、DIV_REG以及比较器的输出;DIV_BUF的输出和DIV_REG连接比较器的两个输入;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控制输出分频脉冲相位超前滞后的方向信号连接分频脉冲发生器的两个输入,该发生器输出有一定相位差的A、B。

    半导体功率器件动态结温的实时在线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282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711273620.2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功率器件动态结温的实时在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复用原系统闭环控制所必须的电参数采样值,离散化计算功率器件损耗,结合优化拟合的离散化动态热阻模型,通过在线迭代计算获得功率器件的实时结温。本发明的优势如下:复用系统闭环控制所必须的电参数采样值作为输入,不增加任何额外的系统硬件电路和成本;采用离散化迭代计算的思想,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处理器的资源,实现在线计算,并且保证动态结温计算的实时性;创新性的使用优化拟合的离散化动态热阻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在保证功率器件动态结温计算的实时性的同时,还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能够满足保护、寿命预测、可靠性设计等要求且很好的契合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