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513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18418.4
申请日:2010-02-1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0215 , F04C18/0246 , F04C27/00 , F04C29/028 , F04C2230/231 , F04C2240/806 , F05C2201/04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涡旋压缩机,容易进行制冷剂配管的接合,在将管座与铁管接合时,可以抑制向O形环的热传递。涡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固定涡旋体(23)和活动涡旋体,并具有吸入管(31),吸入管贯通密闭容器的上盖(7),经由O形环(85)将该吸入管的下端部与设于固定涡旋体(23)的吸入开口(83)嵌合,将铁制的管座(81)焊接配置在上盖(7)的吸入管贯通部(7A),吸入管(31)具有铁制的下部吸入部件(31A)和铜制的上部吸入部件(31B),利用钎焊(91)将上部吸入部件(31B)和管座(81)接合,该下部吸入部件(31A)嵌入固定涡旋体(23)的吸入开口(83)并具有O形环(85)嵌入的O形环槽,该上部吸入部件(31B)利用钎焊(89)与该下部吸入部件(31A)接合并嵌入管座(81)。
-
公开(公告)号:CN193633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104296.7
申请日:2006-08-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5 , F04C14/06 , F04C18/0215 , F04C23/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在压缩机停止时,使回油的一部分残留在油泵内,压缩机再起动时,能提高油泵的供油能力。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在容器主体(1)内具有电动部件(2)、和被该电动部件驱动的压缩部件(3),在底部设有油储存部(20),并设有从该油储存部吸上油的油泵(15),该油泵由固定在下部支承架(14)上的气缸(18)、安装在驱动轴(7)下端部并在气缸的内部空间旋转的旋转体(19)和吸引管(21)构成,该吸引管的上端部与形成在气缸上的连通用缺口部(18b)连接,下端部插入配置在油储存部内,使吸引管的上端部伸出到上述气缸的连通用缺口部内来构成油残留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539142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18479.8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能够提高由涡旋压缩组件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油分离作用,有效地抑制从排出管排出的油排出量。涡旋压缩机(1)在密闭容器(2)内设有:涡旋压缩组件(10)、驱动涡旋压缩组件(10)的电动元件(20)、具有用于轴支承电动元件(20)的旋转轴(22)的轴承部(30)并且设有连通路(34)的支承架(28)。另外,还具有:遮蔽板(54),其从支承架(28)向电动元件(20)侧延伸且围绕轴承部(30)的周围;导向部件(44)(气流偏转部件),其设置在连通路(34)的出口,将排出气体向遮蔽板(54)方向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521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195901.0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用金属垫片作为阀板和壳体主体之间的密封件时可以容易地调整顶部间隙的压缩机。该压缩机(1)是由往复运动的活塞(41A)在构成壳体(5)的壳体主体(5A)的气缸(40A)内进行压缩做功,并且隔着密封件(13)及阀板(5G)用螺栓将气缸盖(5H)固定在壳体主体上而成的,将多片金属垫片(13A、13B)重叠来构成设置在阀板和壳体主体之间的密封件(13)。
-
公开(公告)号:CN1936331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04296.7
申请日:2006-08-0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5 , F04C14/06 , F04C18/0215 , F04C23/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在压缩机停止时,使回油的一部分残留在油泵内,压缩机再起动时,能提高油泵的供油能力。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在容器主体(1)内具有电动部件(2)、和被该电动部件驱动的压缩部件(3),在底部设有油储存部(20),并设有从该油储存部吸上油的油泵(15),该油泵由固定在下部支承架(14)上的气缸(18)、安装在驱动轴(7)下端部并在气缸的内部空间旋转的旋转体(19)和吸引管(21)构成,该吸引管的上端部与形成在气缸上的连通用缺口部(18b)连接,下端部插入配置在油储存部内,使吸引管的上端部伸出到上述气缸的连通用缺口部内来构成油残留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263955C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02142269.9
申请日:2002-08-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7/0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十字联轴节的耐磨性,提高可靠性的涡旋压缩机。该涡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1)内设置有涡旋压缩元件(2)、电动元件(3)、以及具有用于支承电动元件(3)的旋转轴(5)的轴承部(6)的支承框架(4)。其中涡旋压缩元件(2)由固定涡卷(7)和摆动涡卷(8)构成,该固定涡卷(7)的端板(11)表面上直立设置有涡卷状的盖板(13),该摆动涡卷(8)被支承在支承框架(4)的推力轴承面(26)上,通过电动元件(3)的驱动相对于固定涡卷(7)公转,在该摆动涡卷(8)的端板(15)的一面上直立设置有涡卷状的盖板(16)。它还带有使上述摆动涡卷(8)相对于固定涡卷(7)不进行自转的方式进行公转用的十字联轴节(20)。十字联轴节(20)由硅含量大于13.0%的铝材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261691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02129812.2
申请日:2002-08-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将涡旋压缩元件(2)、电动元件(3)、在中央具有支撑电动元件(3)的旋转轴(5)一端用的轴承部(6)的支撑框架(4)、支撑旋转轴(5)的另一端用的副轴承(42)的组装体MA预先组装起来形成一体。将由在端板表面上直立设置涡卷状盖板的固定涡卷(7)以及相对于固定涡卷(7)通过电动元件(3)的驱动进行公转的,在端板一侧面上直立设置涡卷状盖板的摆动涡卷(8)等构成的涡旋压缩元件(2)预先组装形成一体。在将组装体MA固定在密闭容器的主体(1A)内之后,再将涡旋压缩元件(2)安装到该组装体MA上。
-
公开(公告)号:CN1256515C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02142270.2
申请日:2002-08-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正确检测排出温度的涡旋压缩机。它带有对应于固定涡卷(7)的排出孔(14),设置于与固定涡卷(7)的端板(11)的盖板(13)相反一侧面上的排出阀(61),该排出阀(61)带有:框架体(63),可自由移动地设置在该框架体(63)内的在电动元件停止时紧贴在排出孔(14)上进行封闭的阀体(66),形成于框架体(63)上在阀体(66)离开排出孔(14)的状态下进行接触的接触面(67),贯通形成于框架体(63)上开口于接触面(67)上的第1及第2连通通路(68、69)。
-
公开(公告)号:CN1233940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03140678.5
申请日:1998-09-1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12 , F04C18/0215 , F04C18/0261 , F04C29/02 , F04C29/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从压缩元件的第1吸入口和第2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量相等、吸入效率高、抑制脉动和噪音、可靠性高的涡旋式压缩机,它是把涡旋压缩元件的固定涡旋件和摇动涡旋件之间的间隙成为最大时的、吸入的制冷剂从上述摇动涡旋件的端部经过它的外周到第2吸入口的制冷剂通路的入口部横截面积取为A1、把第1吸入口的吸入部横截面积取为A2、而且将连通槽的入口部横截面积取为A3时,A1、A2和A3处在由式1.5≤A2/(A1+A3)≤2.5所示范围里。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9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1121034.6
申请日:2001-06-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0215 , F04C23/001 , F04C29/02 , F04C29/026 , F04C29/028 , F25B31/002 , F25B2400/075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在一个制冷剂回路上所并列连接数个压缩机中,不会有任何一个压缩机产生润滑油不够的情形。此冷冻装置中,从设置连接至排放制冷剂合流管8的油分离器9到压缩机1的制冷剂吸入管4之间配置第一种回油管18,并且在压缩机1的正常的润滑油液面高度至压缩机2的制冷剂吸入管5之间配置第二种回油管1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