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煤水分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7985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52560.8

    申请日:2014-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阶煤水分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低阶煤干燥中水份和热能回收不足,污染环境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将低阶煤干燥后的水蒸汽送入旋风分离器脱除固体颗粒和扰动形成的水滴,除尘后的水蒸汽经增压系统增压后进入脱硫系统脱除含硫组分,脱硫后的水蒸汽送入低温热能利用系统回收蒸汽中的低温热能,然后进入气液分离罐分离出不凝气体和液态水,所述液态水经冷却系统降温后送入冷凝水收集系统,所述冷凝水收集系统中的冷凝水中含尘量

    煤制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5096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434044.0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制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甲烷化工艺存在系统运行可靠性有待提高、反应温度和反应平衡的控制困难,催化剂寿命低、易发生金属粉尘化反应的问题。本发明工艺包括来自上游净化装置的净化气依次经四个串联的甲烷反应器、2#锅炉给水预热器以及2#分离器后得到合成天然气,所述净化气经喷射器与间断供给的锅炉给水混合喷出后,再经净化气预热器升温至280℃-350℃,经1#分离器分离后净化气和蒸汽混合气再送入4个串联的甲烷反应器。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运行和投资成本低、节能环保、设备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系统运行可靠性高、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热能回收效果好。

    丁炔二醇低压加氢催化剂回收利用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13190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45482.8

    申请日:2013-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炔二醇低压加氢催化剂回收利用工艺及系统,解决了现有丁炔二醇低压加氢催化剂回收利用设备众多、过滤效率低下、催化剂回收率低、工艺周期长、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经管道依次连接的浆液槽、浆液泵和加氢反应器,还依次连接有气液分离罐、浓缩器和精制过滤器。丁炔二醇溶液通过加氢反应、闪蒸、浓缩、精制得到1,4丁二醇溶液并回收催化剂。本发明系统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本发明工艺大幅缩减了催化剂回收所需的设备数量,实现了丁炔二醇低压加氢催化剂的高效回收循环利用,具有很高的环保和经济价值。

    高含氧量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756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3172.2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氧量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方法,解决了现有高含氧量煤难以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将高含氧量煤细磨、筛分后以40目-200目的高含氧量煤:小于200目的高含氧量煤的重量配比为4-6:6-4进行级配,然后加入水煤浆添加剂及水,搅拌混匀配制成浓度为60%以上的高浓度水煤浆。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浆性好、浓度高,特别适用于高含氧量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

    煤制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5096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34044.0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制天然气的甲烷化工艺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甲烷化工艺存在系统运行可靠性有待提高、反应温度和反应平衡的控制困难,催化剂寿命低、易发生金属粉尘化反应的问题。本发明工艺包括来自上游净化装置的净化气依次经四个串联的甲烷反应器、2#锅炉给水预热器以及2#分离器后得到合成天然气,所述净化气经喷射器与间断供给的锅炉给水混合喷出后,再经净化气预热器升温至280℃-350℃,经1#分离器分离后净化气和蒸汽混合气再送入4个串联的甲烷反应器。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运行和投资成本低、节能环保、设备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系统运行可靠性高、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热能回收效果好。

    采用戊二醛为原料催化氢胺化合成哌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7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22021.7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戊二醛为原料催化氢胺化合成哌啶的方法,将戊二醛和胺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催化剂,用氢气充压至1.0~8.0MPa,升温至80~150℃下反应3‑10小时,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胺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分离催化剂,将产物精馏,得到哌啶产品;其中,所述溶剂为醇类或醚类,所述催化剂为多孔金属催化剂或其负载型催化剂,所述多孔金属催化剂为雷尼镍和/或雷尼钴;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为以过渡金属镍、钴、钌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活性组份的负载催化剂。本发明工艺极为简单、反应条件宽松、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戊二醛转化率和哌啶选择性。

    柔性合成氨工艺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0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62603.0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合成氨工艺,原料气经预热升温后进入控温氨合成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后气体经出口废锅回收热能、再经多级降温后进入氨分离罐,底部得到液氨产品,顶部不凝气经循环压缩机增压后返回控温氨合成塔的入口;在控温氨合成塔中,所述原料气经原料气进口进入塔内,沿径向由外向内依次穿过分布板、催化剂床层I段、分布板和催化剂床层I I段,边换热边反应,反应气在中心汇合后由底部的反应气出口引出。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低、节能降耗、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宽松、高荷负下床层不易飞温或失温,原料气流量的0~120%波动下仍能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