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8108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028095.X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C03B29/00
Abstract: 一种熔石英光学损伤元件的修复方法,属于光学材料与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石英光学元件激光损伤的修复处理方法。先采用红外二氧化碳激光对熔石英光学损伤元件的损伤部分进行激光熔融修复;再将激光熔融修复后的熔石英光学损伤元件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可对熔石英光学损伤元件进行完全修复,并消除激光熔融修复过程带来的残余应力。经本发明修复后的熔石英光学元件可回复到理想熔石英光学元件状态;同时,本发明还可抑制熔石英光学元件损伤点的增长。本发明可延长熔石英光学元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具有工艺可控性强、重复性高且性能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70661.X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口径纳秒脉冲激光通量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辐射显色胶片以及不透光纸的光学特性参数空间分布;将辐射显色胶片置于光路中,利用多组不同激光通量光束对辐射显色胶片的不同位置依次进行单次辐照;对辐照后的辐射显色胶片进行预处理并提取预处理后辐射显色胶片的光学特性参数空间分布;根据原始辐射显色胶片、不透光纸以及预处理后辐射显色胶片的光学特性参数空间分布提取辐照前后的净光密度分布;基于辐照前后的净光密度拟合激光通量与净光密度分布的关系曲线。其目的在于,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大口径激光通量的精确测量并降低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2122.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光栅编码和光学克尔门选通的单发成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沿激光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待测信号光、光学分束器、时间延迟调节模块、光栅编码模块、光学合束器、光学克尔门、成像模块,以及与成像模块连接的频域识别解析模块;将通过光学分束器的待测信号光分束成多个子束;利用时间延迟调节模块分别对各子束设置时间延迟;利用光栅编码模块对各子束进行调制编码;通过光学克尔门对各子束进行不同时间切片的选通;将选通后的复合光场信息记录在成像模块上;通过频域识别解析模块对复合光场信息进行处理,恢复出不同时间切片的光场信息,适用于非重复性和难以再现的超快现象研究,大大提高了成像效率,实现了超快时间分辨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711275272.2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辐照微点金属片的X射线高分辨成像装置,属于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包括:微点金属片、真空腔体、反射镜、透镜及激光发射装置;激光发射装置位于真空腔体外部;微点金属片、反射镜和透镜均安装在真空腔体内,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激光发射装置发出的激光光束反射在微点金属片的金属微点上,透镜位于反射镜的反射线上;激光发射装置发出的激光光束穿过玻璃部件后进入真空腔体内,并由反射镜反射,经反射镜反射后的激光光束经过透镜聚焦后,辐照在微点金属片的金属微点上,使金属微点受到辐照后发射X射线,所述X射线映像在X射线相机的感光面;该装置能够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X射线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08505.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表面光谱传感系统、确定方法及光谱仪。所述超表面光谱传感系统包括:面阵探测器和超表面分光系统,所述超表面分光系统包括多个超表面单元;多个所述超表面单元设置在所述面阵探测器的上表面;每个所述超表面单元均包括多个相同的超原子;所述超表面单元用于针对设定谐振波长值透过率和非设定谐振波长值透过率不同,起到分光的作用;一个所述超表面单元对应一个设定谐振波长值;所述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超表面单元透过的光。本发明通过在面阵探测器上表面设置集成化的超表面分光系统,以缩小光谱传感系统的体积,进而减小光谱仪的体积,实现光谱仪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710589818.5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轴八程激光放大装置,由偏振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45°法拉第旋光器、电光开关、空间滤波器、激光放大头、0°反射镜和45°反射镜组成。待放大的脉冲激光注入到所述的离轴八程激光放大器装置,在所述的偏振分光棱镜、二分之一波片、45°法拉第旋光器、电光开关和反射镜的控制下,八次经过激光放大器实现八程放大,同时在空间滤波器和反射器件的控制下实现激光的离轴放大。本发明在不影响输出脉冲信噪比的条件下,明显提高激光放大器的能量提取效率,提升激光放大器的能量稳定性,在高功率激光器装置中具有重要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3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710300853.0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激光脉冲能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固体激光放大器泵浦能量的氙灯装置。包括氙灯和氙灯供电装置,所述氙灯供电装置包括主放电装置、预电离装置、负载接口装置;主放电装置与预电离装置并联连接,主放电装置与负载接口装置串联连接,主放电装置能够为负载接口供电,预电离装置与负载接口装置串联连接,预电离装置能够为负载接口供电;负载接口装置包括调波电感Ltx和电缆8,电缆8一端连接调波电感Ltx,电缆另一端连接氙灯。
-
公开(公告)号:CN113218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598224.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04 , G01N2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爆炸相变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具有中空腔室的支撑体,所述中空腔室内安装有爆炸箔,所述支撑体上安装有第一微孔金属板和第二微孔金属板,所述支撑体在远离第一微孔金属板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铍窗和第一X射线相机,所述第一微孔金属板、爆炸箔、第一铍窗和第一X射线相机位于同一方向上,所述支撑体在远离第二微孔金属板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铍窗和第二X射线相机,所述爆炸箔相对于第二微孔金属板与第二X射线相机之间的连线偏移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同时检测微电起爆过程中瞬态的晶体结构和材料密度以及空间分布状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2050.X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孔光谱传感系统及光谱仪。所述纳米孔光谱传感系统,包括:基底、薄膜、面阵探测器和纳米孔单元;所述面阵探测器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基底,所述基底的上表面设置所述薄膜,所述薄膜上开设有多个纳米孔单元;每个所述纳米孔单元均包括多个纳米孔,所述纳米孔单元内的纳米孔的孔径相等,一个所述纳米孔单元内的纳米孔对应一个设定谐振波长值。本发明通过在基底上表面的薄膜上设置纳米孔提升了器件表面机械性能,纳米孔单元和基底共同组成分光系统,并与面阵探测器集成缩小光谱传感系统的体积,进而减小光谱仪的体积,实现光谱仪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84604.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散光吸收装置,属于高功率激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透镜、吸收体和外围管道,透镜、吸收体沿着杂散光传输方向依次设置,透镜对入射的杂散光口径进行扩束,吸收体吸收部分杂散光,并将剩余杂散光反射会聚至其与透镜之间,杂散光折返于吸收体、透镜之间,以消耗能量,外围管道用于封装透镜和吸收体,且外围管道的内壁能够吸收传输至其表面的杂散光,本发明降低了杂散光对光学元件的损伤风险,同时,不会对原光路带来洁净风险,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杂散光吸收效果较好,生产加工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