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535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07386.4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疲劳评估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获取作业人员生理数据;步骤S2:对生理数据做预处理和数据分割;步骤S3:基于局部趋势分析提取疲劳识别特征参量;步骤S4: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疲劳程度作评估。本发明能够利用心电采集装置获取的作业人员心电数据,对数据进行多重分形参数提取,得到表征疲劳状态的特征参量,结合KNN算法实现作业人员疲劳状态的准确判断,支撑现场作业人员状态的实时判断预警,保证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0846.7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激光测距监测传感器的杆塔整体布线管式监测系统,所述系统采用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地质灾害监测传感器(1)对杆塔进行监测,包括:壳体(13)、激光测距仪(2)、倾角仪(3)、水准仪(4)和数据处理分析装置(5);激光测距仪(2)、倾角仪(3)、水准仪(4)和数据处理分析装置(5)分别安装于壳体(13)内;激光测距仪(2)、倾角仪(3)和水准仪(4)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分析装置(5)连接;数据处理分析装置(5),用于获取和分析激光测距仪(2)、倾角仪(3)和水准仪(4)发送的采集数据和采集信号,并进行传输;本发明可同时反映杆塔与地面间的位移、倾角和高差,解决当前设备监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17923.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姬昆鹏 , 刘彬 , 程永锋 , 韩军科 , 赵彬 , 童瑞铭 , 李鹏 , 杨加伦 , 李孟轩 , 王剑 , 展雪萍 , 张立春 , 汉京善 , 李丹煜 , 张国强 , 白旭 , 刘畅 , 张辰毓 , 范文琪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光电融合长距离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安装在杆塔上,包括:光纤光栅解调模块(1)、汇聚模块(2)、电光转化模块(3)和边缘计算及信号回传模块(4)。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以对光纤光栅传感器(16)信号进行就地解调和处理,并将基于其他原理的监测装置的数据汇聚后,经统一编码,回传至监测主站,传输距离可达上千公里;不但解决了传统光纤光栅监测方案监测距离短的问题,也保证了信号长距离传输的可靠性和保密性;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安装在多个杆塔上,整条线路可连接海量光纤光栅传感器,解决了传统方案中可连接光纤光栅传感器数量少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电源管理模块(5),保证了装置长期运行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00668.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T17/00 , G06V10/40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N20/20 , G06T7/60 , G06V10/766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输电通道树障预测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沿输电通道采集多源数据,并基于所述多源数据生成包含输电线路本体、通道树障的三维初始模型;基于所述多源数据,利用预先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对树障进行树种识别;基于树种对应的树木生长速度预测模型,预测所述树种在预测时间段内的生长速度,并基于所述生长速度确定在所述预测时段内的树木高度;基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树木高度更新所述三维初始模型,得到动态三维模型,并基于所述动态三维模型进行预警。本发明可实现输电通道树障隐患有效管控和及时处置,解决了单纯依赖定期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生长较快树种的管理,且多次监测成本高,投入的人力、物力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4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00032.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力设施与区域功能系统协同应急处置方法、装置和介质,包括:获取区域的实时数据、实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和基础设施的物理特性数据;基于实时数据、实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和物理特性数据结合预先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基础设施进行风险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物理特性数据、实时数据和基础设施在供电中的重要程度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基于所述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应急处置;其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历史灾害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和物理特性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的。本发明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对灾害影响的实施评估,快速两件灾害情况,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处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74029.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丹煜 , 刘彬 , 王秀龙 , 王剑 , 朱宽军 , 李鹏 , 张国强 , 范文琪 , 李晨 , 李孟轩 , 金欢 , 张宏杰 , 杨加伦 , 刘敬华 , 刘畅 , 汉京善 , 姬昆鹏 , 白旭 , 张薇 , 任西春
IPC: G06Q10/0635 , G01S13/88 , G01S7/02 , G01S7/41 , G01P5/00 , G01B21/02 , G01B21/16 , G06Q50/06 ,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强对流大风致输电通道断面丧失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雷达回波特征确定被监测对象所在处的强对流大风类型;由强对流大风类型对应的风剖面和风速监测数据,计算被监测对象所在高度处风速;然后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评估,1)以最小电器间隙距离为指标的风偏致通道断面丧失风险判断,即当被监测对象距离周围物体的距离大于最小电器间隙距离是存在通道断面丧失风险,2)以被监测对象风速为指标的风偏致通道断面丧失风险判断,即以最小电气间隙距离反推通道内被监测对象最大允许风偏角对应的最小风速。本发明准确计算了被监测对象所在处的风速,同时以导致被监测对象风偏的最大反演风速作为判断依据,准确的评估了对强对流大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09539.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一种多分裂输电导线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子导线间隔棒,与所述多分裂输电导线的各个子导线分别连接;导管,两端封闭,沿重力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子导线间隔棒固定;质量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管内;多级驱动线圈,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分多级布置且缠绕固定于所述导管外侧;供能和控制组件,与所述导管和/或子导线间隔棒机械连接,与所述驱动线圈电连接;所述供能和控制组件通过对所述多级驱动线圈由下而上逐级供电,驱动所述质量块向上冲击导管顶部以产生用于除冰的震动。本发明可远程操控,提高了线路运维安全性;解决了多分裂导线除冰问题,降低了线路运维的成本,特别对于微地形微气象区域覆冰,适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40722.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彭波 , 张宏杰 , 李丹煜 , 刘彬 , 孙启刚 , 李丹丹 , 何春晖 , 薛炳磊 , 王志鹏 , 陈相家 , 付一木 , 汉京善 , 张国强 , 李孟轩 , 范文琪 , 李晨 , 刘辉 , 周超 , 刘纲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多档塔线体系快速建模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从铁塔设计文件中获取铁塔信息,并构建铁塔模型;基于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串型号在预先构建的各型绝缘子串结构信息库中获取绝缘子串结构信息,并基于绝缘子串结构信息构建绝缘子串模型;基于导线、地线或光缆型号在导线、地线或光缆结构信息库中获取导线、地线或光缆结构信息,根据相邻两铁塔的导线、地线或光缆结构信息确定导线竖向坐标,建立导线、地线及光缆模型;基于铁塔模型、绝缘子串模型和导线、地线及光缆模型构建输电线路多档塔线体系。本发明从铁塔设计文件中快速定位信息,具有普适性,从导线、地线或光缆结构信息库快速获取结构信息,可快速精确的构建多档塔线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339438.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丹煜 , 彭江 , 汉京善 , 姜文东 , 刘彬 , 江洪 , 郭一凡 , 马潇 , 姬昆鹏 , 杨加伦 , 杨知 , 赵彬 , 李孟轩 , 孔小昂 , 刘畅 , 王轶 , 王剑 , 张思航 , 金欢
IPC: H02J13/00 , H04L67/12 , H04L67/1001 , G06V20/52 , G06V10/70
Abstract: 实时调整,调整监测设备的监测频率和范围,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感知的 高监测效率。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一个边缘计算节点,边缘计算节点连接感知设备;感知设备监测输电线路的状态信息、图像信息和环境信息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边缘计算节点;边缘计算节点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初步数据分析,得到一次识别结果,将一次识别结果和监测数据打包后发送给云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39438.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丹煜 , 彭江 , 汉京善 , 姜文东 , 刘彬 , 江洪 , 郭一凡 , 马潇 , 姬昆鹏 , 杨加伦 , 杨知 , 赵彬 , 李孟轩 , 孔小昂 , 刘畅 , 王轶 , 王剑 , 张思航 , 金欢
IPC: H02J13/00 , H04L67/12 , H04L67/1001 , G06V20/52 , G06V1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感知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一个边缘计算节点,边缘计算节点连接感知设备;感知设备监测输电线路的状态信息、图像信息和环境信息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边缘计算节点;边缘计算节点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初步数据分析,得到一次识别结果,将一次识别结果和监测数据打包后发送给云服务器;本发明通过多种感知设备对输电线路的状态数据、图像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全景感知,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对边缘侧监测装置进行动态实时调整,调整监测设备的监测频率和范围,提高监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