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于有底部廊道的盾构隧道内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565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811377908.9

    申请日:2018-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于有底部廊道的盾构隧道内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属于盾构隧道相关技术领域,其通过在盾构隧道底部沿纵向设置具有矩形截面的中间箱涵,并对应其设置支撑平台、弧形板、隔离板和滑动垫层,使得中间箱涵可在地震发生时带动现浇路面板、行车道板、轨道板等机构不完全随着隧道结构横向摆动,实现轨道的大半径曲线变形,满足地震发生时盾构隧道内列车的正常运行。本发明的轨道变形控制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成本较低,能有效保证有底部廊道的盾构隧道中轨道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正常运行,提升盾构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地震发生时轨道结构和隧道结构可能出(56)对比文件JP 2018109279 A,2018.07.12JP H01304294 A,1989.12.07KR 20140099711 A,2014.08.13

    高速磁浮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设置方法及紧急疏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7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4550.0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磁浮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设置方法及紧急疏散方法,该紧急救援站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高速磁浮列车车载锂电池从发生故障到热失控的时间,将该时间作为列车发生火情后的安全运行时间;S2、计算列车在运行状态时发生火情后在安全运行时间内的安全运行距离;S3、当高速磁浮铁路隧道长度大于所述安全运行距离时在隧道内设置紧急救援站且相邻紧急救援站的间距不大于所述安全运行距离。本发明保证当隧道或隧道群内高速磁浮列车发生火灾事故后,列车可以在安全运行时间内行驶至紧急救援站停车疏散;本发明提出了高速磁浮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间距的量化计算方法,提高了高速磁浮铁路防灾疏散救援工程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隧道接触压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839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62848.3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堆叠设置的着力面板、膜片式受压传感器以及基底面板,所述着力面板与所述基底面板共同将所述膜片式受压传感器包裹起来且三者封装固定在一起,所述着力面板用于将接触压力均匀的传递至膜片式受压传感器,所述膜片式受压传感器用于将接触压力转化为电阻信号。本发明测试装置由着力面板、膜片式受压传感器、基底面板三层结构封装而成,着力面板将接触压力均匀的传递至膜片式受压传感器,膜片式受压传感器直接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避免了传统刚性压力盒多次信号转化引起的误差;该装置的整体厚度可以做到小于2mm,且具有安装方便、传力可靠、耐久性强、精准度高等优势。

    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37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62468.X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温常导磁浮隧道的便捷疏散系统,包括:敞口型疏散平台、连接平台和输送装置,敞口型疏散平台包括第一底部、第一行走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隧道的衬砌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底部、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C型结构,所述连接平台包括第二底部和第二行走部,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行走部上,所述输送装置用于所述第一行走部和所述第二行走部与所述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二底部上的人员相互转移。本发明可避免人员长期临渊行走,安全性差,并且容易引发次生事故的问题,并且可满足列车故障停车后人员安全快速下车并疏散的要求,此外,C型结构的空腔内可形成人行通道,可方便检修。

    承载状态下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火灾损伤测试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83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41033.6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状态下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火灾损伤测试试验装置,包括炉体、炉体温度控制系统以及用于给试验管片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力学加载装置和用于给试验管片施加竖向力的垂直力学加载装置,试验管片的两侧分别支撑在水平力学加载装置上,并分别与水平力学加载装置接触,垂直力学加载装置位于试验管片的上方,与试验管片的上端接触,炉体的上方开口,试验管片位于炉体的上方开口处。本发明通过力学加载装置和温度控制系统有效地控制温度与荷载的大小,实现较为真实地模拟隧道施工运营期间不同的工况,并辅以实时对炉内温度进行精确控制的方法,从而使试验装置能研究不同荷载环境条件、不同结构衬砌类型、不同火灾温度的隧道衬砌规律。

    一种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3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76235.4

    申请日:2020-01-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土工布物理淤堵量测装置及方法。所述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的底面设置有弧形板以模拟隧道的上半部分拱形结构,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泄水孔。本申请的隧道土工布淤堵量测装置通过在试验箱的底面设置具有泄水孔的弧形板以模拟实际拱形隧道中的水从不同方向通过土工布的路径,避免了常规测量装置仅模拟垂直方向的水流情况,从而能够提供更真实有效的测量数据。且通过在试验箱内部设置隔板,以将试验箱分为若干相同的部分,从而可一次进行若干工况的研究,或同时进行相同条件的不同土工布的研究,不仅可以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还可以减少重复试验带来的误差,提高试验精度。

    一种隧道围岩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07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02226.X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围岩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得隧道的参数信息;隧道的参数信息包括开挖断面的尺寸、中心埋深和几何形状、隧道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所获得的参数信息,计算临界稳定断面;临界稳定断面为与开挖断面中心埋深相同、几何形状相似且在无支护状态下隧道围岩能够自稳的最大断面;若开挖断面的尺寸大于临界稳定断面的尺寸,确定隧道围岩需要支护;若开挖断面的尺寸不大于临界稳定断面的尺寸,计算临界稳定断面内的围岩作为支护结构时的安全系数,根据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确定隧道围岩是否需要支护;如果确定需要支护,还可以求出支护力的大小。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